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扶梯扶手带和出入口处间隙距离测量

2017-10-25朱历平林晓明梁敏健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7年9期
关键词:梳齿自动扶梯围裙

朱历平 林晓明 梁敏健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珠海 519002)

自动扶梯扶手带和出入口处间隙距离测量

朱历平 林晓明 梁敏健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珠海 519002)

作为自动扶梯检验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间隙距离的测量能够验证自动扶梯运行状况安全与否。本文讨论了如何进行自动扶梯间隙距离的检验,分别从出入口相关距离、防护挡板相关距离、扶手装置相关间隙、梯级周围相关间隙、防爬/阻挡/防滑行装置相关距离等方面,通过图示等方式详细讨论了各项目的检验方法,并提及了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自动扶梯 间隙 检验 测量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城市面貌不断变化,自动扶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公共场合以及客流量集中的地方,如超市、车站、机场、地铁站、高铁站等,都普遍装设有自动扶梯。它输送能力大,能连续不断地运送乘客,而且兼顾了适用和美观,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1]。

但是,近年来扶梯事故时有发生,其安全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机械夹人事件最为典型,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且机械夹伤造成的后果往往很严重。儿童是这类事故的主要受害者,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因为不合理的人机关系所致,主要包括安全距离设计得不合理、梯级与标志等设计的辨识度不够、零部件尺寸设计不合理以及人机设计缺乏动态分析等[2]。本文根据检规和标准的相关内容,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将分几个部分详细讨论了自动扶梯检验中的各类间隙距离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出入口相关距离的测量

1.1 法规标准要求

扶梯的出入口是扶梯运送乘客整个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入口设计的合理与否,与乘客聚集时疏散的快慢有很大关系,应保证出入口的充分畅通。根据TSG T7005—201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人行道》(以下简称“检规”)3.2项的要求,畅通区的宽度至少要等于扶手带外缘距离加上每边各80mm,同时应注意其纵深距离,从扶手装置端部算起应至少为2.5m(如图1所示)。如果宽度足够,则其纵深尺寸允许减少至2m[3]。

1.2 执行中的问题

对于出入口只有2m的纵深度时,宽度的要求在标准和检规中表述得不太清楚,根据EN 115—2008附录A.2.5的原文:It shall be permissible to reduce it to 2.0m if the width of the unrestricted area is increased to at least doubl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uter edges of the handrails plus 80mm on each side[4]. 可见标准及检规的文字表达存在一定的问题,恰当的翻译应为“如果该区域的宽度不少于扶手带两边外缘之间距离再加上每边各80mm所得数值的两倍,则其纵深尺寸允许减少至2m。”

图1 从扶手装置端部量起

图2是截面图,更加清晰地标识出畅通区域的距离要求。

图2 扶梯出入口畅通区域示意图

1.3 检测经验

畅通区域的距离测量如图3所示,在检验时用钢卷尺测量出C的距离,然后将C加上160mm,出入口处的宽度应大于得出的数值。如果扶手带装置端部(扶手带弯折的最顶端)到建筑物的距离在2~2.5m之间,则需要增大宽度的要求,数值须大于2×(C+160mm)。

图3 扶梯出入口的空间和安全距离要求示意图

2 防护挡板相关距离的测量

2.1 法规标准要求

扶梯是一种和建筑物结合紧密的运输机械,因此会和建筑物(或者和相邻的扶梯)形成许多夹角,钝角和锐角都有可能。这些夹角通常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会对乘客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和人身伤害。夹角处也会经常出现人员跌落或者手部、脚部夹入的事件。因此,必须根据有可能发生的隐患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杜绝不必要的事故[5]。

根据检规3.4项的要求,在建筑物的障碍物会引起人员伤害时,如扶梯与楼板交叉处(或者交叉设置的扶梯之间)形成的夹角处,当扶手带外缘与这些障碍物之间距离小于400mm时,应当设置一个防护挡板。这个挡板应没有锐利边缘,且应固定于扶手带上方并保持垂直,还要确保完全封闭。挡板的高度不应小于0.30m,并要使其下端至少超出扶手带下缘25mm。

2.2 执行中的问题

防护措施有多种,如乘客和建筑物会产生碰撞之处都要进行防护等等,但是特别强调了楼板交叉处,主要是由于扶梯上行时,扶手带也跟着上行,从而导致扶手带和楼板将乘客身体(通常是头部、颈部)挤夹住时,乘客无法克服扶手带的动力顺利脱出,加剧了受伤的严重程度。但应注意扶梯下行时仍需要防护,因为扶梯运行方向是双向的,也会有时变成上行。

提到“没有锐利边缘、垂直、封闭、固定”,要留意:“无锐利边缘”指的是挡板边缘不能锋利,否则将会造成乘客被刮伤的可能;“垂直”指的是挡板边缘要和楼板垂直、而不是和扶手带垂直,能平行于铅垂线;“固定”指的是挡板不能松垮,不能悬挂在楼板上,必须和楼板可靠地刚性连接在一起,避免摆动或松脱;“封闭”指的是挡板安装的位置正确,应该将存在的三角区域完全封闭,而不是看似在乘客前进方向上封住了,而在之后又留有空隙形成隐患[6]。如图4,挡板要完全封闭扶梯与楼板形成的三角区域。图5是防护挡板的现场安装图。对于挡板前面的“小心碰头”警示,可以采取悬挂形式。

图4 防护挡板示意图

图5 防护挡板现场图片

2.3 检测经验

应注意测量的位置,由于扶手带与建筑物(楼板)不在一个立面上,所以要准确测量挡板的高度(检规中要求高度不小于0.3m),其测量的基准必须和扶手带平齐。因此要利用直尺或类似的工具,找出挡板上和扶手带处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然后再测量该位置到挡板与楼板接触之处的距离。

扶手带外缘与墙或其他障碍物之间距离大于等于400mm时,可以不装设防护挡板,因此要事先测量出扶手带外缘与墙或其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该地方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监督检验时现场还没有装修或者没有确定使用功能,扶梯与障碍物之间的间距不需要设置防护,但存在装修后间距变小需加防护装置的可能,需要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交叉布置的扶梯形成的夹角,如两台交叉安装的扶梯,应注意交叉处形成的夹角是60°,应该使用60°夹角的防护挡板固定在夹角处,这样才能将夹角有效封闭。有些设置在该处的挡板和用于扶梯与建筑物之间的挡板相同,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样会产生很大空隙,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建筑物立柱和扶梯也会形成交叉,但是这种交叉形成的夹角并非锐角,无夹人危险,因此无须设置挡板。但如果柱子的边缘有尖锐之处,则需要利用软性材料将其包裹起来,保证乘客在可能触碰的地方不会磕碰受伤。如建筑物的承重梁、墙壁上安装的广告灯箱等处。通常这些地方也需要设置防护挡板,只是此时采用的防护挡板作用大多数是提醒乘客注意和避让,起警示作用。该挡板应该是可移动的、采用悬挂在障碍物前。

3 扶手装置相关间隙的测量

3.1 法规标准要求

为了保证乘客在抓住扶手带时,不会因为触碰到扶手带旁边及下边的物体、受到挤夹而受伤,须注意扶手带外缘的空间尺寸。根据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扶手带外缘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80mm,而扶手带下缘到扶手装置或其他障碍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则不得小于25mm[7]。

对于扶手装置的平滑度来说,通常要求朝向梯级的一侧应光滑平齐,方便乘客的通过。而当扶手装置上有压条或镶条,并且装设方向与运行方向不一致(通常垂直于运行方向),则要求其凸出的高度不能超过3mm及保持固定,同时边缘应为圆角或倒角,而围裙板与护壁板连接的结构须保证不会勾绊乘客[4]。

对于扶手带入口下面的空间尺寸,标准要求扶手带在扶手转向端入口处的最低点与地板之间的距离h3不应小于0.10m,也不应大于0.25m。

3.2 执行中的问题

通常外缘的距离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比较好整改。下缘的距离因为大都和设计的扶手带滑轨有关,较难在现场进行整改,须制造厂家在设计时就加以控制。

由于乘客乘坐扶梯时,衣物或其他东西会不可避免地和扶手装置产生接触,从而带来勾绊的危险,因此靠近乘客一边的扶手装置都要求保持光滑,没有较高凸出物。由于裙板拼接工艺的不同,有些扶梯可能会在接合处采用压条或镶条,这些压条或镶条通常是垂直于梯级运行方向的,那么这时候应注意其表面应有光滑的边缘(通过倒角实现),且不能凸出过高。

扶手带入口下面的空间尺寸也必须加以留意,该处对儿童有夹伤风险。特别是扶手带入口处(位于扶梯的出口两边),扶手带会一直向里面运行,儿童一旦被夹在该处将难以挣脱,极易造成伤害,因此须满足标准要求。

3.3 检测经验

检验时用钢直尺或者钢卷尺测量扶手带外缘到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的距离,用钢直尺或斜塞尺测量扶手带下缘到扶手带滑轨、支架处或者扶手带下缘到其他装置(如果距离更小)的距离。如图6、图7所示,为扶手带外缘和下缘的距离测量。

压条或镶条的检验,可以把钢直尺靠在压条或镶条顶部,用斜塞尺测量钢直尺和裙板之间的缝隙,不应超过3mm。

对扶手带入口下面的空间尺寸,现场检验时可用钢直尺或卷尺进行测量,如图8所示。

图6 扶手带外缘的距离测量

图7 扶手带下缘的距离测量

图8 扶手带出入口处的距离测量

4 梯级周围相关间隙的测量

4.1 法规标准要求

梳齿板和梳齿的啮合,是扶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既免除了梯级和驱动站盖板之间间隙咬入乘客脚部的可能性,又能防止梯级上面的异物被带入驱动站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检规5.1项的要求,梳齿板的梳齿或梯级的踏面齿应当完好无损;梳齿与齿槽的啮合深度不得小于4mm,间隙不得大于4mm,如图9所示。

图9 梳齿板

同时,检规要求扶梯(人行道)的围裙板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且在对称位置处,两侧间隙的总和不应大于7mm。当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上面时,则要求踏板表面与围裙板下端之间形成的垂直间隙不得超过4mm。

扶梯的围裙板防夹装置应测量以下项目:1)整体结构应由刚性和柔性部件组成;2)从围裙板垂直表面起的突出量,包括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的水平突出量;3)在倾斜区段,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4)在过渡区段和水平区段,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表面最高位置的距离;5)刚性部件的下表面与围裙板形成的倾斜角,其上表面与围裙板形成的倾斜角;6)防夹装置末端部分的位置。

4.2 执行中的问题

梳齿板和梳齿的啮合关系到两个间隙的测量,一个是啮合深度、一个是间隙,平时在现场中有许多检验人员不知如何进行,为此感到困惑。

围裙板间隙也十分重要,这里是运动部件(梯级)和固定部件(围裙板)相交之处,乘客乘坐扶梯时就踏脚在这里,鞋子或女士的裙脚极容易被挤夹进去,造成严重后果。见图10,为鞋子被夹进去间隙处。

对于人行道,围裙板有可能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上面(扶梯的围裙板是设置在梯级、踏板两侧),此时只需测量单边的垂直间隙即可。运行时,由于工艺精度的缘故,滚轮与导轨配合度不够好,不同的踏板或胶带会在垂直于运行方向产生一定的偏移,此时应不允许和围裙板之间产生横向的间隙,也就是说正上方低头时不能目视可见踏板或胶带的边缘。

扶梯的围裙板防夹装置刚性部件的形状,要求上下两面均不能垂直于围裙板,以防乘客可以在上面踩踏。如图11为符合要求的刚性部件。末端的形状,要逐渐缩减平滑过渡到围裙板上,如图12所示。对于扶梯围裙板防夹装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结构要求必须刚性部件(如金属、橡胶)和柔性部件(如毛刷、橡胶)相结合,如图13所示。从围裙板量起,注意总突出量的要求,以及刚性、柔性部件分别满足要求。安装的位置要注意和梯级的距离、和梳齿板的距离。太靠近梯级则容易触碰到运动的梯级,离梯级距离过大则容易使乘客的脚伸进去被夹到,失去防护作用,如图14、图15所示。

图10 鞋子被扶梯围裙板间隙夹进去

图12 平滑过渡的防夹装置

图13 刚性部分和柔性部分相结合的毛刷

图14 毛刷末端正确的安装位置

图15 毛刷末端不正确的安装位置

4.3 检测经验

对于梳齿板和梳齿的啮合,检验时要测量的数值是梯级踏面齿槽和梳齿板的啮合深度h8,以及梯级踏面齿槽和梳齿板的间隙h6,对于这两个数据可以利用钢直尺和斜塞尺配合进行测量。

1)间隙h6的测量方法如下:用斜塞尺塞进踏面齿槽顶部和梳齿板的间隙里,即可测出其数值,如图16所示。测量时注意斜塞尺的读数要准确,如果测量时难以看清斜塞尺的刻度,可以利用增加照明或者利用记号笔做标记等手段辅助测量。

2)啮合深度h8的测量方法如下:首先用钢直尺测出齿槽的深度h7(多数为10mm),然后把斜塞尺塞进梳齿与齿槽底部的空隙中,测出空隙的距离h′,即可得出h8=h7-h′。或者用记号笔沿着齿槽顶端在梳齿板上做记号,然后拆下梳齿板,用钢直尺量出记号与梳齿板底部的距离,即为啮合深度,如图17、图18所示。

图16 斜塞尺测量间隙距离

图17 斜塞尺测出梳齿与齿槽底部的距离

图18 用钢直尺测出齿槽深度

5 防爬/阻挡/防滑行装置相关距离的测量

5.1 法规标准要求

扶梯作为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本身也需要对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做出防护,根据检规4.2项的要求,扶手装置应满足防爬/阻挡/防滑行等要求。

防爬装置是为了防止人员攀爬至高处跌落而设置的,在扶梯和人行道的外盖板上装设。它应位于地平面上方1000mm处,允许有±50mm的偏差。下部则与外盖板相交,平行于外盖板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确保在此范围内没有能够踩脚的地方。最后,装置的高度应至少与扶手带表面齐平。

当扶梯或者人行道与墙相邻,且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mm时,在上、下端部应当安装阻挡装置以防止人员进入外盖板区域。当扶梯或者人行道为相邻平行布置,并且共用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mm时,也应当安装这种阻挡装置。阻挡装置应当延伸到高度距离扶手带下缘25~150mm。

当扶梯或者倾斜式人行道和相邻的墙之间装有接近扶手带高度的扶手盖板,并且建筑物(墙)和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300mm时,应当在扶手盖板上装设防滑行装置;两台相邻扶梯的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400mm时也应装设,见图19。该类型的扶梯外盖板基本接近扶手带位置,而不是和内盖板高度一致。

图19 圆球状的防滑装置

5.2 执行中的问题

防爬装置的目的是防止人员手握扶手带,脚沿扶手装置的外盖板向上攀爬,最终可能导致坠落事故。该要求主要是针对儿童的鲁莽使用扶梯所产生的风险,如果该装置的尺寸、安装位置等或者缺失有可能会造成伤害事故。

阻挡装置的设置能够防止人员的进入,但是注意该阻挡装置不能过高,以免靠近扶手带下缘从而导致乘客的手部被擦碰到。高度不到扶手带表面的防爬装置是不合要求的,见图20。同时要注意,阻挡装置不能采用一些薄型材料,也不宜用胶黏合,以免容易被推开或撞破,见图21。

防滑装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人员(特别是玩耍的儿童)从扶手装置上面滑行下来,多见于公共交通型的扶梯,如机场、地铁站或火车站等地方。见图22,儿童玩耍时会出现危险。

图20 不合要求的防爬装置

图22 儿童在扶梯外盖板上玩耍

5.3 检测经验

在检验防爬装置时,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各项数值。特别要留意该装置的高度在满足与扶手带齐平的时候,同时应满足扶手带到其水平及垂直距离应满足与扶手带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80mm,与扶手带下缘的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25mm的要求。见图23、图24,防爬装置同样要满足扶手带外缘及下缘的距离要求。

在检验阻挡装置时,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各项数值。应注意该阻挡装置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和扶梯扶手装置外侧、墙壁牢固连接。

图23 防爬装置满足外缘距离要求

图24 防爬装置满足下缘距离要求

在检验防滑装置时,用钢卷尺测量各项数值,应注意各防滑装置之间的间隔应测量其边缘距离,而不是测量其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6 结束语

自动扶梯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自动扶梯的间隙距离不满足要求则成为了事故的主要诱因。检验人员在检测自动扶梯时,对自动扶梯畅通区域、扶手带外缘与墙或其他障碍物的距离、防护挡板安装、梳齿板和梳齿的啮合、扶手装置的防爬/阻挡/防滑行装置等方面,须掌握标准法规条款中的具体要求和出处,采取恰当的检测方法,切实保障自动扶梯运行质量,以保证乘客安全。

[1]王博.自动扶梯的检验与安全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0,(16):52+68.

[2]徐建方,李向东,李耿,等.基于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客伤的人机分析与研究[J].包装工程,2016,(02):82-86.

[3]TSG T7005—201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人行道[S].

[4]EN115-1:2008+A1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Safety-Part 1: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S].

[5]谢作兄.自动扶梯检验与安全技术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8):339-340.

[6]戚政武,林晓明.自动扶梯检验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7]GB 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Measurement of Gap Distances between Escalator’s Handrail, Entrance and Exit

Zhu Liping Lin Xiaoming Liang Minjian
(Zhuhai Branch,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Zhuhai 519002)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spection for escalators, the measurement of gap distances can verify safety of escalator.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testing of the gap distance of escalator respectively,which are distance of entrance and exit, distance of de fl ector, distance of handrails, gaps of steps’ surrounding, distance of anti-climb and blocking and anti-slide device. Testing methods for each item are discussed by diagrams, and announcements for inspection are also mentioned.

Escalator Gap Inspection Measuring

X941

B

1673-257X(2017)09-0018-07

10.3969/j.issn.1673-257X.2017.09.005

朱历平(1980~),男,硕士,副主任,工程师,从事特种设备检测工作。

林晓明,E-mail: 3929670@qq.com。

2017-02-21)

猜你喜欢

梳齿自动扶梯围裙
左手围裙,右手社会
食堂大师傅的围裙
公路桥梁梳齿板伸缩缝应用分析及优化设计
梳脱式钙果采收试验台设计与优化
不同梳齿形状的微纳力测量装置研究
一种梳齿平整器的分析方法
如何安全乘坐自动扶梯
古怪的围裙
你会正确乘坐自动扶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