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大代表座次难题

2017-10-26叶永烈

领导文萃 2017年19期
关键词:邓恩铭座次李达

叶永烈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党内还谈不上严格的“座次”。如今在回述这一历史的时候,人们习惯于以今日的目光看待过去,也就给中共“一大”的代表们排起“座次”来了。

“座次”问题,实际上反映如何评价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历史作用。在设计《红色的起点》的封面时,就遇上了这个棘手的“座次”问题。

《红色的起点》一书,打算印上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照片。上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提供了这批珍贵照片。在着手设计封面时,遇上了“座次”问题。照片依照什么原则顺序排列呢?

当时,党尚处于初创时期。按职务,难以论高低,中共“一大”只选出总书记一人(陈独秀)和委员两人(宣传李达、组织张国焘)。何况陈独秀未到会,不在中共“一大”代表之列。李达和张国焘,该谁排在前?余下十一位代表,又该怎么排呢?

如果按照历史的真实面貌定“座次”,在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之中,“第一号”人物,倒是可以定下来的,即张国焘,因为他是大会的主持人。不过,把张国焘排在“第一号”,是今日的中共党史专家们万万不能接受的。因为张国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叛徒,无论如何,不能把他捧在“第一号”。

我向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请教他们怎样排列这十三张照片,供我参考。

他们说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十三位代表照片的“陈列史”。建馆之初,只挂毛泽东一人的照片;后来,增加了董必武;然后,又增加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这四位均为烈士);近年来,再增一张照片,即李达;目前,他们陈列的中共“一大”代表照片,共七张。

看来,我只能按照自己的见解,为中共“一大”代表排定“座次”。我定下了这样几条原则:

第一,对建党所作的贡献; 第二,兼及后来的政治表现; 第三,尽可能把同一地区所派出的两位代表排在一起(当时,除日本留学生代表周佛海一人外,其余地区均派两位代表)。

另外,我认为對创立中国共产党作出巨大贡献的陈独秀、李大钊,虽然因事忙,未能出席中共“一大”,但他们的照片应印在书的封面上。

还有列宁派出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马林(荷兰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出的尼科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中共“一大”,他们对中共的创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应刊登照片。只是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迄今为止连中共“一大”纪念馆都没有,不得不暂缺。

这样,我把中共“一大”代表加上陈独秀、李大钊、马林共十六位,分四排,每排四位,依次排列于封面上:

陈独秀、李大钊、马 林、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

邓恩铭、李 达、李汉俊、包惠僧

刘仁静、张国焘、周佛海、陈公博

其中,毛泽东、何叔衡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 董必武、陈潭秋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包惠僧、陈公博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其中,包惠僧属武汉共产主义成员,赴广州向陈独秀汇报工作,被陈派往上海,出席中共“一大”);刘仁静、张国焘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代表。

邓恩铭之后的七位代表,是按后来的政治表现排列的。 李达曾脱党,但是一直坚持马列主义理论研究,解放后重新入党; 李汉俊脱党,但是死于敌人刑场;包惠僧脱党后,在国民党政府做官,解放初回到北京,后来成为国务院参事;刘仁静加入托派,解放后,在《人民日报》发表声明,承认错误,后来担任国务院参事;张国焘后来成为叛徒、特务;周佛海后来成为大汉奸,死于狱中;陈公博后来成为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号大汉奸”,被枪决。

我终于排定以上“座次”,请教中共党史专家,他们觉得这“座次”排得合理,于是照此“座次”设计封面付印。

照片的排列顺序,变得如此错综复杂,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如何评价,见解不一。

(摘自《出没风波里》,该书于2007年11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邓恩铭座次李达
写给母亲的诀别诗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巧排座位
巧排座位
印象邓恩铭(外一篇)
邓恩铭 不惜惟我身先死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