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2017-10-30童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课标学段数学课程

童蕾

摘 要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重要依据,教科书的编写都必须建立在对课程标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本文从中日两版数学课程标准整体布局、课程设置、总目标三个方面比较各自的异同,以期通过学习对方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本文以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和日本文部科学省小学学习指导要领(2008年版)(以下简称为《要领》)为研究对象,对两国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 中日小学数学 课程标准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1两国数学课程标准整体布局和课程设置比较

虽然日本的学制跟我国相类似,都是实行“六、三、三”制,但还与我国有很大差别。

1.1学段划分不同

我国《课标》将小学六个年级划分为两个学段,即1—3年级为第一学段,4—6年级为第二学段。而日本《要领》则将每个年级都化为一个学段。

1.2整体组成结构不同

我国《课标》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附录五大部分组成,而日本《要领》则由总则、算数、道德、外语活动、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六部分组成。

1.3各学段课程内容划分不同

中国《课标》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领域,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日本《要领》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即“数与计算”、“量与测量”、“图形”、“数量关系”、“算数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教科书的“数与代数”内容与东京版教科书的“数与计算”、人教版教科书的“图形与几何”内容与东京版教科书“图形”与“量与测量”、人教版教科书“统计与概率”与东京版教科书“数量关系”、人教版教科书“综合与实践”与东京版教科书“算数活动”基本相对应。

2两国数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比较

我国小学的学科,设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共八门学科,除此之外还有综合实践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小学一、二年级不开设英语与科学,品德与生活在三年級时则换为了品德与社会,每学年总课时数相对较多。

由于日本人很重视家庭,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因此在小学的课程设置中,就有一门必修课“家庭”,主要是教学生针线活,缝纫机,熨斗,调理用具的基本使用等等,如今家庭课的学习已经延长到了高中。与日本相比,中国在这方面就显得略微薄弱,中国人普遍把学习成绩看得十分重要,虽然在学生的生活自理方面也有些关注,但是却没有像日本那样,为其专门开设一门必修课,可见日本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3两国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比较

总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作用,两国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表述上虽然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

3.1相同点

3.1.1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国《课标》中明确提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日本《要领》则指出:“掌握与数量、图形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见中日双方对这方面的重视,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

3.1.2注重培养数学思考力

两国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分别提到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培养对

日常事物现象的有条理的思考”,表明双方在编写课程标准时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3.1.3注重数学的价值

中日两版课程标准中分别提到了“了解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优越性”等语句。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数学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3.2不同点

3.2.1能力目标不同

日本《要领》比较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中国《课标》在总目标中从未提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过现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将表达能力作为三大核心素养之一。事实上,最近史宁中教授在“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一文中明确指出,要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要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简称“三会”)。核心素养这一提法回答的是数学教育最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应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数学教育。

3.2.2日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如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日本作为亚欧大陆东端的一个小国,如今能成为全世界综合国力排行前十的国家,与他们的创新教育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在产业创新能力教育、大学创新能力教育、社会创新能力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显著成就,相比于创新“过程”,日本更加重视创新的“结果”。中国虽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贯彻力度不及日本,执行力度也远远低于日本。

日本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适当加强家庭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史宁中,等.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课程·教材·教法,2017(4),9:10.

[3] 董青竹.探析当代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3.

[4] 杨永忠,胡明月.日本创新能力教育及其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14):102-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标学段数学课程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