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

2017-10-30胡永红袁勇杨裕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胡永红 袁勇 杨裕清

摘 要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一要树立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二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三要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四要在实验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學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改进、创新实验,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热衷于实验探究,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之目的,从而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现谈谈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

1树立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化学新课标中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实验教学,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忽视实验的探究功能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实验也仅是验证某个知识,成为知识灌输的附庸。实验教学也只是把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果一一交代给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的动手“实验”,丝毫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后发现问题并总结出一些实验结论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实验的过程,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环境,以实验室活动为手段,通过探究,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搜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让学生自主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在传统的实验课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型实验课中,师生行为大有不同(见表1)。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尽力把课堂实验搬到实验室

(1)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试验。教材中的验证性演示实验通过精心设计,改为探索性实验充分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启发性、思考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例如,对于“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结论,可以设计出以下3种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1]教师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方案2]学生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方案3]学生探究实验:取几支量筒分别进行下面实验,事先预测结果,并与记录值进行比较。

对比3种教学方案可以看出,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见表2)。

(2)联系生活实际,补充实验内容。取材于我们身边的化学问题或现象,具有真实性。同时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主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问题解决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体验。例如让学生探究“暖宝宝”或“泡腾片”的成分,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获得学习化学的乐趣。

(3)设计改进的实验。教材中有些实验成功率不高,现象不明显,有些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有些实验缺少趣味性,更有的实验操作不安全,发现实验的不合理之处,设计出更佳的实验方案,给设计创意实验提供源头。如课本中红磷的燃烧、燃烧的条件、木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试验都可以进行适当改进。

(4)适当设计破坏性实验,加深学生印象。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要求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流引起试管炸裂。与其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试管炸裂,不如设计一个破坏性实验,实验时先撤走酒精灯,让学生观察到冷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的全过程,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

(5)设计创意实验、趣味实验。通过设计创意实验和趣味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6)加强实验习题训练、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试验设计。实验习题时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分阶段设计的实验题。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实验,它能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作出评判,并指导学生练习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实验方案,然后按照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通过实验习题的设计、讨论与实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模拟实验。对有毒害、危险物质出现的实验进行模拟,可以避免毒害物质对师生身体的损害,减少实验仪器和药品消耗;还可以对实验仪器仿真和某些实验过程仿真,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原理,尤其对综合实验的仿真,将学生由不可视的机械操作,带入主动介入的情境。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化学模拟实验室)等软件学习实验知识, 自行设计实验,使开放实验室成为可能。

(2)局部放大化学实验现象。第一类演示化学实验课件的特点是局部放大化学实验现象。这是因为很多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由于所用的仪器小,学生在下边看不到或看不清演示中出现的现象,必须就近观察,才能对实验现象观察准确,记忆深刻,而教师在讲台上演示的实验现象如果让每个学生逐一观察,又会浪费许多授课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讲到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于有色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对照比较实验,我们就将实验事先录制好,对那些反应现象不明或不清楚的反应,采用特写镜头的办法,局部放大反应实验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观看到整个反应的全过程。

(3)用课件扩展化学实验的内容。第二类演示化学实验课件的特点是用课件扩展化学实验的内容。在化学理论教学中,有的理论用传统的实验仪器不能做实验,讲起课来尽管老师使尽了浑身解数,学生还是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课件就很容易解决问题。如在讲化学反应的反应原理时,如果只给学生讲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学生是不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动态的反应过程原理动画,使不可感知的微观的粒子变化变为可感知的宏观现象,学生一看便明白,省去了教师抽象的说教,带给学生生动的感官刺激,同时也让学生对反应原理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

(4)强化化学实验要点。化学实验的操作,很多关键的地方需要同学们在学习时特别注意,实验操作要点的强调用重复化学实验的办法显得比较麻烦,且没有新鲜感,如果利用CAI课件内容出现的新颖性、播放的重复性,对其实验操作要点予以强化,就很有利于學生的掌握。

4在实验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探究乐趣,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对化学的好奇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靠讲什么是科学探究、怎样进行探究就能达成,只能在各个学习阶段,结合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步体验,才能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思想,把握科学的探究的基本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开阔自己的思维。

(2)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形成科学道德素养。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对问题解释这一系列过程,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并科学探究中,逐步树立科学态度,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关注社会生活问题,感受化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问题,从而感受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触发学生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4)关注资源,爱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展开生动、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并理解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认识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5)依托探究活动,关注学生人格,培养高尚品质。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和别人交流、合作,需要准确表达自己观点,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使学生意识到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之,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悟科学探究的内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从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剖析、挖掘、加工、处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编号:pzs187)。

参考文献

[1] 许桂华.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9下):3-5.

[2] 陈治国.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成都),2009(12):117-122.

[3] 魏桂荣,刘贵宾.通过实验落实对初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探究的尝试[J].化学教学(沪),2009(10):36-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和微型化的渗透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