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数学课中如何把握好“说”

2017-10-27辛瑛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利息数学课应用题

辛瑛

数学课要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说”,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构建心智,发展思维。通过利息应用题教学为例,总结并阐述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说”的具体方法策略,并探讨学生“说”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数学课“说”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必要的练习,常常要安排一些“说”的环节,使新旧知识得到有效沟通。本文重点探讨该由谁来说、如何说好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些教师怕学生说不好、说不对、说跑了题等,喜欢自己说学生听;有些教师则愿意让学生说。笔者认为,凡是学生会说的应让学生多说;如果学生独立说有困难时,则要在教师启发下试着说;或是设计一些提问,降低说的难度后再请学生说;也可采用小组先讨论,再选出学生代表说。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绝对不能教师包办说的全过程,把说当作教师的“专利”。

大量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不但会说,而且会说的很好。现以利息应用题(六年级上册99页)教学为例,予以探讨。

初教利息应用题,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授:一讲储蓄的含义,二讲储蓄专用名词(如本金、利息、利率),三讲利息的计算,同时举一些存贷款的例子加以说明,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样的课,固然不会节外生枝,且容易控制教学时间,可谓四平八稳。但是这样教的效果则不言而喻。有一次,我听完课后,找到一个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答:“我学到了利息的计算公式”。用一句不客气的话来讲,这是不成功的教学:学生收获的只是僵化的公式。因此笔者认为,利息应用题教学,应以学生“说”为主线,通过学生的“说”来揭示新知、学会新知、巩固新知。在具体的设计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相信学生会“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教学中只要自己会讲,就不愿意听老师讲,喜欢“我来讲”。从内容角度分析,六年级学生一般在十三岁左右,或多或少积攒过“压岁钱”“零花钱”,有的参加过储蓄,即使无亲身经历,至少听到过相关事例。因此学生对利息方面已有所了解,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是否恰当,能否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启发全体学生都参与“说”

全体学生参与,有些老师会担心时间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寻求时间短、效率高的形式,这里探讨常用的两种:

1.分小组说

可分4个人或2人一组,让大家都讲“我”的存款或我知道的存贷款例子,人人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这是当前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勿只顾少数学生而放弃了大多数。

2.选几个代表,说给全体同学听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使得大家都抢着“说”。

实在不愿意说的先不要勉强,有时笔者会这样提问:“刚才提的问题,怎么举手的人很少啦?下面我偏要叫一个不举手的同学说……”本意是想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而有些学生为了蒙骗过关,不自愿的举手,可心里非常恐惧,并无心思考老师的提问。通过课后反思,笔者认为,我们需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不愿发言的学生才会主动参加,争相发言的局面才会形成。

(2)抓住时机让学生说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有时会说出一连串的内容。但有些教师却认为,现在只要说出一句即可,下面的内容教案安排在下一个环节,为时太早,便不再让学生说,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有序的,一旦想好了,便迫切要求“说”,如果此时没有表现的机会,过些时间积极性就不同以前,因为思维的内容、活跃程度随时间的推移都发生了变化。不让学生说下去至少有两方面问题,第一,中断了学生的思维;第二,割裂了教学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如教师向学生提问:“你参加过储蓄吗?”有些学生只回答,“参加过”,但也有一些学生把实例都说了出来,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采用板书形式,把有用的数据记录下来,留作后用。至于为什么一年后会得到这么多钱,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暂时放着不谈。如记录如下:

三、充分利用学生说出来的例子

我们常会碰到有些老师,只重视内容上的新鲜感,忽视实用性。结果出现了为举例而举例的现象,不能发挥例子的作用。只要稍加分析,不难发现频繁换题的两大弊端,一是由于改换了内容,学生又要重新去理解题意,占用时间;二是中断了已经形成的思路,学生必须从头开始想,不可取。笔者认为,本课教学可以这样做:

对着原来板书中的数据,便可直接教学“本金”、和“利息”,并接着板书(见小方框中的内容):

有了学生说出来的例子做铺垫,就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互说等形式,直接探究计算方法,从而归纳出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即可。

如上所述,利息应用题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以学生的“说”为主线,充分运用学生说出来的生活实例,通过谈话的形式教授新知识,并且全体学生都参与了说的过程,都积极思考。学生成了“演员”,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四、让学生“说”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有时教师担心放开让学生讲,会出现混乱。因为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安排了多长的时间,造成你讲我讲大家讲的现象,一发不可“收”。但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很高。至于怎样去“收”,便要讲究方法,一要做好引导,如学生举的例子,该不該继续往下说,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如果引导得法,学生会围绕教学内容去说,甚至把我们要教的内容都说出来了,成为“小老师”。二要避免内容的重复,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导向与限定。

2.以“学生说”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还必须注意两方面的“结合”。一是结合教师的“导”进行,虽然学生对新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感知,并能说出一些来,但由于学生间智力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有些能说的多一些,完整一些,有些却说的少一些,零乱一些,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潜能,提高说的质量。二是结合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说”的环节,选择“说”的对象,凡是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可适当降低要求。

总之,数学课发挥学生已有经验,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构建心智,发展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数学课充分让学生去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举动参与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利息数学课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学中文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