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步”破解学生“无话可写”的难题

2017-10-23邹佳洁魏宇

速读·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作文

邹佳洁+魏宇

摘 要:小学生的写作一直在无话可写的窘境中备受关注,而这个问题解决的根源在于学生自身,但也离不开教师多方面的指导,比如构建和谐的写作环境,让学生的心灵放飞在生活实际中,敢于说,敢于写,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以期在写作中实现真情实感的无尽流露。

关键词:作文;“无话可写”;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的作文课应该提倡学生“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是一到真正的作文课,面对一个个的作文题就犹如一座座大山,学生们个个眉头紧蹙,无从下笔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孩子对着作文题一筹莫展,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头脑里一片空白,实在没什么可写的。别人写了大半,他刚写个题目;别人已在修改,他才写个开头。一句话,如果没人帮忙,他无论如何也完不成写作任务,因此,如果说,对全班学生的指导,教师是“领路人”,那么,对于这些“无话可写”的孩子,教师必须承担起“领路人”的角色,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带着他们走出就在眼前的困境。

一、引导观察,捕捉习作素材

我们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平淡琐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习作素材,丰富表象的储备量。引导学生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去观察周围不断变化着的事物,还要用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通过引导,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才能不断丰富生活储备。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材料。

二、参与辩论,提升思考力

只有用心灵去思考、创作而来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思考力”不足,看似是小学生写作无法逾越的障碍,但是思考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锻炼与训练逐渐形成和提高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开始一些辩论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思考力。如针对“老师该不该拖堂?”“周末需要不需要补课?”“当班干部到底好不好?”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既然是辩论,势必会激发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他们就会主动调动起自己的思维,用心去想,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横向或者纵向地去思考、探索,并尝试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当辩论进入到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的状态时,说明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拓展。

就如同侦破案件必须要学会推理一样,写作同样也会将推理运用其中,推理的运用也是锻炼小学生思考力的有效途径。班里总是难免有的同学作业本或者书找不到了,去哪儿了呢?引导学生去经过推理将原因找出来;校园里的花草被践踏得不成样子,谁干的?推理是否会出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小学生通过推理过程进行了思考力训练,也给他们的写作提供了非常生动的素材。

三、发挥主体,训练学生语言

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习作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体思维、主体创作的过程,是学生启动积累、独立思维、组合加工的过程。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教材中还就习作做出导向: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也许那种成人无法体会到的童真、童趣、童乐、童语,对于教师来说是肤浅而直接的。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习作主体的真实反映,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教师要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自始至终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尊重主体的志趣、思想、情感、性格等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作文教学,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四、开展课活动,丰富作文素材

我经常利用周六周日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活动,亲身感受到作文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主动在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课外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来完成。

比如,“周日我当家”活动,由孩子独立完成。让孩子负责安排周日这一天全家的生活,让孩子从时间上、金钱上来规划,感受父母的辛苦,感受统筹安排的重要性。

又如,“找街头错别字”活动,由小组合作完成。利用周末上街,或者放学路上,或者马路两旁的招牌里,或者广告霓虹灯里等,找出写错的,或者不规范的汉字,记录下来,课堂上进行讨论汇报。搜集时间为一周,弄不清楚的字查字典解决。

孩子们通过找一找、记一记、查一查这一系列的活动,渐渐懂得,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方块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炎黄子孙,如果不能正确运用、书写祖国的文字,多不光彩啊!所以以后在學习中,每个人都必须端正态度,准确地掌握汉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再如,“给父母洗脚”活动,由孩子独立完成,并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的孩子写的是顺利地完成任务,家长十分高兴,夸孩子懂事;有的孩子写的是因家长的固执不能“做完作业”,十分委屈;有的孩子写在家里严密“侦察”,待妈妈正要洗脚时发动“袭击”,吓了妈妈一大跳;有的孩子写给妈妈洗脚时,发现妈妈的脚冰冷冰冷的,脚趾冻得通红,十分心疼;有的孩子写父母外出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又当爹又当妈地照顾自己,这次主动给奶奶洗脚,奶奶忍不住老泪纵横。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真实的生活,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总之,对于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的孩子,在他语文积累不够、观察生活不细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找米下锅”来解决温饱问题,也就是要针对作文要求及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出对策,帮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的困境。把第一步走好,才可能走远,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才可能使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从内容人手”,对于作文上的学困生更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映红.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杨成.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4(79).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作文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