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例研磨中成长

2017-10-26任慧杨虹霞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研磨课型课例

任慧+杨虹霞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育学和心理学提出从新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须经历“适应—胜任—成熟—骨干”四个阶段。在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做,但首先要做好的还是如何把课上好。而促进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课例研磨。课例研磨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教者与同伴或研究人员之间对话、交流、研讨、反思、改进的全过程。教师通过课例研磨,在吸取他人亮点的基础上,演绎出自己的特色和见解,教学水平获得提升,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数学组共有15位教师,其中12位教师的教龄不足5年,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处在“适应—胜任”的过渡阶段。这些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语随意、语速过快;教学重难点难以把握,教学方法单调;课堂上只顾自己发挥,专注于讲授、示范、指导,不关注学生的生成,忽视了自身的姿态、表情、情绪对学生和课堂气氛的影响,等等。如何帮助这些教师快速成长,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本着“玉不琢,不成器”的思路,2015年初,我校数学组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促进数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我们究竟研磨什么?怎样研磨?基于学校数学青年教师的师资现状和成长需求,我们着眼于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以小学数学概念、计算、图形等知识板块为研究载体,按照“问题提出—理论分析—课例研磨—建立模型—内化提升”的研究路径,着手进行课题研究。

1.问题提出。研究的问题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教师们日常教学中困惑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二是学校行政或教研人员在随堂听课中,根据某一年段或某一时期的教学情况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2.理论分析。教师通过已有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提出的专题进行问题分解和理论分析,在教师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课例研磨。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我们分年级(年段)按照教师的类型进行分组,开展课例研磨。研磨的方式有同课一人多轮、同课多人多轮、异课一人多轮等,前两种重在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教育问题或现象背后的本质,第三种重在追踪教师自身发展的变化。在课例研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将专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组织研究团队的教师进行观课议课,以课堂观察的形式记录课堂现象,课后依据课堂观察以量化和归纳的方式进行深度平等的对话、讨论和分析,促使教师进一步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对课例进行改进和完善。

4.建立模型。这一环节是指,通过对课例的反复研磨,不断优化并总结提炼出某一课型或某一知识板块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学策略等,或基于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建立他人可借鉴、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型。

5.内化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移植课堂教学模型,结合自己的特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在整个专题课例研磨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考与体验,通过参考、比较、思索,寻求课堂教学效果的优质高效,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智慧与教学智慧。

比如,为了让青年教师掌握计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我们根据不同年段计算教学的侧重点,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组,以小学计算课型为载体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课例研磨。

低年级学段课例研磨组由一、二年级数学教师组成。他们以一年级下册“十几减九”为例,采用同课多人多轮的方式进行课例研磨。首先针对低年级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惑,从低段计算教学原则及常用教学方法、教材简析、学情分析等方面入手,对课例进行理论分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第一稿教学设计,并采用个人申报或随机指定的方式确定第一轮磨课教师。组内其他教师分别从教师提问、理答及学生参与情况等方面進行课堂观察。课后,执教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观课教师依据课堂观察所得到的量化数据,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评议。大家围绕教学设计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直到形成第二稿教学设计。在第二轮磨课时,除第一轮磨课教师外,组内教师继续采用个人申报或随机指定的方式确定执教老师。这样做能够有效地保证组内的每一位教师在课例研磨过程中深度参与。他们在执教与观课的角色互换中,通过对比发现某一教学细节不同处理方式所呈现的不同效果,同时也能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就“十几减九”这个课例而言,低年级学段课例研磨组先后进行了三轮研磨,教师们在反复研磨的基础上拿出了一份比较成熟的“十几减九”教学设计,同时就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形成了一篇研究小报告。

中、高年级学段课例研磨组则分别由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师组成。他们都是采用同课一人多轮的方式进行研磨,即同一位教师就同一个课例进行反复研磨,不断优化。中年级学段课例研磨组选择的课例是三年级下册的“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磨课教师为杨虹霞老师;高年级学段课例研磨组选择的课例是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磨课教师为张婷老师。

经过低、中、高三个学段组教师们的多次磨课和集中评课、研讨,教师们针对计算课这一课型提炼出了基本的教学流程,建立了计算课课型的教学模型。同时,通过多次的磨课、评课、研讨和总结,数学组全体青年教师人人深度参与,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听课、评课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们根据他们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型,再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应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们课题组还采用了异课一人多轮的磨课方式。这种研磨方式固定一位教师执教,三位课堂观察的教师分别负责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课堂整体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课堂观察量表的填写,将课堂行为和现象进行量化总结,然后在评课议课时分析量化数据背后的原因,以促进执教老师快速成长。其中的教师行为包括教师提问、教师评价、教师站位等,学生行为包括学生问题的回答率、回答的准确度、课堂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等,课堂整体情况包括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在众多行为中,再针对执教老师最突出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磨。如在一次观课过程中,教师们发现三年级组的邓春燕老师课堂用语比较随意,理答也比较混乱。为了帮助邓老师快速矫正不良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带领三年级所有数学教师,对其进行每周两三次的跟踪观课。通过连续一个月的跟踪指导,邓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及组织调控能力等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从2015年初开展课例研磨课题研究至今,我们课题组针对计算课、概念课、解决问题、复习课、几何课等课型都进行了研磨和探究,总结出了不同课型的基本流程、教学策略。两年来,我们利用学科组教研课、学校开展的“汉韵杯”教学竞赛课、师徒结对汇报课以及外出参赛课等活动机会,为青年教师搭建起教学练兵的大舞台。教师们在这样的舞台上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磨课型课例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一种便携式研磨机
研磨垫使用寿命监测方法综述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种陶瓷制品用原料研磨搅拌装置
水轮发电机组镜板研磨技术探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