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研究特征与走向

2017-10-31肖琪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2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肖琪

摘要:本文以1994年至2016年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有关高校贫困生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研究特征,包括研究文献数量变化趋势、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等方面。分析结果显示,高校贫困生的研究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心理学三大学科,研究主题集中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的识别与认定、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业问题等方面。未来高校贫困生的研究走向将朝着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精准识别体系、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全方位援助体系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文献计量法;特征与走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207-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1994年以来高校收费制度改革进行并轨收费,随之高校进行扩招,这一系列因素增加了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这部分特殊群体就构成了高校贫困生。国家资助管理中心统计,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比例和金额在不断增加。可见,高校贫困生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了解高校贫困生状况,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当今高校贫困生资助与管理工作的重要难题,是实现高校教育公平的主要渠道。目前,对高校贫困生的研究课题、学科领域、研究水平、热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献计量法,是运用数学与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文献的各种特征数量,以评估和预测某个研究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以高校贫困生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进行综合检索,得出自1994年至2016年有关于高校贫困生的论文。为了从大批量动态的文献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分析,在整理研究轨迹的基础上,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研究特征,探究发展走向,以便于我国相关研究者把握高校贫困生的研究特征与走向。

二、高校贫困生的研究特征

1.研究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检索的统计数据分析,1994年至2016年,22年来相关研究者对高校贫困生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先增大后减少”。1994年以来,对高校贫困生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研究热度持续上升,在2007年出现了激增现象,这个热度一直持续到2010年。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相关文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政策导向是政府层面将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数以及额度,制度设计是用以指导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国家政策的出台,也使得后期对这方面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二是“拐点分段”,2009年以后研究成果并非线性减少,而是出现某些特定时段的拐点分布。可见,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逐渐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使得各个学科领域都出现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局面。

2.高校贫困生的研究领域分布。某个时间点的单个文献不足以反映学科的发展态势,而某个时间段的大批量文献构成文献流时才能产生规律性的变化。因此,对1994—2016年之间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研究涉及的学科门类多达40个,主要的学科门类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高校贫困生所涉及的學科主要在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心理学三大学科之间,占比分别为70.9%、15.9%、8.8%。而随着国家对这个领域的重视,不断有交叉学科的研究参与,如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投资、统计学等,为高校贫困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高校贫困生的研究主题分布。根据相关文献的主题、关键词统计分析,得到了如下表3所示的研究主题分布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集中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的识别与认定、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业问题等方面。

三、高校贫困生的研究走向

对高校贫困生的研究走向分析,必须考虑到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综合推动力量。从外部因素而言,包括政府、学校以及家庭因素等对高校贫困生所出现问题的影响;从内部因素而言,包括学生的思想、信念、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文献计量法的分析,对高校贫困生的研究走向进行了以下探析。

1.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精准识别体系建立。精准识别是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做好的前提条件,因此,科学合理地鉴别出真贫困生与伪贫困生是很有必要的,要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精准识别。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代表的多层次多级别的评价体系实现定性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交叉研究,采用数学统计模型的方法实现定量识别。建立一套完整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精准识别体系,实现资助政策的公平化与效率化。

2.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全方位援助体系建立。面对日益突出的高校贫困生问题,我们不仅要做好科学合理化的物质援助,更需要积极有效地帮助这个特殊群体解决精神上的贫困问题。完善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贫困理论为指导,帮助贫困生摆脱“贫困循环”的束缚,为他们“受助—资助—助人”提供可能,真正实现助学、铸人、筑梦,使得贫困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学校和社会。高校贫困生的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全方位援助体系的建立,对增进校园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6,25(05):31-33.

[2]佚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1,(Z2):63-65.

[3]宫佳,包小萍,彭益全.高校贫困生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4):61-63.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大学生“精神资助”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对策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高校贫困生消费能力与消费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