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兴趣教学

2017-10-23张孝莉

速读·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语文教学

张孝莉

摘 要: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因此说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挥与发展。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以兴趣激发为出发点,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兴趣浓厚,学生就能学习得轻松愉悦。反之,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智力发展水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学习语文兴趣不浓厚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

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四)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正确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趋向,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心理环境的建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比较单纯,在他们的心中几乎只有开心与难过两种心情,但是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不要给学生的小小心理造成阴影,以免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發育。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学会猜测学生的心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要总是显得高高在上,而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不要让学生害怕教师,从而逐渐疏远教师,应该用激励的语言夸奖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也要采用委婉的方式,切忌严加指责,一盆水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特别是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思考,创造性地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我该怎么办》时,根据课文内容我采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导入新课,边表演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外面与爸爸妈妈不小心走失,你该怎么办?”学生对这种情境式提问非常感兴趣,都积极参与进来,情绪高涨,纷纷发言:“最好是呆在原地等着,要不然妈妈回来会找不到。”“找附近的警察叔叔帮忙。”“借个电话给妈妈打电话。”……学生的办法非常多,有的还比较符合生活实际,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对每一种方法都进行情境表演,从实践中归纳出最实用的解决办法,最后大家一致总结出:“遇到困难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来想办法,一定能找到家人。”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没有啰嗦的说教,没有压抑的气氛,而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都有表达的欲望,这种通过实践得到的答案学生终身不会忘记,本来单调、枯燥的“口语交际”变为学生喜欢的实践课堂。

(三)直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要善于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课文对植物传播种子的介绍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蒲公英是怎样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方式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学生实践,巩固学习兴趣

我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拓宽他们语文学习的空间。随着学生对语文知识所具有的社会实际价值的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在实践中还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需求。比如,我会在节前五分钟开展朗读、演讲、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增强了学习热情。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大伟.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