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2017-11-01王永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证型中风进展

●王永

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王永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期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因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将治疗方案与患者沟通后,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实验组(42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月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各类中医证型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评分均有所下降,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神经功能恢复较满意。

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疗效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属于脑缺血的一种类型,患者在6小时内症状达到高峰,若治疗不及时对患者很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是否优于西药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因进展性脑卒中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排除标准∶排除既往已发生了脑卒中并留下后遗症的患者;排除具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具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排除具有严重肝肾算损伤的患者,在这80例患者长,男性有43例,平均年龄为(42.5±5.7)岁,女性为37例,平均年龄为(45.8±5.1)岁。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有42例,按辩证方法分分五大类,风痰阻络型的患者有8例、风火上扰型9例、痰热腑实证7例、阴虚风动证8例、气虚血瘀型13例。

1.2 方法

实验组根据中医的辩证将脑卒中分为风痰阻络型、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型。治疗方式∶①风痰阻络证采用温胆汤加减,方剂为∶法半夏15g、竹茹、茯苓、川穹、橘红各10g,甘草6g,水煎,每日两次服用。②风火上扰型∶使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剂为∶天麻、钩藤、川牛膝、杜仲、益母草各10g,再加石决明20g,黄岑9g,水煎,每日两次服用。③痰热腑实证∶采用星蒌承气汤加减,方剂为∶全瓜蒌、菖蒲、丹参各15g,胆南星、地龙、郁金香、各10g,煎服。每日两次服用。④阴虚风动证∶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方剂∶怀牛膝、龙骨、龟板、玄参各15g,白芍12g,水煎,每日两次服用⑤气虚血瘀证∶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剂为∶黄芪60g,赤芍、地龙、川穹、红花各10g,当归尾6g,水煎,每日两次服用。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主要给予患者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无效、有效。显效∶神经功能评分缺损降低治疗前的40%以上;有效∶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治疗前的20%-40%;无效∶神经功能评分减少20%以下或者神经功能缺损更加严重。②中医证型评分参照《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均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并当P<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发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阻患者,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2.2 神经功能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2.3 实验组中医证型评分

发现实验组的各类中医证型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评分均有所下降,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实验组治疗前后各证型评分对比

3 讨论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进展性脑卒中与其他类型的鉴别点在于进展性的神经功能缺损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重,病程阶梯样加重,一般在发病6小时以内就会达到高峰,而进展性脑卒中的病灶在大脑中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发生堵塞,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对侧偏瘫、对侧偏深感觉障碍、同侧偏盲等表现。由于随时间的推移神经功能障碍逐渐加重,所以在急性期的治疗是最重要的。西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等。

中医中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统称为“中风”,它的发病机制在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但比较认可的观点有①体制因素∶通过对中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风患者一般以阴胜阳虚者多见。②年龄因素∶多见于老年患者。③情志∶情志是引起中风的诱因。中风的机制可归纳为风、火、瘀、虚、痰,其中痰是中风的主因。而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的两组患者相比,在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方面中医治疗组更加具有优势。中医治疗的患者各项辩证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后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镇卫生院)

[1]常新荣,王志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征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3):272-273.

[2]丁兆日,张江,刘世英.肝素泵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5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268-4269.

猜你喜欢

证型中风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