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妇幼保健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与管理

2017-10-31河南省南阳市妇幼保健院473000郭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围术医师抗菌

河南省南阳市妇幼保健院(473000)郭军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石桥医院(473000)胡万里

抗菌药物滥用或不合理使用乃是造成菌群失调、药物不良反应及产生耐药菌株等问题的关键诱因,此问题已受到医学界及社会多领域的高度关注[1]。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此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有效预防的重要性,现已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同,但若存有不合理使用方法,不但难以获取理想效果,反而会导致诸多负面问题[2]。至此,笔者通过对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方法进行长期探索与研究,旨在获取更为合理、安全的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外科手术感染,现总结如下。

1 管理方法

1.1 制定并不断完善各项标准 依据相关法律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指南的各项要求[3],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即我院手术多为Ⅰ、Ⅱ类手术等,于2013年1月制定并实施了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标准,另制定了与之配套使用的检查评价标准。此标准与原卫生部标准如卫生部办公厅《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及《深入强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通知的各项要求相切合,不断改进与完善各项标准及与之对应的检查评价标准,使其时刻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要求保持一致。根据评价标准予以评分,合格:>90分,基本合格:80~90分。

1.2 多形式培训 针对病区及手术科室医师进行分批、分级培训,如:各级医师、质量控制医师及病区主任等,另培训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有关合理使用标准及辅助检查评价标准,因此提升各级医师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与认知。

1.3 每季度检查、监督与反馈 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科组织药剂科、质控科、医务科等科室专家,根据上述所制定的各项检查评价标准,每季度一次,检查全部手术科室的手术病历,且各病区均需抽查终末病历,数量为5~10份,若从中发现问题或缺陷,则在院内质量体系文件与医疗例会上作书面说明与反馈。针对具有突出问题的医师,则及时与之沟通、交谈。日常有针对性、不定期地对各手术科室进行检查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1.4 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研讨会 在全院范围内召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主题研讨会,由业务院长主持,讨论解决科室内护士与医师的配合,药剂科、手术室等与临床科室之间的配合等问题。将科室管理当中需要强化的重点工作及共性问题作为着重点,针对各科主任所提出的重难点问题,需在院内进行协调解决。通过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对上述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2 结果

2013年~2015年的1~6月与7~12月时间段,均检查病历120份,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从2013年1~6月的(30.83%)上升至2015年7~12月的(66.67%),前后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3 讨论

为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在围手术期采用抗菌药物预防,现已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同。但在临床中,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造成影响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特点,虽然相关指南与法规早有存在,但要想切实执行,却不易。如若未能正确使用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不但难以获取理想效果,反而会导致诸多负面问题[4]。至此,我院根据相关法法规及各项指南要求,依据药物应用情况,开展深入调查,从中发现各种突出问题。医院感染管理作为整个医院整体质量管理工作当中的关键构成,始终是医院领导开展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3.1 具有较强的检查评价标准 我院根据法规条款及各项指南要求,深入检查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从中发现在Ⅰ、Ⅱ类手术当中,主要存有五方面的共性问题,分别为药物用法、药物用量、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术后用药持续时间及术前用药时机,此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对于所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有针对性且系统化的制定各项检查评价标准,且分别赋以分值及给予权重,以此来开展细致评分,即合格:>90分,基本合格:80~90分,不合格:<80分,将其用于最终的量化评分;由于具有明确的目标,因此更能够做到有的放矢[5][6]。因卫生行政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标准要求通常处于不断更新与完善阶段,至此,我院在标准与对应的检查评价标准方面也处于持续改建与完善状态,尽可能做到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标准与要求相符。依据上述标准及各项检查评价标准,对各级医师进行广泛性的培训工作,促进各级医师在认知水平与认识程度方面的最大化提升。

附表 120份病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每季度均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一次大范围检查,在日常定期或不定期且有目的性地进行检查与监督,长此坚持,方能为上述各项指标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证,此外,在实际临床工作当中,逐步提升各级医师的技能与认知水平。针对检查中所发现的突出问题,均需及时进行分析,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有计划性、目的性与针对性的督促与整改,针对各种共性问题,则需督促病区主任或科室组织科内人员进行整改,如若一些医师存有突出性问题,需以面对面谈话方式,督促其整改。上述工作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内容。

3.3 秉持长效管理机制 规范化管理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及预防术后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此项工作需多科室积极配合方能完成。除科室配合外,科室内部临床医师与护士之间也需默契配合。由于临床医师长时间从事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工作,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已经形成依赖性或习惯,至此,要想将此种思维方式彻底改变,需要始终秉持长效管理机制,从诸如制度工作环节、改进措施、目标要求、效果评估及监督检查等环节着手,构建监督有力、行为规范、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及认识统一的质量管理运行体系。最终实现合理用药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围术医师抗菌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