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第一红娘”的相亲法则

2017-10-20

新传奇 2017年34期
关键词:红娘五角星月薪

“武汉第一红娘”的相亲法则

从1954年撮合第一对情侣算起,81岁兰毓云和85岁陈轶伦已经义务当了63年红娘。据称,已有1680对结成连理,媒体赞其“武汉第一红娘”。而每当谈及此,老太太的眼睛总弯成两个月牙,“说明我是全国最牛的”。

接待日当天,兰毓云帮家长现场配对

家长的战争

每周三天接待日,周六人最多。屋子分为南北两个工作区,中间是等候区,被围个水泄不通。老两口定下规矩,每天只发20个号,叫号配对,但每次都超过这个数。

排上号的,排不上的,都坐在等待区。这里热闹得像个菜市场。大家吵吵嚷嚷,又各怀心事。

这天上午9点多,一位60岁的老太太显然来晚了,一进门,掏出卫生纸,擦了一把汗,纸屑黏在汗津津的脖子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扶了扶眼镜,一脸茫然,“没号了?”身后跟着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五十来岁,是她弟弟,两人一个要给在医院上班的儿子相亲,一个要给1992年出生的姑娘找对象。旁边的家长一听,“1992 年的,着什么急”?

“1992年都25了!”这还年轻啊,坐在旁边的老曹有点心酸。从他60岁退休那年开始,人生就一个目标——帮儿子找对象。每到周末,他穿梭于婚介所、各大公园的相亲会,跑了十年,也没给儿子张罗到对象。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儿子很优秀啊!1975年的,在武汉音乐学院当老师,长得还行啊。”照片上的中年男人,穿着西装,戴一副眼镜,模样还算周正。

“75年的,人家伢都十几岁了。”人群里冒出一个声音。老曹觉得心口被扎了一刀,摸摸已经花白的头发,几乎要哭出来。陈明在旁边听着,说不清心里什么滋味。她自认为是个开明的妈妈。女儿30岁之前,她都不着急,但今年春节一过,女儿30岁,“感觉完全不同了”——她说不清不同在哪里,可能担心女儿成了高龄产妇,也可能害怕周围的风言风语。

两张表格相爱

在这里,男男女女被分为七大类——大男、大女、小男、小女、男再婚和女再婚,以及外国外地。27岁为界,以上就是大男大女。理由是,人25岁就会衰老,她还宽限了两年。

翻开资料册,两个16.8cm乘以11.4cm的表格上下排列,这像是一个极度精密的游标卡尺——在表格中,你会看到单身男女的出生年月、身高等基本信息,对方的月薪、住房条件、是否贷款等物质条件,一目了然。有人写下,在加拿大拥有4万加币(约合人民币2 0万元)年薪,400平米大房子;也有人注明——月薪一千元,没有住房。

表格最后一栏是择偶要求,是这个游标卡尺不可衡量的部分。有人会写下“有文化修养、文学内涵”、“情投意合”的字眼,但更多的人还是列下了冷冰冰的条件——身高172cm以上,月薪5000元以上,最好是本地人,有独立婚房在南湖。唯一一个写下“两情相悦最好”。后来想了想,又补上了身高和物质条件。

这天,登记在大女26本91页的女孩和大男16本82页的男孩被配对。一天下来,大概会形成这样的20对。运气好的话,这两张表格会相爱,用不到半年,或者一年,26-91小姐会和16-82先生走进婚姻殿堂。要是差了点运气,那就重来一次。

老两口根据条件,把每个表格量化成了一些符号。他们能借助这些“暗语”快速做出他们认为的“最契合的配对”。

每张表格被综合评分。外貌、收入、家庭环境等都是考虑因素,表格被分成了五大类。顶级是五角星套上一个圆圈,五角星次之,接着是圆圈、方块和三角形。配对时,基本遵循五角星配对五角星,圆圈配对圆圈的原则。以26-91小姐为例,她1987年出生,身高 163cm,月薪三千元。兰毓云为她匹配的16-82先生,1982年出生,身高170cm,月薪也是三千元。

陈轶伦的配对法则还要再精细一些。他会在表格上注明主人的性格,用 K,Na,Al,Ar,He 来区分。这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陈轶伦用它们的活泼程度来区别表格主人的性格开朗程度。比如,他倾向于匹配K和Ar。K是钾,在零下100摄氏度都能和水、冰发生化学反应,代表性格开朗;Ar是氩,是惰性元素,很难产生化学反应,代表性格内向。两者配对,恰好性格互补。

上世纪50年代,陈轶伦从浙大化学系毕业。他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一场化学反应,能产生多巴胺的配对,当然难得,但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只能“条件相当”。

谈感情还是谈条件

屋子里东西两面墙上,挂满了兰毓云和陈轶伦的合影。到今年五一,两人已经一起走了60年。从1954年促成哥哥嫂子的婚事,到现在63年,她和老伴基本没停。

兰毓云发现,80年代以后,结婚这事好像越来越难了。来相亲的人,一上来就要求房子车子票子,存款要多,工资要高。好不容易撮合成了,摆酒也讲究阔气,四五十辆婚车排成队,队伍越长越有面子。

几年前,在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调侃,“爷爷娶奶奶,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用了半头猪;我娶我媳妇,用了爸妈半条命”。兰毓云一想,可不吗。这几年,挺多来相亲的姑娘,都要找工资比自己高一倍的对象,还要求房子至少有四室一厅。也有男孩提出,女方要漂亮,不漂亮的话,那得有钱。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想一嫁脱贫?”兰毓云问。答案现实,又无可辩驳——既然都来相亲了,没有感情,不就只能看条件了?!

这几年,人们又挑上了年龄和职业。兰毓云手头上的表格,“销路最好”的职业是工科毕业搞技术的,电力设计、船舶设计工程师最紧俏。医生、公务员次之,再次是大学老师。

“记者和警察,哪里有情况就得去哪里,最不好介绍。”兰毓云接着说,“抛开职业,男女还有个剪刀差。以27岁为界,27岁以上的男孩事业有成,走的是上坡路,27岁以后,女孩逐渐衰老,只能走下坡路了”。

最后,她得出结论,27岁以上的大男和27岁以下的小女最容易介绍。可偏偏,聚集在她这里的大女最多。这是目前最困扰兰毓云的问题。在她的资料库里,男士已经告急。早在两三年前,女男比例就一直保持在8:1的水平,这几年,这个数字还在变大。一到接待日,屋子里八成以上都是女孩。一有男士登门,号都不用排,直接被志愿者带去现场匹配。

爱情这件奢侈品

有人计算过,爱情发生的概率小于中五百万彩票的概率。来相亲的人才不会关心这个,大家关心条件多过感觉。偶尔有个“愣头青”,对着一帮大爷大妈说,自己要找“有感觉的”。大爷大妈一脸不屑,“感觉是什么东西?”进而得出结论——这孩子就是韩剧看多了,迷上了电视剧里高高帅帅的男主角。下一句可能是,“你都多大了,能不能现实一点”?

但在兰毓云和陈轶伦这里,这从来都不是问题。兰毓云曾扬言,来她这里的人,80%都能找到真爱。老两口总能顺手抓来一大把爱情故事来佐证“爱情不是奢侈品”。一个遥远的例子是,一对男女经介绍,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男孩父亲突发重病,房子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女孩母亲逼女儿放弃。女孩却说,她已经喜欢上他了,不能见到别人困难就逃跑。婚礼如期举行。两年后,兰毓云问起近况,他们还在还债,但生活还算幸福。

这时候,兰毓云会做出总结提炼“,爱可以创造一切”。前几天,工作室刚刚促成了一对。一位83岁的教授恋上了77岁的老太太。两人第一次约会,老头看到老太太穿着黑底大花连衣裙,顿觉眼前一亮,好像又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说起那次相遇,老头语气都变得轻快。认识不到一个礼拜,两人已经认定彼此。他们已经计划好了,今年夏天,找个清静的山里,同住两个月,游乐、读书、吟诗。陈轶伦相信,80岁的老头能遇到真爱,年轻人怎么就不可以呢。

(《新京报》2017.5.2 5)

猜你喜欢

红娘五角星月薪
拼五角星
巧摆五角星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好玩”的五角星
定个小目标
医学转化中的“红娘“
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