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丁?戈迪默《另几种结局》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2017-10-24周美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摘 要:戈迪默《贝多芬是十六分之一黑人》这部短篇小说集中包含三篇非虚构性随笔,总命名为《另几种结局》,本文以这几篇文章为着眼点,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析戈迪默创作中对南非白人这一群体的身份建构的思考,探讨了语言在实现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在文化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以及政治身份定位在文化身份建构中的必要性的问题。

关键词:纳丁·戈迪默;《另几种结局》;后殖民主义

作者简介:周美莹(1992.6-),湖南常德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2

纳丁·戈迪默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项的南非作家,目前对戈迪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种族隔离制废除前后对南非黑人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而忽视了南非这一殖民国家中的另一重要群体,即南非白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及文化身份建构。本文试图以后殖民主义为视角,以戈迪默《贝多芬是十六分之一黑人》这一短篇小说集中的《另几种结局》一文为研究材料,以《另几种结局》中的主人公在坚持宗主国文化、接受南非文化及杂糅两种文化之间的选择与转变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戈迪默笔下南非白人的文化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危机。

戈迪默于2007年发表短篇小说集《贝多芬是十六分之一黑人》探讨不同身份的人群在南非新秩序之下的心理变化和身份转变过程,本文以《另几种结局》为着笔点,以小说中人物为案例,分析这群白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文化身份建构。作者为这群白人预想出了几种结局,并将预想的三种结局分别命名为《第一感》、《第二感》、《第三感》。

一、《第一感》

《第一感》以苏兹和费伦茨这对夫妻的感情生活为线索,以二者在南非的生活与工作为题材,表现了戈迪默对南非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认知,即越是留恋本民族文化,就越难被新的文化所同化,其把背景设定于黑人重新掌握政权之后的南非社会,殖民生活使黑人们丧失了自己的本族语,当时社会通行的是旧的当权者使用的英语,黑人虽然重新取得政权,但在语言和文化上已经被旧的殖民力量所同化,此时处于统治地位的人物是黑人,但文化依然是旧的殖民者文化,文中多次强调了这一点。发生同化实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个体本身的语言被另一种语言影响和替代。这点在文中多处可以看出。

《第一感》主要涉及文化身份的退隐与重建问题。对西班牙裔南非白人而言,一方面,多年来的西班牙生活影响到了其在南非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家庭观;另一方面,以南非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身份建构,且政权更迭之后的南非社会对白人的融入采取了一种排斥态度。西班牙文化和南非文化在苏兹与费伦茨的心中不断发生着冲突与碰撞,而对于受西班牙文化影响更深的费伦茨而言,这种冲突更加突出。正是这种文化身份的强烈冲突使费伦茨产生了困惑感与迷茫感,出现了身份认同危机,而少受西班牙文化影响的苏兹则实现了文化身份重建,在南非社会寻找到了一席之地。戈迪默通过对苏兹和费伦茨这两个人物的塑造表明了其对面对文化身份重建问题的白人如何在南非生活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以苏兹成功融入南非社会为例,指出了语言同化是解决文化身份重建的渠道之一。

二、《第二感》

《第二感》以大提琴演奏家“他”与其大提琴的关系为题材,以“他”的妻子“她”的触觉为视角,剖析了戈迪默对想用某领域的成就感来实现文化身份认同的白人的认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局,即以该种渠道来实现文化身份认同是不可能的。

“他”是大提琴家,“她”是“他”的妻子,联系二者的纽带是大提琴,他们因音乐而相遇,因大提琴而结合,大提琴是两者迥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互相沟通的纽带。戈迪默笔下的白人主人公对待黑人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对黑人采取种族歧视的态度,如《自然资源保护论者》中的梅林,他把黑人视为劣等种族,视为其管理对象;二是采取将黑人“他者化”的平等态度,如《朱利的族人》中的斯梅尔斯夫妇,他们一旦失去优越感和主动权,便不再认可种族平等;三是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态度,如《伯格的女儿》中的罗莎,她认清形势之后,依然主张种族平等。第二感中的主人公显然是属于第三种白人,在本文的写作大背景下,由白人所掌握的南非政权发生了更迭与颠覆,南非社会主流文化也随着白人政權的瓦解而发生了转变,“他”作为一名白人无法在黑人掌权的南非社会得到认可与接受,但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滞后性,白人掌权时期的主流文化依然渗透到了政权更迭之后的南非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他”试图以自身在艺术领域的造诣来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些大师们不再被演艺界垂爱,现在搞音乐的黑人们即听不懂,也不懂欣赏,更不去演奏,于是国家交响乐团成为他的大本营。”在旧秩序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黑人在文化上也受到压制,因此在文化上也少有造诣,文化大师依旧以白人为主体,这是旧秩序文化殖民的余波。在大背景设定之下的南非社会,根据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凯瑟琳所言:“目前,大多数白人感到非常沮丧,在南非既没有安全感,又没有希望,因此选择了走为上策。”白人的流失使南非在文化上处于混乱和低迷状态,他致力于寻求音乐上的成就,且获得了很高造诣。

赛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有言:“许多实物、地点或时间很可能会被先赋予作用和意义,然后才被证实其客观真实性。”该引言阐述了后殖民主义关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建构,即白人在写作过程中,把东方局限在了自己想象的和看见的东方之中。该文以白人的视角描写了白人寻求自身身份认同的过程,黑人在此文中被作者以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显然被摆在了“他者”的地位,即没有话语,没有性格,该文主体是“他”,“他”寻求身份认同,但当“艺术的巅峰”到来的时候,“他”却依然得不到归属感与认同感。这表现了后殖民主义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建构,文中的“自我”即寻求认可的“他”,“他者”即“南非社会”,“自我”与“他者”关系密切,艺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即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但“他”却仍然处于一种身份的漂泊状态,且与南非文化产生了渐进的疏离感,最终把生命寄托在爱情上边。只有当“自我”与“他者”在产生亲密感和共鸣感时,“自我”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戈迪默借由《第二感》,表现了白人不对自身文化身份进行反思与重建,仅试图以征服某一领域来实现文化身份认同的荒诞性,并得出了只有实现自我与他者的契合,文化身份认同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的结论。endprint

三、《第三感》

在《第三感》里,作者仍以温德尔和爱娃这对夫妻的感情发展作为线索,以温德尔对其哈德達航空公司的经营为题材,写出了缅怀旧日白人统治的白人试图在南非社会保留自己原有文化身份不过是种奢望。

戈迪默本人在南非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在白人占统治地位时期的南非,戈迪默作为白人却致力于揭露种族隔离制度的腐败与残酷,为黑人代言;而在黑人占统治地位时期的南非,作者作为白人,设身处地感受到了白人在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上所发生的碰撞与冲突,也对白人的生存处境和出路进行了探寻。以种族隔离制度为界,戈迪默在此之后的小说创作隐含了后殖民主义叙事,揭露了种族隔离制度的余波。

《第三感》主要设置了这样一个背景:南非白人在政权更迭之后的南非社会中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陷入身份认同危机。戈迪默以温德尔私人航空公司的失败,揭示了试图与国家机器争夺话语权的白人必然存在着的生存危机,并从温德尔无法解决的生存危机中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政治身份定位对白人取得身份认同与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另几种结局》中,作者分别以听觉、视觉、嗅觉三种不同的感官叙述了三个主题相似的故事,并为这些故事写出了三个不同的结局。在以听觉为写作视角的第二感里,妻子钟情于自己才华横溢的大提琴家的丈夫,不同阶段的大提琴声在妻子眼里都是丈夫的诉说,只不过这诉说经历了一个由柔情-纯净-愤怒-绝望的过程;第一感叙述了一对来自匈牙利的移民夫妇,文化积淀一般的妻子轻而易举地被南非英语所同化,融入了南非社会,而丈夫却埋首于自己的母语和本身的文化背景,无法找到身份认同;第三感中的妻子是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代表了学者的形象,她怀疑自己的丈夫不忠实于婚姻,而她丈夫的私营航空公司在国营航空公司的压迫下正面临破产。表面看来,这三个故事不过是在叙述忠诚对婚姻的影响以及爱情带来的痛苦与迷惘,正如戈迪默在这个短篇的序言中所写的:“存在的连贯性总是为艺术形式所打断……人类的生活无法预知,但我们可以选择,任意选择讲述故事的形式,就会有不同的结局。”但是就戈迪默一贯的写作风格和这几篇小说的情节发展来看,寓意绝不是表面看来这么简单。戈迪默的南非白人身份赋予了她“既是外部的也是内部的”双重视角,给其笔下的人物提供了双重样式的生活,这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的南非社会极具有现实意义。作者把主人公设定为三对平凡的夫妻,寓意在于赋予主人公现实存在中的普遍性。《第一感》涉及文化身份重建的问题,《第二感》涉及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第三感》涉及文化霸权的问题,戈迪默对这三种白人的结局进行了探索,且得出了南非白人解决生存危机必须正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语言同化、自我与他者的契合及政治身份定位。戈迪默笔下多是描写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前后人们的生活处境,着笔冷静,少代感情色彩,但笔锋却犀利,通过对现实的描述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南非社会中的黑暗一面,黑人当权并不是意味着殖民的结束,而是殖民秩序颠覆之后的新的殖民秩序的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南非还有待人们的奋斗。

参考文献:

[1]丛郁.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文学批评——关于若干年后殖民批评语汇的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1995(1).

[2]陶家俊.语言、艺术与文化政治——论古吉·塞昂哥的反殖民思想[J].国外文学,2006(4)

[3]李永彩.南非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2009.

[4]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朱达.文笔精湛,情操高尚——我所认识的纳丁·戈迪默[J].外国文学研究,1992(3).

[7]邹咏梅.纳丁·戈迪默的新作《贝多芬的黑人血统》[J].外国文学动态,2008(3).

[8]王辽南.南非的良心——纳丁·戈迪默及其创作评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2(5).

[9]杨玉珍.中国的戈迪默研究论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0]苏晖,王珊.后殖民理论之争与批评实践——中国后殖民批评研究综述[A].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

[11]马建高.中国后殖民研究现状及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1.

[12]唐红梅.种姓、性别与身份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寻根与扎根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隐忧
心是从来不会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