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呈现与积累

2017-10-27胡全会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苏教版经验教材

胡全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進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可以看出,基本活动经验已经成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下面以苏教版教材的实践活动编排为例,分析基本活动在教材中的呈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一、数学基本活动在教材中的呈现特点

1.活动内容编排的合理性

数学基本活动,需要学生通过已有的活动经验和知识,内化数学新知识,逐步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因此,基本活动的内容在编排时充分考虑到教材和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编排相对比较合理。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经验较少,涉及的基本活动紧扣教材,内容也相对简单。而中、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数学基本知识,思维能力相对趋于完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因而教材涉及的基本活动最集中,内容编排相对于低年级增多,操作难度加大。苏教版所涉及的基本活动大都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穿插在相应的单元中。

2.活动素材选取的倾向性

数学活动素材的选取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清晰度和活动效果,决定着活动能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苏教版实践活动素材的选择,明显倾向于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数学知识、学生现实生活等几个维度。低年级的实践活动,多以“游戏”的素材呈现,比较适合一二年级小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而中、高年级的数学活动,其素材大多紧扣所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数学的美、数学的趣和数学的无穷魅力。对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苏教版的实践活动设置更明显。在选取活动素材时,苏教版教材不但考虑到了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的学生,也兼顾了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学生。

3.活动背景设置的适切性

所谓适切性,即活动内容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切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与其他版本的数学教材相比,苏教版教材中的数学活动设置较多,在学习了某一单元内容后,便设置了一个与单元内容比较贴近的数学活动课,对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大有帮助。更有一些数学活动,紧扣时代要求,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比如“奇妙的剪纸”活动,其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让学生在剪纸中理解对称轴,了解中国文化精髓,实践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数学经验。

二、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的积累

1.因教定材,激活学生的活动经验

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重在让学生有兴趣地活动。然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一般是确定的,所以只能尝试因教定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方面要注重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还要呈现数学的本质,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例如四年级下册“1亿有多大”活动教学,除了以教材中的“纸张”为研究素材,也可以结合当前我国人口数量,以“13 亿粒米空间有多少?”为探究素材,还可以设计假如每个人捐 50斤米给灾区,捐一亿斤需要多少人,这些人是我们的学校人数的几倍,多少个一百万是1亿等。

实践证明,上述案例中从“一亿张纸”,变为“13亿粒米”“一亿斤米”等等,虽然活动素材改变了,但学生都能饶有兴趣地选择适合的方法,设计出具体的活动,或小组合作,或独立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说明活动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积累活动经验,必须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真正参与到活动过程之中,而因地制宜地改变教材,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是提高活动效果的关键所在。

2.全体参与,完善学生的活动经验

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包括审题、探究、操作、交流等环节,每个环节必定存在着不同的困惑与收获,缺少了哪一个活动环节,其基本活动经验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必须保证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其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完整。

例如四年级下册“我们去春游”活动,除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根椐大小客车的载客量、价格(每辆大客车载40人,1000元,小客车载15人,420元)和出行人数(共90人)等,设计租车出游方案。然后,再引导学生针对环境、污水、噪声、能源等热点难点问题,分别设计出整治方案,用自己已有的知识,选择并自愿组成研究小组调查研究。

同“我们去春游”一样,在大量数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活动方式也不太相似,有些学生活动能力强,有些学生喜欢独立操作,更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只是“听众”角色……如果教师忙于完成任务,只关注学生获得的原初经验(如租车计算),而不能对原初经验进行反省、运用(如租车省钱出游方案、环保与整治方案等);或者教师只注意到部分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只能完成活动的一部分,这种状况势必难以保证全班学生获得比较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优化实践活动环节,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参与,并分配活动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体验,最终获取完整的活动经验。

3.交流反思,内化学生的活动经验

没有人与人的磋商、磨合,就没有知识的建构;没有反思,就没有知识的完善。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与积累也是如此,教师要创设适合的环境,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活动前后的良性交流,对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思路、规律、解决路径等进行反思。小组成员要对数学活动进行回顾、对比、反思,进而判断、借鉴、丰富、整理自己所获得的数学经验,内化自己活动的感悟,让自己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得以条理与提升。

例如上文的“我们去春游”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规划出游方案和环保整治方案。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仅是发现了数学活动现象或探究结果的某些事实,很大程度上仅是对此现象的一种感觉、知觉上的某些经验(租大车一般要省钱等),这种未加整理与提炼的经验,受到活动情境的影响较大(同伴影响等)。还有一些学生的活动经验显得零散,更有一些经验仍处于因操作或环境作用而造成的浅层次,没有转化为语言层次,人云亦云的现象较为严重。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等方式,充分展示自己的发现,反思自己的体会,或丰富原有的经验,或修正自己经验中的错误之处。在此基础上,使所有学生对个人经历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进行回顾与反思,个体活动经验得到相互比较与补充、抽象与概括,逐步形成条理的、系统的数学活动经验。

4.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活动经验

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着多样形式,如小课题研究、小制作、小调查等,但是这些花费时间较多,在课堂上难以完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创意加工与设计,结合实践内容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短时活动可在课内完成,长时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几天或几周甚至几个月内完成。

例如四年级下册“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学习完统计后的活动,可以设计环保方面的主题调查,课前布置学生选择调查主题,课中交流、修改各自的环保调查方案,课后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有的调查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最后完成调查报告。

总之,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并非一日之功,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基本活动的编排特点,结合学生心智特点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活动经验的呈现与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 仓定志.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价值取向和形成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5(2).

[2] 苏明强.试论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J].凯里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教版经验教材
教材精读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