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探究

2017-10-30任亭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生活化

任亭亭

摘 要 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对中学的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同时地理教学生活化也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回归生活实践,满足学生生活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生活化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指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进行,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该随着生活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同时新地理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程应该提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习体验,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使学生看到,地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感受到地理学真正的应用价值。这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着地理教学的生活化,通过这样一种联系生活、和谐开放的教学,配合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1地理教学需要生活化

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含义:生活这个词常指人们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等各种活动,教学生活化则是将教学看成一种生活,这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周围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取之生活,教学过程联系实际,教学成果服务生活。

对学生来说,初中学生的学习非常感性,教师本人、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对一节课的喜恶;高中学生心智更加成熟,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在很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主见,同时对学习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地理教学生活化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以生活中的地理为载体,展现地理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轻松有趣的课堂,提高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兴趣,形成在地理学习中的自信,感受到地理学的魅力。

对教师来说,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学生的领路者,引导者。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能力,加强其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形成积极的健康人格。将地理教学生活化通过有趣熟悉的教学内容,轻松开放的课堂,将有力地推动教师教学目标的落实。

对地理学本身来说,一方面,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家园是地球,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脱离实际,人们看不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自然提不起对地理的重视。另一方面,中学的地理知识包含较多抽象知识,学生不能直接感知,因此地理学需要教学生活化,在实际生活中摘取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开展教学过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理与自己息息相关,感受到地理学真正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的爱上地理课堂,爱上地理学。

2促进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途径

2.1精心摘选教学内容

(1)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现象进行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太阳东升西落、气候冬暖夏凉等地理现象也有了感性认识,从学生熟悉的这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这些熟悉的内容让学生容易想象理解,融会贯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

(2)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如电影片段、音频、动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内容先给出一个直观呈现,让学生能提前有个感性认识,同时对接下来要讲的教学内容产生学习欲望。例如在讲到地壳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可以播放汶川地震的救援视频内容,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地壳运动,同时提出希望学生学习好这一部分内容,为未来的地震監测以及预防作出贡献,为地球上的生命争取更多生命的希望,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对接下来这一节课内容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借助乡土资源,设计教学素材。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最熟悉,同时又饱含感情,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踊跃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讲到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的家乡有哪些旅游资源?又有哪些特产?你觉得家乡是否适合发展旅游业?为什么?

(4)利用时事热点,比如近段时间的萨德事件,就可以作为国家区域地理的引入。利用这些时事热点,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与世界脱轨,紧跟上时代的发展,对国家大事也略知一二,成为一个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

2.2精心设计教学方式

(1)采用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能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一技之长,同伴之间的交流切磋、倾听讨论,相互之间的批评和表扬等一系列活动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互助,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提供给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机会,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合作探究也有助于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

(2)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在课堂上通过活动,设置活动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有趣。比如在进行旅游业的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三至四个成员,每个组都是他们本土地区的旅游局,请每个小组轮流发言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从旅游资源、距离消费地远近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自己对家乡旅游业发展提出的规划。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评价哪一个“旅游局”的任务完成得最好。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对这节课的知识,也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3)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幻灯、投影仪、录像等合适的电教媒体,通过视频、音频、音乐以及案例等方式将教学内容或相关内容呈现出来,通过这种直观的资料展示,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唤起其注意,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大气运动这节内容时,就可以使用《2012》这部影片里冷空气下沉冻结大地这一片段,给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但电影里通常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一点要向学生做简短的解释。endprint

2.3促进地理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中也要渗透进生活化的特色,在课堂中以学生的生活为立足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经验与地理知识连接起来,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答案,鼓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考试中,对试题的命制应结合学生应具有的地理素养标准,从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事件、时事热点、乡土特色等方面考虑[刑艺]。试题的答案也可以适当具有生活化的特点,例如请学生举出自己生活中相关的例子,分析自己家乡农业发展的条件等。

3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存在问题

(1)地理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传统的教育对教师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教师对地理教学生活化的认同度不够,仍然执着于应试教育,将教材视为唯一的教学素材,采取的案例比较单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少。地理教学生活化对教师积累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方式等教学技能的要求较高,很多教师却仍然满足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写”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部分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内涵,教学过程中生活细节充斥课堂,甚至创造不真实的生活情境,误导学生,另外还出现忽视地理理论知识的情况。

(2)现行教育制度限制了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发展。我国高考采取以卷面分数为主要依据,然而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却难以用试题考量。这使得教师、家长、学校都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分数上面,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忽视了地理学真正的应用价值。

3.2解决对策

(1)提高教师实现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地理素养,促进大学教师、专家与中学教师的交流协作,开阔中学教师的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中学地理教师应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生活中处处皆地理,教师自身应该在生活中主动长期地积累教学素材,形成广泛又有针对性的地理课程资源。最后教师对地理课程标准要有深入浅出的见解,不将教材视作唯一的教学工具,而是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变革与创新,创设学生乐于接受、又紧密联系实际的素材,提高学生对地理課堂的兴趣。

(2)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只依靠卷面分数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量,在中学的教学中,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利用试卷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应有对学生上课积极性、参与热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观测,并将这个分数也列入最终的期末成绩。在这方面,中学可以借鉴大学的教学评价制度,综合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

4结论

教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本质呼唤着教学生活化的发展,地理教学生活化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给学生发挥主体性和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保姆,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扶着学生走路“”,而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的人格。同时避免了传统教学所出现的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让教学真正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生活。

(指导老师:董婕)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2010)·生活世界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1999(7).

[2] 张佳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3(13):9-11.

[3] 常学勤,季禾.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J].教学与管理,2004(6).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