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桥之变
——遵义杂志社帮扶纪实

2017-10-21文丨闵

遵义 2017年19期
关键词:村支三桥村干部

文丨闵 明 全媒体记者 杨 韬 龚 琴

三桥之变
——遵义杂志社帮扶纪实

文丨闵 明 全媒体记者 杨 韬 龚 琴

风景如画的三桥村(郑尚坚/摄)

在距离遵义市200公里外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都濡街道三桥村,土地贫瘠,山高路远,不仅是因为穷,更因为缺乏改变贫困的信心,多年来贫穷成为三桥都儒街道村固有的标签,“没有办法”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在全省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的大环境下,这个边缘的小山村与遵义杂志社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开始了一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贫困的斗争。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我们也看到了三桥的变化。

变化一:穷山村有了精气神

遵义杂志社于2016年初对口帮扶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办事处三桥村,接到任务,对于这个相对陌生的小村子,杂志社上下心里都没有底。

遵义杂志社主编贺黎明率领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先期抵达,做最初的调研,发现三桥村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堪忧,村里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自谋生计,留守村民老弱病残,村支两委连基本的办公场所都没有。遵义杂志社驻村干部郑开发说:“刚来的时候,没有住宿、吃饭的地方,连续三个月只能睡在车上,到了饭点就东家一顿西家一顿随便吃点,然后付生活费给当地群众,他们也不容易。”

因长年的贫困,村干部和人民群众都陷入无可奈何的消极状态,甚至冷漠,对脱贫一事以为只是走走过场,不必当真。

经过调研,遵义杂志社一行回到遵义,即深入研究当地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方案。

方案誓要解决三桥村根本上的问题,根据其致贫原因实施“一对二”、“一对一”帮扶(班子成员帮扶2户,中层干部和党员帮扶1户),并从“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积极为三桥村搭建产业框架,“一户一策”投入数万元为贫困户购置鸡苗和架子猪。

“我们不想要鸡苗和架子猪,能不能给我们点现金。”当地群众还是不理解,觉得钱来得更现实一些。驻村干部回顾说:“这是驻村工作最艰难的时期,多年来的各种形式上的帮扶,让他们失去了脱贫致富最后的希望。”

与此同时,办公阵地的建设也在紧密锣鼓地进行着,多年来村支两委都在一个狭小的民房里办公,没有制度牌,没有会议室,唯一一台电脑都无法正常运行。经过镇村多方协调,空置的三桥村小学成为了该村的办公室,粉刷一新后,村里面多年来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阵地,遵义杂志社送来了电脑、打印机,帮助几名驻村干部建起了食堂,配备了必要的生活设施。新的村办公大楼除了办公室,会议室,还有阅览室,远程教育室等便民服务窗口。

路面硬化了,环境变美了,有了花园还有篮球场,干部有了决心,群众有了希望,修缮一新的办公楼像一面立起的旗帜,像一簇火焰,把群众冷漠的心,点旺起来。当遵义杂志社领导2016年春节期间第二次率队来慰问的时候,看见了老百姓久违的笑脸,村民拉着大家去猪圈看年初时购置下的架子猪,挽留大家说:“吃了刨汤肉再走!”

在三桥村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万登琴,一位朴实无华的农民,养殖了300只野山鸡,每年收益上万元,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已经考上了大学,另一个正在读高中,成绩优秀,他骄傲地说:“我们家就快有两个大学生了。”朴实的农民没有提炼总结的能力,但是他却说:“没有杂志社的帮助,我们家不可能出两个大学生,我原本是想跪着要饭,也要让他们读大学,现在有了遵义杂志社的帮助,我站着也能让他们读完大学了。”

记者了解到,这小村子前些年经济落后,思想也落后,但凡成年的孩子,很少再继续读书,统统外出务工,而刚刚过去的高考,这个村子一下有12人被不同层次的本科大学录取。

“教育,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当地村干部说,“近两年来,三桥村的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干部和群众的精气神,大家开始重新相信政府,相信社会力量,相信一定能脱贫致富。”

变化二:从小农经济到农业产业化

三桥村位于山腰,土地贫瘠,历史以来主要以烤烟为支柱产业,生活自给自足,典型的小农经济。

面对三桥既是后进党支部,又是贫困村的实际,“要想富,先修路”,遵义杂志社先后协调资金和技术帮助三桥村民完善公路等基础设施。

“只有路修好了,才具备谈产业的条件。”遵义杂志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村22个村民小组,基本上只通毛路,在一年中,村支两委一班子向上级争取,下村组开会,硬是把修路作为大事来抓,目前共修建硬化路30多公里,90%的村民组通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方便多了。

路通了,是时候发展产业了。

三桥村的630户中,有1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让他们脱贫,必须要使硬招,这第二招就是利用当地的优质水资源和气候独特的条件,引进仡乡红龙虾养殖场,在该村养小龙虾,流转土地1250亩,其中有69户贫困户入股当股民。今年已见成效,69户贫困户自己养殖,公司作技术指导,订单包收,目前已上市,共收入2.6万元。土地流转10年,流转费380元/亩,每年按5%递增,仅此一项全村2895人,人均可增收200多元。

据该村委会主任敖泽学介绍,贫困户徐成刚承包100亩土地,今年能收2万多元,长子徐林养了8000多只绿壳蛋鸡,这家人今年就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了。像徐成刚这样的贫困户靠养殖致富还有万登琴养3500多只野鸡,今年预计毛收入10多万元。

该村支两委始终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引进种植猕猴桃120亩,今年已挂果,每天有几十人务工,男同志一天收入150元,女同志100元一天,利用大水口水库养鱼,发展集体经济,既富村又富民,又实现村民人均增收345元。

关于未来,村支两委信心十足,他们表示:“要充分利用遵义杂志社的宣传优势,挖掘本地资源,把三桥与县城连接起来,打造包装千年古银杏群发展乡村旅游,在三桥挂牌的古银杏树就有280多棵。还要打建县城龙灯至三桥的大通道,依托龙灯河两岸的自然风光,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观光景点。”

同时目前已到凯里多次考察栽植刺梨项目,生产一系列产品,这又是一支致富强心针。

有40多年党龄的木良组老党员敖世贤逢人便说:“三桥有希望了,虽然我年纪大了,我们支持,我们带头。”

自从遵义杂志社开始帮扶以来,帮助三桥村争取市、县相关项目,让贫困户在自己家门口务工挣钱,如今的三桥从当年的后进村,一跃成为了全县的先进村。

变化三:山清水秀处的黔北民居

三桥村虽然离务川县城只有10公里,但因交通不便捷,气候偏高等因素,这里村民的居住环境较为恶劣,偏贫困,无水冲式厕所,所以住房的旁边就是泥塘,热天有蚊子,冬天是臭水,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

村支两委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到要办的事太多了,再多的想法不如实干。于是遵义杂志社驻村干部连同村支两委发动群众,完善村规民约,利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以木良组为中心作示范,打造亮点,引领全村群众改造人居环境。

目前,木良组改造民居60多户,家家户户建成水冲式厕所,建起文化广场,文化墙,在老年娱乐中心,安装健身器材,每到傍晚,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民歌队和秧歌队,在欢快的歌声中,这座小山村也迎来了时下流行的“坝坝舞”。

唐文其家今年年初的时候修了200多平米两楼一顶的大房子,在村里都出名了。

“我们家五口人,除了在外务工的收入外,遵义杂志社还对我们家进行了对口帮扶,购置的鸡苗和架子猪这两项每年的收入就上万元。”唐文其说。

“那修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听说你们家修了栋大房子在村里都出名了。”记者问。

“大概二三十万吧,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借了一点,但是不多,年底应该就能还完。出名那是刚开始,现在比我们家更大的房子在村里多得很。”唐文其说。

“如今房子亮刷刷的,环境干干净净的,大家说话做事都很文明,真正享福哦。”村民们都有共同的感受。

就在木良组的后面,该村正在实施景观河堤项目,估算投资3000万元,还要打造自然景观——间歇泉,谈起今后的三桥,村支两委的干部个个满怀信心,干劲十足。

一次帮扶,一场缘分。从邂逅到充分认识了解,从冷漠到热情如火,从贫瘠到致富小康,每一次变化带来的都是温暖人心的感动,都是相互信任的结果。

“穷了几百年了,现在我们一定能致富。”当地的群众说。

“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我们愿意毫不保留的帮助他们致富。”驻村干部们说。

到过三桥的人都议论一个共同的话题,不远的将来,三桥,一个美丽的地方,更加引人注目,令人神往。

三桥之变,岂止是变。

猜你喜欢

村支三桥村干部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基于BIM的资产管养信息化系统在南京三桥的应用
我与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十年之缘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绥阳县委离退局到伞水村开展帮扶工作
襄阳汉江三桥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
老支书戒烟
碧江区委离退局班子到寨桂村察看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