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共同体视阈下的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7-10-31马骞陈艳清彭妍玲吴蓓康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2期
关键词:外语教师高校

马骞+陈艳清+彭妍玲+吴蓓+康婷婷

摘要: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组织,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和经验分享来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能为当下高校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模式及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丰富的资源。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高校可以依托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发展模式,转变教师个人观念和重塑教师文化,创设网络平台学习共同体及核心人物的引领来不断促进外语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194-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教师研究的重点领域,探索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则是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在近十年来受到了极大关注,尤其是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模式后,外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堪重负,而教学水平却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则是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凸显,而自身专业发展却陷入困顿。教师专业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发展路径,已受到教育界和学界的日益关注。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并进一步探索教师专业共同体为载体的教师发展路径,以期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模式。

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内涵及特征

教师专业共同体源于“共同体”,英语为“community”指的是由一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有着共同兴趣、愿景和信仰的人组成的社区、社团、社会[1]。在这样一种共同体中的人们有着一种精神纽带来维系,从而会形成一种共同的、有约束力的信念来为事业努力工作。学者圣吉(Senge)认为共同体(community)按照字义可以解释为:kom意为“每一个人”,而moin则意为“交换”。换句话说,“共同体”这个词的原始意义为每个人分享。[2]随着共同体概念引入到了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有很多学者则对教师专业共同体做了概念界定和描述。刘易斯(Louis)论述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五个特征:其一,共享的规范和价值,即共同体成员对于教师角色、学习、专业发展及学生等有着共同的理解和认识,并致力于维护共同的利益。其二,反思性对话,即教师定期就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困惑及问题进行对话、反思。其三,去个人化的实践,即教师接受更多的团体学习方式,专业共同体内的教师在团体学习中既获得同伴的支持,也为同伴提供帮助,创造知识、分享经验。其四,集中于学生学习的集体,即教师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以学生的成长为指向的。其五,合作,即通过合作使成员们增进对共同体的理解。[3]我国学者牛利华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梳理后,对教师专业共同体做出了高度概括: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以求知和育人为基本活动内容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由一线教师所组成的提高性组织,任何教师组织如果不以求知和育人为核心内容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师专业共同体。[4]

参照了以上学者对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概括和描述,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具备以下特征:

1.强调共同的目标和团体的学习方式。教师专业共同体究其本质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它强调的是组织内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并倡导团体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而专业共同体则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终极目标的载体,使之成为了一种深受感召的力量,并真正深入到团队成员的意识中,形成了教师在实践中的指引。

2.教师经验的分享和协作文化氛围。教师专业共同体中虽然新教师、富有经验的教师、骨干教师及专家型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经验、研究能力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但相同的专业背景和发展目标使得教师们通过多种方式来分享有关教学及研究的经验。

3.自由性及归属感。教师专业共同体自由性表现在教师可以自由地参与到该组织中的活动中来,并展开专业活动,倡导学术自由。也可以表现在教师及组织的领导者自由组织各类专业活动、进行自由的对话和交流,实现共同体成员的专业成长。

三、依托教师专业共同体模式的发展路径

1.转变教师的观念及重塑教师文化。当下的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单打独斗的格局,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合作。而教师专业共同体则为解决这个瓶颈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即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真正参与到专业共同体中的活动中,一起学习、探讨和分享教学和研究的心得,最终使得成员人人受益。在转变观念中,学校管理者、学院领导及系负责人应首当其冲,带头参与学习与研讨,同广大外语教师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给予专业共同体必要的运转条件。首先,要鼓励教师们本着自愿的原则,组成若干个跨学科、跨專业、跨年龄的共同体,以专业发展活动为纽带,促进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和专业成长。如外语学科优秀文献阅读及心得分享活动、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会等。

2.实施基于网络平台的专业共同体模式。网络平台符合了教师专业共同体中专业学习是意义协商的过程这一原则,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使不同专业、学校甚至是国别的教师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利用E-mail、博客、视频互动等方式实现了共同体成员中互助、协作和学习的目标。此外,网络所提供的信息数字化环境不仅让高校外语教师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还使得外语学科的知识和教师的宝贵经验总结得以传播和应用。

3.核心人物引领及任务式协作学习。在实施教师专业共同体为路径的教师发展模式中,核心人物的引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中,青年教师是主力军且占到很大比例,但很多高校缺少学科带头人或专业领军人才,致使很多高校的外语学科建设难以取得突破。在教师专业共同体中,核心人物不一定是大师级或专家级的人物,但要求其具备较高的素质,不仅是在教学方面有突出能力,更要有领导艺术来塑造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笔者认为,基于各高校的现状应由资深的老教师、教授或教学、研究上比较突出的人来担任专业共同体的核心人物,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结语

教师专业共同体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界推崇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共同体无疑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教师专业共同体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时,也不断将高校这一我国教育的前沿阵地逐步建成一个和谐、互助、合作、民主的学习型社区。

参考文献: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3.

[2][美]圣吉.学习型学校(下)[M].台北:天下文化图书出版公司,2002:882-883.

[3]Louis,Karen Seashore,Kruse,Sharon,Raywid,Mary Anne.Putting teachers at the center of reform:Learning schools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J].NASSP Bullet in(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96,80(580):9.

[4]牛利华.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B).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教师高校
“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外语教师信念研究之二
大学外语教师信念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