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网的传输网络优化方案设计探讨

2017-10-22禚杰

中国新通信 2017年18期

禚杰

【摘要】 最近几年,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4G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无疑使得移动网发展飞跃至一个崭新的平台。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移动网现今也正在面对着众多技术问题,这就意味着宽带传输网络传输效率和安全还需要被提高。故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基于移动网的传输网络优化方案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移动网 传输网络 优化方案设计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完全离不开移动网络,其作为人们的交流与沟通的载体存在于人们的周围。因此,重新搭建传输网络架构并且提升日常传输水平才可以真正发挥出传输网络的真实价值。不过,在应用传输网络之时仍会面临众多的问题,所以对于应用技术的优化已经成为了未来信息网絡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故本文既分析了在现今优化移动传输网络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又分析其优化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安全性

至今为止,比较常见的移动网应用传输网络为拥有SDH环网结构的同步数字体系,因为此类体系拥有着众多的用户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这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在现今的传输网络之中极其容易存在着多种故障,严重影响了传输网络的安全和质量。除此之外,在应用之时还会用到带有ASON网络结构的自动交换光网络[1]。此类网络结构跟其它网络结构不一样,虽然带有ASON网络结构的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使用使得传输网络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其对光纤的性能却有着更高的要求。

1.2缺乏灵活性和拓展技能

通过同步数字体系结构调度业务之时,往往会在交叉业务部位出现多种堵塞问题,导致网络调度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传输效率。除此之外,其尚未拥有足够的拓展技能,现今已经步入4G时代,倘若尚未拥有足够的移动网络传输能力的话则难以适应当今的信息传输需求。所以,其进行扩容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过扩容会面临着极高的成本,因此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3缺少多元化业务模式

当SDH网络结构给人们提供服务之时会运用统一的形式,所以很难可以完全满足现今多层次用户所提出的多元化需求。并且,同步数字体系结构保护方式仍然较为单一,因此必须提高网络质量来解决此类问题,但是倘若需要提高网络质量,则需要进一步提高其配置,所带来的有结果就是其成本在成倍的增加。与此同时,提高配置也会导致带宽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会阻碍了提高传输网络利用率的步伐。

二、基于移动网的传输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2.1组网遵循原则

建设IPRAN网络建设之时必须要按照固定的节奏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同时还需要秉承着自上而下原则。第一步需要引入RANCE至核心层来解决基站的归属调整问题。第二步需要现有的核心IP城域网综合业务接入到网络汇聚层的A类设备以及B类设备之中以满足热点区域接入要求,同时还要充分的缓解核心的汇聚层压力[2]。第三步就是要对接入层A类设备进行有规模的以充分满足综合业务的各类承载需求。

2.2网络分层架构

汇聚层以及接入层是IPRAN组网的两个组成部分,A类设备组成了接入层,其往往处于基站机房为止,是利用接入基站和政企专线的一类自营业务。B类设备组成了汇聚层,其往往是直接接进汇聚接入层流量池的业务。而核心层是通过IP城域网构建起来的,其主要是为了实现业务汇聚和调度与落地工作。在接入层上,主要是以环形为主的A类设备拓扑和双挂汇聚层的B类设备。按照光缆资源情况以及实施性角度而言,现在主要使用的是环形组网,而少部分的光缆资源可以使用树形组网[3]。在汇聚层上的B类设备一般会成对的出现,一对汇聚层的B类设备以及接入层A类设备共同被称之为综合业务,当在资源不足的时候可以使用组汇聚环。现网一般建议直接使用现有设备来降低BSC端口的扩容成本,而对于一些新建场景则是建议使用B类设备。

2.3总体优化网络拓扑结构

对于核心汇聚层来说需要总体优化络拓扑结构。一般而言,在市区的IPRAN网路结构之中上可以使用旧城域网二平面,此类CR设备被细分为了CR-1和CR-2两种。而对于接入层来说,则是需要优化改造市区内的IPRAN网。

结语:在现今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移动网络已经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么,倘若传输网络想要得到一个健康向上的未来发展环境,就需要在一定的移动网络平台之中进行发展。不过,现在的移动应用还是面临着诸多难题和考验,因此全网改造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设计改造之后才可以真正确保网络应用拥有足够的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侯全心,陈烈强,张式娟,冯毅.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网络建设领域深度合作思路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2016,09:74-77.

[2]胡子昂,王卫星,陆健强,石颖.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现场监控系统的无线传输方案设计[J].软件,2015,08:12-16.

[3]刘斌,王新玲,陈俊亮,程时端.多吉比特并行ATM环网──ParaNET网络[J].高技术通讯,2014,0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