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建筑转换层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2017-10-30王玮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5期

王玮

摘 要 目前,人们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所采用的转换层结构也就不一样,因此在不同的高层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转换层也就不一样。其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粮食转换层结构、桁架式转换层结构、板式转换层结构以及箱式转换层结构等,而这些不同的转换层结构由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应用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保障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质量,我们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转换层结构形式的选择。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转换层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1转换层结构形式的分类

1.1梁式转换层

近年来,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梁式转换层结构具有设计简便、传力明确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还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垂直转换的方法,将上部墙体结构的符合通过梁式转换层传递给你下部的柱体结构,从而保障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当前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形式的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整个转换层应用数量的70%以上,由此可见它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箱式转换层

而箱式转换层结构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单向或者双向托梁楼板结构比较厚的建筑结构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刚度以及稳定性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1.3板式转换层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转换层结构之间的梁柱结构出现大量错开的情况,那么我们就不能直接采用梁式转换层来对其进行施工处理。因此我们就利用板式转换层结构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将所有的柱网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不过这种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重量较大,成本消耗较高,而且存在着许多的施工难点,为此在现代化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人们就很少采用转换层结构形式。

2转换层施工技术

2.1转换结构支撑系统

由于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重量和荷载,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前,设计人员应该对其转换层结构的支持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从而使得支持结构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第一,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布置较密,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相对不太大,或板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这类支撑系统通常采用钢管脚手架,转换梁下立杆间距在600mm €?00mm以内,立杆下垫200mm €?0mm 木垫板。第二,沿转换大梁方向设置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的结构,且转换梁位置不太高的情况。须计算确定立杆的间距、步距,合理设置水平及竖向剪刀撑。第三,型钢构架支撑。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的结构,且转换层位置较高的情况。

2.2模板工程

梁侧模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17mm 厚覆膜胶合板,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压力将模板挤压变形而出现胀模现象,可在梁内设置对拉螺杆(≥ 14mm),钢模板也可以设扁钢拉片(厚度≥3mm),螺杆纵横向间距为400~600mm。侧模用钢管作背杠进行锁固,背杠间距纵横500mm,梁底起拱要求1 ‰~3 ‰。要求转换层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底模。

2.3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筋异常密集,绑扎难度大,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为保证梁内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操作,可在转换梁两侧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钢筋临时支撑,利用钢管架支撑上部钢筋,待钢筋位置固定并焊接后,撤去钢管脚手架。(2)主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或锥螺纹接头连接,并注意接头位置,焊接人员均持证上岗,焊接和机械连接均按照规范要求做力学试验,确保焊接及机械连接质量。(3)在征得设计方同意后,可将箍筋做成开口箍,待梁的纵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将箍筋焊接成封闭箍。

2.4混凝土工程

转换层大梁是结构的关键部位,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温度应力是由水化热、浇筑温度和外界气温变化等产生的各种温度应力。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应从降低内外温差(也就是减小温度应力)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原材料①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②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③加入适量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使混凝土缓凝,使升温过程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第二,合理设置施工缝及确定浇筑顺序有些是分层浇捣,有些是整体浇筑,视情况而定,确定浇筑顺序,保证混凝土施工不出现冷缝;同时为防止可能停电,造成混凝土施工中断,可在现场设置1 台备用发电机。第三,因转换层结构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时振捣难度较大,可与试验室协调,选择粒径较小的骨料,在施工中,采用30 型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

3主要施工技术的改进

3.1高大深梁叠合法施工

(1)方案的确定。考虑到结构特点及场地的特殊性,最终确定采用叠合法施工框支主梁。即将高2400mm的主梁分为2次浇筑:第1次浇筑至1200mm高度位置,混凝土的自重应力由排架及地下室顶板承担;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在进行剩余1200mm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此时,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梁上,同时底部排架亦分担了小部分荷载。采用叠合法施工的优势在于降低排架及楼板的负荷,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施(下转第255页)(上接第页253)工安全和降低施工成本。(2)施工工序。第1次浇筑:搭设支撑排架→铺设楼层平台板→钉梁底模板→绑扎梁钢筋→封高为1.2m的梁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第2次浇筑:结合面凿毛处理→钢筋绑扎→封剩余高为1.2m的梁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3)结合面处理措施。采用叠合法施工高大深梁,关键在于水平施工缝的处理,以保证新旧混凝土能有效结合,及上下层梁体协同受力。

3.2深梁高排架支撑体系设计

(1)排架设计。排架荷载主要考虑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及堆载,设计控制指标主要有立杆轴力、单杆及整体稳定、扣件抗滑移、底部楼板局部抗冲切等内容。在结合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并根据轴线尺寸要求,将支撑体系的设计如下:①1.7m€?.4m梁底每排设4根承重立杆,立杆横向间距425mm,纵向间距700mm,脚手架步距h=1.8mm。②0.9m€?.3m梁底每排设2根承重立杆,立杆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700mm,梁底支撑小横杆间距0.7m,脚手架步距h=1.8mm。(2)稳定构造。在支撑排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设置1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且每道剪刀撑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约为50€啊M保乖谥С排偶艿亩ゲ亢偷撞恐渖柚昧怂郊忧考舻冻牛肓⒏肆樱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1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双扣件连接)。由于1.8m€?.8m框支柱已先行施工,故排架体系可与框支柱对拉螺杆焊接,以增强水平抗侧移刚度。另外,在立杆底部设通长10#的槽钢,并设置了扫地杆(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250mm)。

3.3梁柱核心区钢筋的优化

(1)框支柱箍筋的优化。在框支柱KZZ1内钢柱与钢梁连接处,原设计的柱箍筋在核心区内根本无法套入就位。经优化后,在柱端增设加劲肋板,原核心区内 16mm@200mm柱箍改为U形箍与新增加劲板焊接,焊接长度10d;同时,增加了四角小箍,以提高核心区钢筋整体性。(2)框支梁箍筋的优化。由于GKL1大梁从外至内3组环箍,其梁高度宽度过大,操作工人根本无法就位钢筋,经结构设计优化与施工方法改进后,将最内侧箍筋修改为拉筋形式。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转换层结构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施工技术和質量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是很有必要,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整体性以及稳定性等各方面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很好的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办公的相关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作者身份证号码:410411198205263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