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7-10-30易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易琰

摘 要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双方优势互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最佳模式。在阐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些教师缺乏一线生产实践经验;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滞后于社会生产需要;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与企业需求脱节;各类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职位有限等。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特别对于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对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就显得更加的迫切。如何构建运作良好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问题

2.1合作企业动力不足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缺乏长效稳定、可持续的动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利益驱动力不强。校企协同育人主要依靠企业的支持和投入,而企业却很难得到认可及合理的经济补偿。(2)企业难以承担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对于校企协同育人,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方会承担更多的法律风险和责任。(3)学校自身不够重视。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一些学校没有制定详尽的管理规章制度,也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机构,企业对学校信心不足,担心在合作中出现问题,利益受到损害。(4)缺乏第三方组织统筹协调服务。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由于企业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企业可能要同时与多所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人、财、物各方面的压力会使部分企业放弃与学校的合作的兴趣。(5)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实习岗位的要求,企业培训花费的成本过高。

2.2校企协同育人合作不深入

对于校企协同育人这项工作,不少院校仅仅做到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给学生上课或开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而更深入的合作,例如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材编写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设、联合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却很匮乏,那些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的合作,很难完成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协同模式和交流沟通平台,虽然学校方面很重视校企合作,但是很多校企合作并不深入。

3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對策

在去年十二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时期,希望围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深度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之中,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带动扩大就业和脱贫攻坚,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贡献。从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殷切的期盼,因此,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社会各界,都必须下定发展改革的决心,共同谋求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构建长效稳定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3.1构建合作的制度保障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

(1)合作校企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力和义务,为双方的合作提供法律保障,构建合作的长效机制。

(2)建立校企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双方高层领导人沟通联系机制;互派人员定期走访,确保交流渠道畅通。同时定期召开座谈会或研讨会,讨论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及时通报相关重要事务,如重大改革事项、重要政策调整、人事变动,以及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及人才需求等信息;相互尊重,对方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要认真考虑并及时反馈。

(3)校企双方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组织协调与统筹工作,并承担校企合作方案的设定和修改,在该机构下还可设立专项小组,负责落实校企合作的具体事宜。

(4)加强过程监督。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实践教学目标,规范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对各环节的操作方法、实践内容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成立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校企双方教师的教学情况、双方的配合情况等方面进行监控把关;双方共同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对所有参与实践教学的参与者进行定期考核,并与其岗位津贴、评优评先、职务(职称)晋升等挂钩。

3.2校企共建师资团队

为了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教学队伍。校企教学队伍包括企业兼职教学队伍和校内专职教学队伍,还需要组建一支包括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团队。(1)企业人员与专任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双方共同参与项目指导、课程教学,设置课程内容,把控教学的质量和过程,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等。(2)由校外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校内专任教师则主讲基础性、理(下转第76页)(上接第73页)论性课程。(3)每位专任教师定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脱产完成一定期限的实践和实地锻炼。

3.3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应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在师资、技术、设备、管理和场地等方面给予学校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条件;二要委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实训、实验和实习等环节的教学与指导;三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构建科学、完整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良性的校企合作中得到提升。endprint

具体构建方法如下:(1) 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开发。教学内容设定前,应充分考虑具体岗位的实际要求,及时地跟踪行业的新技术、新情况,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通过这种方法,既发挥了企业专家自身特长,让学生积累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也发挥学校专业教师教学特长,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融合,保证学生所学技能与知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现技能与企业岗位能力的对接。(2) 校企联合导师制。 实验、实训和实习方面。实习开始前,双方导师共同制定学生实验、实训和实习任务书;实习过程中,学校导师主要任务是监督学生的实习表现,企业导师则主要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实习结束后,校企双方导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学生在校期间,应考取机电类专业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在一定选择的范围内,双方导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和择业方向,给予学生考证指导,组织好学生考证前的学习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4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到最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其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最大化提升,對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体验企业文化,进行规范化训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方法:(1)引入企业项目,推行项目教学。以基地为依托,把企业真实项目导入教学,可确保推行项目教学的项目来源。(2)引入企业资源,营造仿真工作环境。实习实训基地可通过校企合作改善基地资源,让学生进入基地就能感受到与课堂里不一样的氛围。同时,在奖惩制度、人员安排、项目运作等方面按照真实企业的规定进行操作。(3)引入企业准则,保证实习实训质量。实习实训基地可适当移植企业标准进行运作,使学生的实习实训不仅仅停留于表面功夫,便于实施和验收,保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运转的可持续性和社会价值。

4结语

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优化、组合、升级校企双方的各项优势资源,才能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上取得实效,校企协同培养出新常态下的应用型人才,最终可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前华,徐胤莉,汤昕怡.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5):7-9.

[2]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57-60.

[3] 卢秀容,陈 伟. 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8):111-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