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要有底线思维

2017-10-27陕声祥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郭沫若三毛底线

陕声祥

滑动手机屏幕,显示屏下方的东西不断冒出来,一直到底,再也没有东西了,突然出现一句:“我是有底线的”,不禁莞尔,真是智能手机,赋予了它像人一样的机智和幽默。在那样一种情境中,冷不丁出现那样一句话,好像是一种提醒,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底线”的东西存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引发一些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基本的道德、公理、规矩不可突破,那就是底线。恪守底线,社会才能正常运行。作为以育人为目的的学校,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底线意识更是须臾不可或缺。

近年来,一些教育事件由媒体披露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为学生打上不同标签的红绿作业本、绿领巾、教师体罚甚至虐待学生、幼儿园给幼儿不当喂食药物等等。细究原因,或是利益驱使,或是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或是道德法律意识淡薄,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缺乏底线思维。

丧失底线,也就丧失了教育的体面和尊严,最受伤害的必然是学生。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故事广为人知。三毛读书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上初中时,一次数学考试竟然得了零分。数学老师便让三毛走到讲台前,用蘸着墨水的毛笔在三毛的脸上画了两个圆圈,说,她那么喜欢鸭蛋,今天就请她吃两个。全班学生看到熊猫眼的三毛,顿时哄堂大笑。下课后,数学老师还没完,让三毛当着全校学生的面,绕学校操场走一圈。这件事给三毛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刺激,从此她害怕上学,害怕与人接触,得了严重的自闭症,并把自己封闭起来达七年之久。

当批评指正变成人格羞辱,无情地击碎了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已经触碰了职业道德底线,教育引领发展的意义亦不复存在。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身心稚嫩,抗压能力差,自我保护力弱,只有恪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底线,才会给学生撑起一方晴空,其良善方正的品格才会得以发荣滋长。

教育是社会行为,学校和教师没有超越法律法规、制度条例,以及道德人伦约束的权利。学校是社会的“苗圃”,是公认的社会净土,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道德期许更高。每当学校教育行为冲击底线,社会公众总是一片哗然,群起声讨和批判。违法失德行为自有相关部门查处纠正,但是教育却因此蒙羞。教育生态的修复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据媒体报道,某些地方甚至一度有家长到学校、幼儿园门口“监视”教师的行为。教育是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互相配合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当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及学校充满浓重的不信任感,又如何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柏拉图有句名言: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心灵转向”就是通过启发诱导,达致育人育德的过程。教育过程的教育性就蕴含其中。教育学生向上向善,需要我们用向上向善的教育行为去启发感染。学生表现不如人意,有恨铁不成钢的烦恼与郁闷,为师者都体验过。如果一味地“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突破底线,则不仅师者风范荡然无存,教育目的亦无从达到。笔者不由得想起郭沫若小时候的故事。读私塾时,郭沫若伙同小伙伴们偷了寺院的桃子。寺院长老找先生告状,先生很生气,但是压住火气,依旧保持往日的儒雅平和,捻着胡须问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说若是有谁对得出下联,就免于责罚。郭沫若当时站起来朗声应对:“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对仗工稳,志气不凡,语义呼应,回答巧妙。偷桃案就此了结,大伙都免于處罚,先生还断言,郭沫若日后必有作为。这么一桩追赃查贼的窝心事,竟然变成了永不失效的励志故事。肝火欲动,仍儒雅风流,老先生守住为师的底线,也守住了学生一生的成长。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郭沫若三毛底线
我与《三毛流浪记》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天上的街市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远方
山茶花
郭沫若向老师请罪
娓娓道来的真诚
底线抽击得手后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