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当代艺术比较研究

2017-10-20武楠

今传媒 2017年9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本土化当代艺术

武楠?

摘 要:文章简单地阐述了当代艺术的概念,对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以中日当代优秀建筑大师作品本土化的创作理念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指出日本建筑师的创作理念对于我们今后的设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当代艺术;中日建筑师;发展历程;本土化;创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J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160-02

一、引 言

当代艺术这一概念从西方来讲,是指近20年以来发生的艺术现象,从编年史来讲,“当代艺术”是为了划分“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而单从“当代”字面意思来讲,就强调了当下发生的,正在进行的艺术。在中西方当代艺术的背景中,中国艺术家经常在海外进行学术交流和教育,吸收了西方美学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也努力寻求新的艺术高度。当然,西方的当代艺术对中国的当代艺术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艺术家以西方的各种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参考,在结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也更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的概念,将其在本质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当代建筑艺术,其发展也是多元化的。建筑师不断寻求本土化,探索其内涵,并以自己的个性碰撞点找到本土文化,形成属于个人风格的建筑设计,这也就是设计的本质。一批中、日建筑设计师对其进行研究,引起建筑界的巨大反响。如:贝聿铭、马岩松、王澍、安藤忠雄、黑川纪章等建筑设计师,他们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特别是日本的建筑对于空间、本土文化理念的成功创造,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因此,日本建筑设计理念的研究将为我们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建筑设计作品中,将本土的传统文化符号、装饰文化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以此来突出本土的人文特征。而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应该立足当下,把这种本土化的创作理念运用到设计元素中去。

二、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史概述

(一)中国建筑文化发展概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然,中国也有着深厚的建筑文化,孕育了很多杰出的建筑作品。 如北京的紫禁城宫殿,明清帝王的陵墓,八达里长城等。80年代前,中国高度重视促进区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装饰格局。其中民族文化宫的中央塔楼,造型坚挺,是现代建筑的薄壳结构和悬索结构。70年代末期是中国的建筑风格样式呈现多元化的局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建筑的功能空间以及情感表达方面,日本建筑师已经领先于中国建筑师。

(二)日本建筑文化发展简述

日本的早期建筑文化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次受影响是从中国的六朝时期开始的,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奈良法隆寺成为木建筑范例,后又吸收了宋代的风格。

日本的现代建筑起步发展较早,成就更加突出。本世纪 50 年代,丹下健三的“广岛和平中心”标志着日本的现代建筑变得成熟。60年代,日本的现代建筑日趋成熟,出现了 “新陈代谢”理论。日本是常年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安全,一直限制建筑的高度,70 年代以来,日本的科学技术、工业和经济发展跃居世界前列,其建筑也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以此来突出风格。如黑川纪章设计的东京中银舱体楼,具有独特的本国特色,矶崎新设计的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是日本后現代主义的杰作。90年代以来,安藤忠雄引领了崭新的建筑风,他把日本建筑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安藤忠雄提倡以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丰富的设计效果。他的重大贡献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此后,以安藤忠雄为代表代表的日本建筑已逐渐成熟[1]。

三、中日建筑师作品本土化的创作理念比较分析

(一)传统建筑构筑物本土化的比较

在现代的建筑师大潮中,传统的建筑结构,如屋顶、柱子、建筑材料,由设计师创作并且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中国的建筑设计师王澍,他设计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运用了天井、漏窗、瓦片等元素进行设计。他大量使用回收旧砖瓦,利用手工建造方式,将其结合,形成可以隔热的厚墙体系,这能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建筑物的墙壁和斜坡栏杆是用废弃砖瓦和工匠编竹笆的方式制作而成的。空间结构中墙壁表现的形式可以给人以巨大的空间吸引力[2]。

黑川纪章的广岛现代美术馆的设计是对山墙元素的深入研究。作品中,传统建筑——“藏”的山墙形象再次被引用,标志着中日建筑师的作品逐渐成熟,而中日建筑将逐渐融入国际主流[3]。

(二)传统建筑符号元素本土化的比较

在当代设计中,一般使用抽象简化技术来进行解构,重新组织设计的定位,使设计作品具有自身的价值。现代设计师把这种抽象符号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此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设计,如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在加拿大夺标的螺旋形方案,其独特造型,有梦露性感身材的优美曲线,故被称为“梦露大厦”。“梦露大厦”的横线条和弯曲的曲线设计,正是受中国圆润和曲径通幽的文化思想影响,这种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产物。

日本的安藤忠雄,他的设计是以抽象的方式来表达其文化内涵。现在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保利大剧院就是他向现代人展示了一个丰富的大空间。他提倡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多功能剧院的设计也是如此。剧院的外观就像万花筒,斜筒设计的不同角度的造型“穿孔”剧院本身。斜筒的尽头是剧场,剧场的整体设计,安藤忠雄仍旧运用了几何,正方、正圆、等腰直角三角形、曲线等符号元素。这些不同元素、不同造型在几何空间中相互交错,构成一个实用的功能空间。每个空间的不同位置,在每个时段的光影变化中,会有惊人的“建筑表情”。

(三)传统建筑装饰本土化的比较

当代建筑装饰具有创新性,重视功能性,重视本土装饰的发展,同时将其运用现代的简化,抽象,变形来阐释,使现代建筑与本土的支撑更加牢固在一起[3]。endprint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设计的作品,它的设计来源于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在细节上用三角形的元素来突出造型,几何形坡顶具有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与周边建筑的融合,仍有粉墙黛瓦色调,屋顶采用菱形的花岗石片,黑中带灰的“中国黑”,其构造则用开放式钢結构,给人以简洁和明快之感。“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他在屋顶的中央开了天窗,自然光穿过金属的木饰面,使光线和阴影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遐想的空间。而在日本,将传统的图案运用到建筑平面上,丹下健三创作的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以最具创意的设计和令人惊叹的室内空间而获得成功,是日本建筑的顶级作品之一。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日建筑作品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国人民的审美趋向也不同,最终导致两国不同的设计背景。虽然日本建筑吸收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但也结合了自己的本土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从日本建筑的表现作品中更能感受到其特有的禅宗思想和自然本位的观念,才有了日本当代建筑作品中的强调自然、神韵、平静的共同特征。

四、对比结果综述

文章通过对中日两国建筑作品本土化的创作理念进行研究,对日本先进的设计思想进行总结:

1.建筑是以环境为基础

对于大和民族的日本来说,其深受神道主义的影响,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空灵的世界,这充分体现了日本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2.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日本是一个很有人文关怀的国家,大到国家礼仪,小到生活用品,日常交通。当然,日本的建筑设计亦是如此,其设计作品很注重人文关怀。

3.对于空间创造性的把握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看出,设计师们对空间场地设计、处理手法及室内外空间交流等创作自如,在设计案例中也更多是以空间作为切入点。

4.对材料本身的准确把握

对于设计师而言,材料的质地是更重要的,而材料本身就是一个概念。另外,日本建筑学是研究抗震设计,新技术,钢结构和新材料设计,这也是创作的重要手段。

五、结 语

在本文对于中日建筑作品本土化设计理念的对比中,虽然两国具有不同的审美差异,但都仍具有借鉴意义。论设计作品的成功,我们不得不说日本东方理念是贯穿于设计作品中的,他们对这些理念研究得很透彻。而黑川纪章对中国的现代建筑另有一番看法。

“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人的想法,这是一个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我希望表现中国思想的建筑能够越来越多。[4]”

对于设计师来说,要充分理解弘扬和批判自身,从而设计出更能体现中国本土化的建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多思考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经验,实现新空间的探索和生态环保的合理运用,以达到建筑与传统的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 陈晓.日本现代建筑的传承、演变与发展[J].建筑师,2006(1).

[2] 王澍.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霍方方.建筑传统的当代延展——解读当代中日建筑师作品[J].2014(3):43-45.

[4] (日)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9.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本土化当代艺术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