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如何迈向富裕之路

2017-10-25伍希

人民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贫困地区精准

伍希

【摘要】改善和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由于广大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群众自身素质相对有限,资源禀赋开发和招商引资优势条件有限等因素,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现有资源,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 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贫困地区多位于山区,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基础和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实现同一水平小康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在精准扶贫基础上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部分贫困地区发展程度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总量小,开放程度低,创新能力弱,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非常严峻,据相关统计数据,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国仍然有4335万贫困人口,距离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总体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任重而道远。从整体看,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是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扩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由于贫困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度相对较慢,改革发展步伐相对滞后,经济开放程度还较低,市场化发育程度还明显不足,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仍然是贫困地区主导产业。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扩大。

其次是贫困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多数贫困地区人口素质较低,收入来源基本靠土地维持,少量土地产出有限,加上当前主要粮食作物已经放开市场保护价格,受到国际粮食作物价格倒挂影响,近几年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增长较慢,多数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质量较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更多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现状。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贫困地区与外部经济发展门户被强行打开,但由于多数贫困地区能够进行外部交易的产品多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些现状都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待提升。这主要是由贫困地区地缘位置不佳、资源禀赋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等原因造成。

首先是贫困地区地缘位置不佳,资源禀赋较差。从整体上看,我国多数贫困地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自然环境脆弱,地理位置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生产和生活条件较为恶劣,相对于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较为单薄,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从矿产资源角度看,一般贫困地区都缺乏能够支持其发展的矿产资源,即使有矿产资源也是开发难度较大,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从土地资源角度看,多数山区土地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多数贫困地区人力资源都较为丰富,但由于这部分人力资源学历水平较低,思想意识保守,对这部分人力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因此,贫困地区经济要想得到发展需要解决资源合理开发问题。

其次是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从当前我国贫困地区整体看,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和精准扶贫带动,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提升,但从整体看,我国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还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仍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决定农民收入水平,第二产业决定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第三产业仍然需要政府扶持。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最后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分贫困地区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放弃绿色GDP发展理念,在招商引资政策上对生态环境保护把关不严,甚至故意为污染企業留足空子,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数字。一方面,贫困地区经济正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地区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群众生活水平下降,人才流失使得贫困地区很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视野下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路径

深刻理解精准扶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会发现,要想实现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就是要补齐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这块“短板”。

首先要统筹开发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不断激发群众首创精神。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贫困地区群众辛勤劳动来实现经济发展与脱贫致富。一方面,要不断激发群众的创业干事热情,让群众参与到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业中来;另一方面,要统筹开发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特别是各级政府要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效融合作为工作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统筹贫困地区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其次要推动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关键是产业结构要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要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一二产业布局。从农业角度看,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合理有效推进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二三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从工业角度看,要坚持工业带动农业,工业带动就业原则,尽量本地消化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从第三产业看,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遇,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服务行业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最后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无论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还是精准扶贫有序推进,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精准扶贫层面看,精准扶贫措施要有力得当,确保脱贫不返贫,确保致富不倒退,让贫困群众真正掌握致富本领。从经济发展层面看,要坚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后世子孙留下青山绿水。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没有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说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要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入手,加快推进资源开发利用,有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脱贫致富,迈进小康社会。

(作者为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向渊:《精准扶贫视野下的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山西农经》,2016年第17期。

②张建琴:《精准扶贫视阈下的贫困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江西省上饶市精准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责编/周素丽 谷漩(见习) 美编/于珊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贫困地区精准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