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10-27吴天祥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行为习惯

吴天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产生“晓理”“激情”“导行”等环节。此外,还要准确把握用活教材中的插图,使品德课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爱国情感插图生活现象一、深入挖掘潜力,全方位把握教材中的插图

主图是蓝本,是教学的载体,它形象地展现道德故事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环境、人物、事件的信息。如在教学《礼貌用语》一课时,有四幅主图,分别通过女生甲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礼貌用语,表现出她的礼貌行为。榜样人物的语言通过文字表现,行为通过图画表现,图文并茂,两者相互对应。全方位把握教材的插图,就能深入挖掘潜力,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把道理传递给学生。如第一幅图,除了女生甲向前来向上学的同学问好的情境之外,还描绘出了特别醒目的育红小学校牌来衬托场景。又如,2~4幅图分别画出了校园内外许许多多的花草和树木,好像在赞美他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微小细节,加以适当的点拨从中引导,就更能激发童趣,使学生更好地向榜样学习,向榜样靠拢。

二、利用主题队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小學品德课对学生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特点,有的教育内容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这就要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品德教育,激励下一代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锐意进取、勤奋学习。要达到这种目的,仅仅靠上思想品德课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结合教材内容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准备材料,然后在主题队会上以演讲、讲故事等形式轮流发言,从而达到激发情感、强化认识的效果。如在教学《腾飞吧,祖国》时,教师可结合家庭的变化,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在各行各业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后再让学生搜集改革开放后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有关资料,并写好演讲稿,在队会时,让学生以“祖国变化真大呀”为题讲故事。这样,使学生领略了祖国的变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捕捉生活现象,感悟教材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为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积极参与的激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明白教材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教育思想,其实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身边。教材中的道理并不大,我们完全能够做到。如在教学《环境保护》时,我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用餐巾纸、一次性筷子等生活现象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白餐巾纸和筷子的原料是树木,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却破坏了森林资源。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只要我们平时不用餐巾纸、一次性筷子,就是在为保护森林资源尽一份绵薄之力。由于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容易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容易产生亲近感,因而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环保行动方案,就此及时提醒学生自制节能卡,进行节能环境宣传。

四、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些品德教育内容属于细小、长期、繁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课堂上接受较快,行动也是立竿见影,但是要长期坚持,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却不易做到,这就要调动家长与学校的思想教育内容步调协调起来,将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当中,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当中形成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学生在教师授课的同时,当堂上台表演“穿衣比赛”,并让学生对比,谁会谁不会,诸如此类的活动与比赛可以经常化、多样化。通过各个活动,趁热打铁强化学生的自理能力,结合家长的配合与督促,使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在长期的锻炼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我们要想使学生真正受到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既抓品德课这一有利阵地,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抓课外这一广阔的生活天地,对学生“炼之以志,导之以行”,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使学生知、情、意、行各因素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为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提高民族素养,培养出一批批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

[2]小学教学参考.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4]参与研究型教材.

[5]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