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克宽撰《新修郑司徒庙记》考释

2017-10-28谦谦陈琪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0期

谦谦+陈琪

【摘 要】新发现的汪克宽碑文,记录了汪克宽两次路过郑司徒庙的故事:第一次他陪同父亲到浮梁拜谒吴可堂夫子,路过郑司徒庙时父亲告诉他郑传的事迹;第二次他纂修《元史》告竣归里,路过郑司徒庙,乡人请他写《重修郑司徒庙记》。在《重修郑司徒庙记》一文中,汪克宽高度称赞郑氏三兄弟起兵三十余年,招抚流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丰功伟绩。

【关键词】汪克宽 郑传 碑刻文献

近日做祁门县西峰寺碑刻调查,联系到营前“郑三公”,寻访了江西省浮梁县经公桥镇祖庙里村的“郑司徒庙”。我们发现郑司徒庙中不仅供奉着“郑三公”神位,还有明清时期的7块碑刻,其中元末明初徽州理学家汪克宽所撰的碑刻尤其珍贵,经查在已经出版的汪克宽多种文集中均没有收入,为汪克宽在洪武三年(1370)撰写的《新修郑司徒庙记》。碑刻立在郑司徒享堂右侧的后墙,通往寝室的侧门。碑刻石质虽然较好,但是字口较小,风化不能识别用□代替,整理碑文如下:

重修郑司徒庙记

元至治二年(1322)壬戌,予年十九,从先君子来浮梁,谒可堂吴夫子,道经司徒庙,先君子示予曰:“此吾乡人也。唐季兵革四兴,壤土分裂,司徒兄弟三人集义驱群凶,州申署保义指挥使。厥后,功高位显,保障八州,殁葬邑西仙桂乡田源,乡人思之,立庙营前三凤山下。公显于祁而尤著于浮。当浮人陈旭乱,公以一勉克奇,藤溪民安堵无恙,兹庙所以报也。”唯时,予随行,敬聆之不敢忘。洪武二年(1369)己酉,被召与金华宋濂先生纂修《元史》,告竣归里,由大江入鄱湖抵饶,乘小舟达浮,河水浅滞,遂陆行,度将军岭,舍于新居旧雨之环竹居。居去司徒庙里许,因忆曩时先君子言,问司徒事于主人。主人曰:“吾祖也。适庙重修,幸辱临,敢请一言以记。”余惟古之祭法,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以其有功于民也。歙饶冦盗充斥之秋,非英勇忠义卫斯民,民孰□焉。且吾邑自古多贤豪之士,昔汉梅侯鋗从番君吴芮佐高祖,伐秦入函谷关,天下既定,以功封列侯,食邑十万户。所居在邑城东,旧有梅侯祠。今郑氏祖,亦从杨氏吴王仕唐,增秩上柱国、检校司徒,事与梅侯类,史称“杨氏治吴”。招抚流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公之功载诸志乘。始御黄巢,广明迄天佑,起兵三十余年,民无失所,生英殁灵,旱疫之祷靡不应。然则浮民之所以思之,数百年后,犹丹青黝黑,俎豆而尸祝之,宜其与吾祁等,岂非不惟其功,惟其德乎?抑予闻公生有异状,隆隼美须,刚阿不群,贼闻风披靡,今仰瞻仪像,觉英毅如生,回忆四十八年前先君子述公之事,言犹在耳,益增予之感云。

大明洪武三年岁次庚戌春正月祁门汪克宽敬撰①

祖庙里村在江西省浮梁县北郊经公桥镇,关于“祖庙里”的名称郑培先在《郑氏宗谱》中是这样说的:“祖庙在浮梁北乡新居。新居何以称也?昔其地名藤溪,自我祖司徒公镇国居祁营前,时值天下大乱,奉诏起義兵保障乡邦,因收浮梁陈旭,以子延芳、延琚、延褒、延瑛、延昇五子拔寨归祁。浮民以余贼反复未定,攀辕泣留,公亦泣不忍决。神僧清素进曰:‘此地瓜藤形,居此,富贵绵绵,不绝如缕。请从民望。公遂令五子居之,更其地名曰‘新居。”[1]因此在一些地方文献中,祖庙里、藤溪、新居三个地名常常出现。

今日的郑司徒庙,大堂高大,廊柱上有十余对楹联,为历代文士所撰写。其中一对写道:“荫分浮北千百枝千百叶倒生亲插两楹株;阡始祁西一万德一万功遗泽长留八字水。”这幅联语讲述了郑传等起自祁西(今安徽祁门),建盖世功业之后移居浮北,于当地倒插两根枝条长成两棵参天大树的神奇故事。

郑司徒庙又叫郑三公堂,供奉和祭祀的三位先祖分别为唐勅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镇国公郑传、朝议郎宣州司马检校工部郎中郑鲁、总制正都统检校尚书左仆射郑玫。郑传(843—911),字国宝,三世。生唐会昌三年,卒开平五年,寿六十九。大顺元年(890),以平定寇乱功勋而被授予郡守,中丞宪公奏署保义指挥。乾宁四年(897)知歙州事,尚书李公奏升国军节度、押衙保义军使检校刑部、尚书右金吾将军同正。天复元年(901),授池州制置。天祐三年(906),授饶州副使兼知州,事复增秩淮南节度,左押衙保义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开平元年(907)加兼右骁卫大将军同正。葬田坑鲍公坑口。配王氏,封琅琊夫人。继娶陈氏、江氏、孙氏,生十三子[2]。郑传身材魁梧而彪悍,王伯宗写他的像赞是这样描述的:“一尺之面,合抱之躯。丰标人罕,似人品世,希如茂年。”[3]根据永乐抄本《祁阊志》记载:郑传,邑西二十都营前人,王尚书(璧)大献婿也。幼而刚勇,独立不群。唐光化中,群盗纵横来侵,乃招集义兵保护乡邑,大立战功,因而显达,领司徒之职,任生杀之柄,盗息民安,仕至上柱国镇国公金紫光禄大夫。其子延辛,亦以武功仕至殿中侍御史[4]。郑司徒庙建成后1000多年间,经七次修缮,最盛时古建筑群占地十余亩。十年动乱中,为防止碑刻被红卫兵破坏,村民将碑刻沉入塘底保护起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从塘里捞出,因此碑刻保存尚为完整。两块石碑记叙了郑传、郑鲁、郑玫三人生平事迹及明、清重修庙宇情形。

汪克宽(1304—1372),字德辅,一作仲裕,亦作德一,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祁门县塔坊乡)人。受业双峰饶鲁,后问业于吴仲迂,学益笃。泰定三年(1326)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宣歙间。洪武初(1368),朝廷征召编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逸》九卷,均入《四库总目》,又有《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并传于世[5]。

汪克宽在碑文中写道:元至治二年(1322)19岁的时候,陪同他的父亲到浮梁,拜谒吴可堂夫子。实际上是去浮梁拜师。汪克宽家学一直很严,年幼时受业于南宋著名理学家饶鲁。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余干人。为理学大师,众望所归,四方聘讲无虚日。家里建有朋来馆,用以居住学者;又建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门人私谥曰“文元””[6]。汪克宽后来随从吴可堂游学。吴可堂字仲迂,浮梁人。从双峰饶鲁学,尝应科举没考上,于是弃去科举,辟居横塘,讲道不废。皇庆间,浮梁县令郭郁延请为师,以训学者,时称“可堂先生”,使者表其所居曰“逸民”。

汪克宽与其父经过郑司徒庙,其父介绍说:庙主为我们祁门人郑传。唐朝后期,冦盗蜂起,群英混战,当时的皖赣边境“胡曹、王仲隐、赵言、刘乃、李仲霸、陈孺、熊宿、孙靖、汪叔、查敖、王延显、顾全武诸寇”②骚扰,百姓不得安生。官宦家庭出身的郑传、郑鲁、郑玫三人奉朝廷旨意,举兵抵抗农民军袭扰江南,保护徽、饶、歙、睦、池、婺、抚、信八州百姓免遭兵灾,“或剿或抚,或擒获之,或学进之,或剪灭之”,从广明到天祐年间,凡三十来年,百姓安堵。郑传死后葬在祁门西路的仙桂乡田源(今闪里镇),人们为了纪念郑传,在营前三凤山下立庙纪念。郑传因黄巢之乱时守御祁门而名声大振,然而尤显赫于浮梁。当浮梁陈旭寇乱之时,郑传以勉励士卒奋勇抗战而建立奇功,使得藤溪的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当地百姓建成庙宇用以奉祀报答。至今兴旺不衰。

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以宋濂、王祎为总裁,汪克宽等十六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次年,汪克宽纂修《元史》告竣归里,从长江到鄱阳湖,再沿着阊江至浮梁。因为秋季干旱,河水浅滞,只能走陆路回祁门,再次过郑司徒庙。恰巧浮梁人重修“郑司徒庙”落成,乡亲们让他给写一篇彰显郑司徒事迹的文章,刻碑以传后人,使得世世不得忘怀。

文章认为祁门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贤豪之士,比如汉代梅鋗跟从番君吴芮辅佐汉高祖,讨伐暴秦,天下平定,以功封为列侯,食邑十万户。郑传也从吴王杨行密讨伐盗寇,为唐朝将领,以功迁升为上柱国、检校司徒,其所为之事与梅侯相同,历史上称“杨氏治吴”。汪克宽高度称赞郑氏三兄弟起兵三十余年,招抚流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丰功伟绩。

汪克宽所撰写的《新修郑司徒庙记》,通过两次拜谒“郑司徒庙”的经过,感受到浮梁百姓对郑传的崇敬。郑传在世时,保国卫民,有“捍大患”之功;殁后显灵,“旱疫之禱靡不应”,能“御大灾”,符合国家条律上祭祀的成法,所以数百年来祭祀香火不绝。

(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徽州名族个案调查与研究:以祁门为中心”SK2016A041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调查人:陈琪、刘伯山,调查时间:2017年8月16日,碑刻规格186×93×9(厘米)。

② 光绪八年(1882)李鸿章撰《重修郑司徒庙碑记》,调查人:陈琪、刘伯山,调查时间:2017年8月16日,碑刻规格165×92×11(厘米)。

参考文献:

[1](清)郑培先. 浮梁祁门两地的郑氏宗谱·卷三十三[M].咸丰十一年刊本.

[2][3](明)郑维诚.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文征·卷3[M].歙县档案馆藏.

[4](明)黄汝济.祁阊志·卷七 [M].祁门县图书馆藏,抄本.

[5](清)道光徽州府志·卷十一之三·人物志·儒林.

[6](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