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中的词性转化

2017-10-23黄烨

速读·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词形词义

摘 要:英汉语中词性转化的相似之处主要包括:转化方式都较丰富,词形不变、词意与原意保持密切联系,位置都发生改变,发展趋势相同。英汉语中词性转化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汉语词汇转化后词形发音都不变,英语词汇转化后在发音上却存在重音和清浊音的变化。存在这些相似之处的原因是来自语言结构和认知层面。存在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主要是来自语法和文化层面。

关键词:转化法;词性;词形;词义

一、概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事物和新概念层出不穷,新词应运而生。但是这些新的词语的形成并不是随意无规律的,词语由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即是转化法。

在英语中,转化法被视为一种特别能产的构词法,语言学家L.Lepka在他的《英语词汇学纲要》中说到,“一种词类无需借助构词词缀转化为另一种词类,转化后其词形不变,又称为零位派生法。”(L.Lepka,1992)这种构词法常常会产生一个单词属于几个词类的情况,便出现了一词多义的现象,但新的词意一定与原意有密切联系。例如,“Lets talk about the news.”中,“talk”做动词,意为“讨论”;而“Lets have a talk.”中“talk”做名词,意为“讨论”。像这样词形不变,词性转化的情况,就是英语词汇转化法。

在汉语中,转化法同样被大量使用。与英语相比,汉语词类标志没有英语那么严格,词类分工也没有英语那么明确,与句子成分之间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汉语的词类转化要比英语更加灵活。例如,“我屏住呼吸。”中“呼吸”是名词;“我呼吸着新鲜空气。”中“呼吸”就变成了动词。

二、英汉转化法的相似之处

(一)转化方式都较丰富

在转化法中,英汉语词汇之间的转化方式都非常多样,常见的英汉词性转化类型有两种:名词变动词,动词变名词:

1.名词变动词

在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是现代英语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人们经常把名词不加任何改变就当做动词来使用,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生动形象。(窦烨,2014:27)

(1)很多表示物件的名词可以转化为动词。

例如:Did you book a seat on the plane?你订好飞机座位了吗?(书——订购)

(2)有些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也可以转化为名词,意为“用该部位做某种活动”。

例如:Please hand me the book.请递给我那本书。(手——递)

(3)表示某类工作的名词可以为转化为动词表示相应的动作,意为“像该名词一样工作”。

例如:She nursed her husband back to health.她看护她的丈夫直至其恢复了健康。(护士——看护)。

(4)某些具体名词也可以做动词。

例如:We lunched together.我们一起吃了午餐。(午餐——吃午餐)

在汉语中,词性转化更为活跃,名词转化为动词的情况同样十分常见。

例如:人人都需要爱。(名词)

爱人者人恒爱之。(动词)

2.动词变名词

在英语中,动词转化成名词是常见的转化之一。转化后词义与原来密切联系。

(1)表示一种具体的或在某种场合做出的行为。

例如:search(v.搜索;n.搜索行动);attempt(v.尝试;n.一种企图);retreat(v.撤退;n.撤退行动)

(2)动词表示某种行为,转化为名词后,成为行为的发出者。

例如:graduate(v.毕业;n.毕业生);coach(v.训练;n.教练);rebel(v.造反;n.造反者)

(3)转化为名词后,成为该动作的宾语。

例如:suspect(v.嫌疑,怀疑;n.怀疑对象,嫌疑犯);peal(v.去皮;n.果皮);find(v.找;n.发现物)

(4)转化为名词做动作的地点。

例如:drive(v.开车;n.车道)walk(v.行走;n.人行道)

(5)一些表示状态的静态动词,转化后,一般保持原意。

例如:doubt(v.n.怀疑);desire(v.n.渴望,向往)

在汉语中,动词变名词同样被大量使用。

例如:我在南京工作。(动词)

你工作还顺利吗?(名词)

她没见识过大世面。(动词)

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名词)

(二)词形不变,词意与原意保持密切联系

根据转化法的定义,所谓转化法,即不借助词缀,一种词性向另一种词性的转变,转化后,词形不变,词意与原意保持密切联系。(L.Lepka,1992)这种情况在英漢语中都是如此。例如,“Show me your left hand”中,“hand”做名词,意思是“手”;而在“Please hand me the book”中,“hand”变成了动词,意思为“递”。又例如,“她的笑真美”中,“笑”是名词,意为“笑容”;而“大家都笑她真傻”中“笑”是动词,意为“笑话、嘲笑”。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词性转化后,词的形态未发生改变,意思也是从原意上引申出来,但依旧与原意有着密切联系。

(三)转化后位置都发生改变

汉语词汇在词性转化时,非常灵活。其词形和发音基本没有变化,只是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随着词性的转化进行了调整。例如,当“爱”为名词时,可以做主语置于句子开头,也可以做宾语置于谓语动词之后,又或者做定语修饰其他名词。不同情况,它所处的位置也不相同。但是不论它一开始做名词时处于何位置,当它转化为动词时,就必须变化位置跟在主语之后。除此之外,它的读音和字形并没有任何变化。endprint

英语词汇也是如此,词性转化后,功能也必定发生变化。例如,“The mother shows great love to her child.”此时“love”在句中充当名词,位于谓语动词之后做宾语。但是当它作为动词,构成“I love you.”时,它的位置发生变化,位于主语之后做谓语。

(四)发展趋势相同

随着时代发展,为适应人们交流的需要,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朝着不断简化的方向发展,这点在转化法上也得到充分体现。以前,古英语屈折变化十分复杂,我们的古文也深奥难懂,词性转化规则更是复杂,如今却已大大简化,不再繁琐如初,像转化法这样的零位派生法,因为不需要添加任何词缀,相对于其他构词法来说简便许多,被使用的频率也就越来越高。

三、英汉转化法的不同之处

(一)发音

汉语词汇在词性转化后,虽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其词形和读音都保持了原样。例如,“今天阳光明媚。”和“他是个阳光大男孩。”在前一句中,“阳光”做名词,后一句中则是形容词。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词性由名词变成了形容词,但是音和形都没有任何变化。

而英语词汇却大不相同,在词性转化后,虽然词形未变,但发音却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变化(马振旗,2015:100):

1.重音发生变化:

present动词['preznt];名词[pri'zent]。

record动词[ri'k?:d];名词['rek?:d]。

2.清浊辅音发生变化:

abuse名词[?'bju:s],动词[?'bjuz]。

excuse名词[iks'kju:s],动词[iks'kju:z]。

四、英汉转化法异同的原因分析

在前两章,我们从规律层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语转化法的异同,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英汉语中词性转化时存在的这些异同呢?在这章之中我们将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一)英汉转化法相似之处原因分析

1.语言结构层面

语言认知心理学家礼昂思(Lyons,2000)认为:大部分的语言系统受到两种结构的制约,一种是附结构,即人类共同的生活特征和世界原有图式,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

2.认知层面

人类学习语言的认知能力具有共性,不同的民族创造的语言各不相同,但其构造过程却体现了相似的心里机制。英语和汉语虽然分属完全不同的语系,但纵观其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英语和汉语都处在不断简化的过程中。这一点在转化法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古英语受拉丁语影响,屈折变化极其复杂;而我们的文言文也曾经有十分复杂的书写要求,但是两种语言都在不停简化,词性转化也更加灵活。(翟绍民,20094:79)

(二)英汉语转化法不同之处原因分析

1.语法层面

叶斯博森(Jespersen,1924:60-61)指出:“我们可以设想语言结构的两种极端类型,一种是每个词类都有一种固定的形态标准,另一种是任何词类都没有外形符号。最接近第一种情况的,是诸如世界语这样的人造语言。与此相反的没有形态符号表示词类的情况见于汉语。英语处于两种形态之间,日益倾向汉语。”英语真正有语法是从18世纪开始的,过去其语法,乘拉丁语法之旧,重视词法,好像语法就是词法。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摆脱不了拉丁语法的影响,摆脱不了“规定式”的束缚。(吴景荣,1981:2)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比起汉语灵活的词性转化,英语词汇词性转化要繁琐的原因。这也就使得在词性转化时,比起汉语词汇除位置有所改变外,读音和字形基本不变,英语词汇却有重音、清浊辅音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丁声树(1921:4)认为“词是既有一定意义,又能自由运用的单位。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或好几个字”。汉语的字是读音的单位,也是书写的单位。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压倒性优势,因此汉语里绝大部分的字都是有意义的,其实就是实际上的词。而英语里最接近汉语“字”的是“语素”,语素是英语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而英语的word则是由语素构成的,它的概念可比汉语的表意单位“词”要大。我想这应该也是英语词汇转化时受到更多限制的原因之一,单位越大,在词性转化时受到的限制必然也就越多。

2.文化层面

除此之外,上一小节中所提到的制约语言的第二种结构——超结构,即文化、地域、性格的不同,也会造成英汉语转化法的巨大差异。西方人重视理性,强调逻辑,所以在词性转化时会参照许多准则条例,以使其完美转化。而东方人重视感性,强调浪漫,在词性转化时更为灵活,只要能够传达出准确的意思,形式并不重要。

五、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英汉语转化法的定义、其共性与差异及其原因几个方面来对比研究英汉语词性转化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英汉语中转化法都是很重要的构词手法,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如它们的转化方式都非常丰富,转化后词形不变,词意也与原意保持密切联系,但位置却发生改变,发展趋势也相似。但是它们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汉语词汇在词性转化后,词形和读音都没有任何变化,而英语词汇却会发生两种类型的变化——重音改变,清浊音变化。

本文在对比英汉语词汇转化法共性和差异的同时,又分析了造成其异同的原因。因为受到语言系统附结构的影响,世界语言都趋向一致;又因为人类认知层面存在共性,这些都可以体现在转化法上。但是毕竟英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因此在语法上存在巨大差异。又因为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词性转化时的规律也就各不相同:西方人强调逻辑,转化时要遵循复杂的规则;东方人强调感性,转化时也就更为灵活。

虽然本文已经将英汉语词性转化做了对比研究,并得到了一些发现,但是研究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受到篇幅限制,并没有进一步深入讨论应该怎样区分转化后词汇的词性,以及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转化后词汇的意思,做到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Otto Jespersen.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4.

[2]L.Lepka.An Outline of English Lexicology:Lexical Structure,Word Semantics,Word Formation.Max Niemeyer Press,1992.

[3]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1.

[4]吴景荣,王建之.英汉词性漫谈(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3.

[5]John Lyons.语义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6]周领顺.英汉名动转类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7]翟绍民.词类转化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

作者简介:

黄烨(1994—),女,汉族,籍贯:江苏常州,研究生在读,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語笔译。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形词义
词形变换解题指导
建水方言“番茄”义的词形分布及成因解释
韩国学校语法中副词形语尾的变迁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英语词形变异及其语义信息
法律解释中的词义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试论汉日同形词词义的异同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