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时期地方高校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

2017-10-20周曙

丝路视野 2017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院转型

周曙

【摘要】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寻求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过程中,对体育学院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并全面完善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发展成为较为关键性的内容,在促进体育学院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转型时期地方高校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入手,对改革创新措施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改革创新活动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转型时期;地方高校;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从全面推进“十一五”建设起,我国高校就开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创新,希望在高校中构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受此影响,地方体育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了内涵式发展措施,将改革创新作为主要发展动力,并在提升质量目标的引导下加强对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和技能大赛的关注,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结合转型时期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需求,应该结合设计情况积极探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措施,争取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

一、转型时期地方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

对转型时期地方体育学院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发展思路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对地方体育学院当前发展态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分析,其发展思路在以下方面集中体现。

(一)在专业调研的辅助下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转型时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地方体育学院进入到本节课层次的实践中,在办学实践中坚持落实“以体育人,体健渗透,突出特色,强化技能,学以致用,多元发展”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思想,对办学思路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希望能够突出专业办学优势,并坚持消防箱的引导作用,能够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培养方向,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突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关注,为地方体育學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做出相应的指引。

(二)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借以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程的构建

在地方体育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的转变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对当前体育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教学目标对各项活动的开展做出正确的引领,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具体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1234”工程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并在構建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加强对“1234”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工作的探索,力求可以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在转型时期背景下,地方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就能够逐步取得理想的发展成效,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未来职业需求、岗位技能的有效对接,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转型时期对地方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

基于转型时期地方体育学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新发展思路,地方体育学院在尝试构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转型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定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教学现状的改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实现面向市场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力求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贡献一定的力量。

(一)结合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学科专业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转型时期地方体育学院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工作形势和新的环境,所以体育学院在工作中应该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求对人才培养工作理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突出学以致用和多元发展的培养思想,希望能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引入新的工作机制和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用的全面发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在全面把握地区经济建设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构建更为科学的专业机构,能够有效增强地方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人才需求的紧密联系,实现对市场的高效接轨,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科学发展状态,为“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二)结合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效完善

在转型时期地方本体育学院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能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促进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从多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方面方案的完善措施,以期能够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推进以及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结合不同需求探索对多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在地方体育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统筹分析地区市场需求和体育方面岗位需求情况,在全面掌握地区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论坛和学校论坛,邀请本领域内的相关专家对多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指导,希望能够真正构筑科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实施专业性教育指导,促进体育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除了应该结合转型时期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构架外,也应该重视对广泛基础平台的构筑,希望能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全面融入专业基础教学、职业素养培养教育以及公共基础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如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中小学阶段的体育健康教育、特殊体育教育以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而结合社会体育教育需求则应该探索户外体育课程、休闲体育教育、俱乐部体育指导活动教育等,凸显体育教育的模块化特征,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次,将职业资格纳入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实施多证书教育。多证书教育并不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多种证书,而是希望借助多证书教育的指导促进学生体育教育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基于地区经济建设需求和市场发展需求,在探索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尝试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到课程体系,这样就能够对学生实施更为专业的教育指导,学生体育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最后,重点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体育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求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能够为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在具体实践中,体育学院应该注意关注学生团队综合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拓展探究能力等核心能力等培养,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岗位任务导向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在地方体育学院的发展过程中,要想促进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就应该正确认识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的促进性作用,进而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应该重视学段制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结合岗位任务导向加强对学段制的构建,希望能够借助学段制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增强人才培养效果,保证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其次,以岗位任务导向探索“专业+职业+方向”教学模式的构建,真正面向市场人才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引入讲座、“课证赛”、课程研讨会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地方体育学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筑过程中,应该对专业课程的开发和职业课程融合进行研究,确保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应对项目开发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辅助。最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量化分项叠加式”考核模式的实践应用。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不仅应该认识到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也应该关注评价体系的创新,借助“量化分项叠加式”考核模式探索新的评价工作,增强考核评价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契合度,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适当的检验,并结合良好的评价改革对学生的学习实施相应的教学指导,促进教学指导作用的全面发挥。只有这样,转型时期地方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为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借助實践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积极探索创新和完善地方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借助实践教学才能够有效加强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首先,应该尝试构建完善的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体系,切实结合社会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限定,进而逐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其次,应该组织体育学院的学生参与仿真实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快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打通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渠道,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加以培养,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提高。再次,对就业信息反馈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在全面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人才培养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教育现状的改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只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积累自身工作经验,提高专业能力,才能够有效适应未来社会要求,转型时期地方体育学院的整体发展也能够呈现出良好的趋势,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转型时期地方体育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新形势,在发展过程中既会遇到一定的机遇,也需要面对全新的挑战。所以新时期必须积极探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措施,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而真正发挥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辅助作用,促进地方体育学院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地方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军,朱建伟.转型时期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研究——基于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19(12):10~13.

[2] 常超.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体育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32(24):170~171.

[3] 张寒慧.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5(10):110~111.

[4] 王刚军,王伯超,张叶红,等.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21):156.

[5] 唐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时空,2015(23):45.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院转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海盗学院(12)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海盗学院(7)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