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初高校大扩张时期的高校校园修缮管理重点分析

2017-10-19赵一鸣

建筑与装饰 2017年2期

赵一鸣

摘 要 21世纪初,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中国的高校飞速扩招,带来高校建筑成倍增长,虽然大幅度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但是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这一代的高校建筑多多少少存在着总体规划不够完善、设计不够严谨、施工质量让人不放心、后期管理难以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建筑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表现的明显,再加上师生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管理的全面性、精细化、人性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紧抓制度建设;协调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

通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校园建筑的管理者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驗和办法来完成修缮任务,笔者通过自己工作积累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四个管理重点:

1 校园安全改造与使用改造

为了学校快速招生,校园在建造过程中很多设计简单化,施工工艺比较粗糙,质量未达到最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使用困难等问题。虽然完成了招生任务,满足了使用要求,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仍然需要花大精力去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和使用功能缺失问题。

1.1 安全检查与改造

建校5年以后,尤其10年以后,部分基建的老化周期到了,基建安全事故的报告逐年增多,学校从一开始的报一起修一起,到主动排查、主动发现、及时维修、消除隐患。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安全隐患在21世纪初新建的高校中必然存在普遍意义,主要安全问题有:

(1)最大的安全问题来自建筑主体结构问题,学校的标志性中心建筑-图书馆在巡查时被发现有外墙裂缝,经检测中心检测,部分結构已超负荷,现已完成闭馆加固整修改造;

(2)快速施工造成的所有室内外的梁底钢筋保护层和抹灰层的大面积脱落,多次砸在教室、办公室、走道内,所幸暂无人员伤亡,2 ~ 3 cm的水泥层万一砸到人是非常危险的事件;

(3)平屋顶内天沟,飘窗多,漏水严重,现代建筑形式的通病,顶楼用户和有飘窗的用户随着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多,对于漏水苦不堪言,造成的安全隐患是多处漏电;

(4)高空落物造成隐患,由于造型现代,大跨度高层高的装饰面较多,材料多为玻璃、铝塑贴面、石材等,近些年逐渐发现随机开裂脱落现象增多,一旦碎片掉落砸到行人将造成安全事故;

(5)学校各种钢铁制品开始修饰,走道扶手底部、篮球架支架、网球围网焊接点、镂空玻璃平台、大型钢雕塑等均出现安全隐患。

以上问题通过定期排查和主动发现为主,一经发现立即处理。

1.2 使用功能改造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设周期非常短,基本处于边设计边施工状态,而且由于建设主体的不同,建设者无法提供具体的设计要求,整个校区基本按照通用模式排布,在投入使用后无论从房间排布、空间布局、水电负荷、室内装修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大改造才能满足新的使用者的要求。2005年开始,学校加大了对学校办公室、实验室、教室的改造力度,修缮费用从2004年的130万增加到300万,之后逐年递增,最近几年稳定在800-1000万/年。重点对学校大批的重点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宿舍、休闲文化设施、公共设施进行了装修和改进,提升师生对空间使用的满意度。使用功能改造根据每年学校财力情况和项目的轻重缓急安排。

2 紧抓制度建设

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是当今主旋律,良好的制度建设可以规范办事的行为,防止职业犯罪,不仅可以保护管理干部,更可以让建筑管理良好的运行。

2.1 搭建管理框架

首先,学校制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招投标管理办法》,宁波市政府对于财政性资金30万以上的工程类项目有明确的招标采购的要求,但是30万以下的资金如随意使用话,也很容易发生问题,此办法特别说明了30万以下工程的操作流程;其次、制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修缮工程管理办法》,把如何开展修缮工作都做了约定,使各单位能明确各阶段任务,共同把修缮工作做好;第三、重申《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上级对作风建设抓的非常紧,连续发文要求通过整改办公用房,来整顿工作作风,2014-2016年暑假,学校对全校办公用房进行了整改,严格按照标准面积改造。

2.2 建立管理流程

为了明确办事程序,同时方便师生办事,管理流程以简明扼要的指示图的形式对管理办法做了阐述,规范并简化工作流程,比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修缮工程管理流程,原先在各个环节中有多处盖章、证明等手续,而且有些手续让办事人员在同一部门内跑多趟,经简化规范后,重新梳理了程序。

3 相关协调机制建设

随着管理的细化,各方面的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的思考创新,更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与责任。

3.1 与领导之间的协调

(1)党政联席会议,负责协调学校校长和书记的机构,一般每一到两周开一次,通报学校重大事项,汇报工程进度,如学校有“三重一大”事项,必须递交会议讨论表决通过才能实施。

(2)招投标委员会,负责对全校的招标项目进行管理的机构,听取所有招标项目的情况,审核待招标项目的招标方式,对任何有异议的项目质询并讨论整改方案。

(3)修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修缮项目的综合管理,审核学校年度修缮计划,听取修缮项目的进展情况,对任何有异议的项目立项、项目施工、项目结算进行质询并要求整改。

3.2 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

主要形式为处务会,负责处室内部的工作协调,每月召开2次,对近期的工作进行汇报,有任何的工作难点,平时不能聚在一起商定的,在会议上商定后已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是加深各岗位之间沟通、快速解决问题的平台。

3.3 与用户之间的协调

最大的平台是每年一次双代会,各位代表每年都带着经过充分调研的方案让学校讨论解决;普通老师的意见如果未被采纳,则可以通过公开信息的院长信箱进行信访,基本都能到答复;一些较复杂的修缮项目可以通过年度计划申报,通过沟通方案、确认设计等过程协调。

3.4 与修缮服务单位之间的协调

电话报修平台是最普通也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也是最快速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关键是对修缮服务单位的管理,必须做好详细台账;网络报修平台,随着信息化,部分老师提出网络报修的要求,是为更便捷的信息途径;施工中的问题主要由工程例会协调,通过每周一次的工程例会,将各方的意见和想法充分沟通,现场查看现场解决,并形成会议纪要,防止事后扯皮。

4 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一直师生安心工作学习的必要条件,这方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有一定优势,由于园区规划的相对整体、理念比较先进,整体校园环境还是比较美观大方的。近一两年社会对水、空气、绿化越来越关注,强调环境更加安全、宜居。

4.1 保持绿化

学校在绿化保持上比较严格,任何项目需要去除绿化,都要经过校园管理部门批准,学校在2001年建校后的绿化覆盖率约为55%,到2016年,绿化覆盖率达到60%,学校在严格把控占用绿地的同时,每年植树、补植草皮,学校还在2006年和2010年分别新建了13000㎡的随园和6000㎡的教学区绿化景观。

4.2 校园交通

社会发展导致校园车辆越来越多,由于规划的车位不够,学校的主干道上班期间被车辆堵死,花大力气整治效果甚微,最后学校决定拨款150万扩建停车场,规范停车位,新增了近200个停车位,解决了交通拥挤的问题。

4.3 治理污水

府溪河整治工程属于宁波市“五水共治”的一部分,主要由于河道多年没有清理;在生活区建设中地下水官网后期改造混乱,许多生活废水也排到了河里;学校的河道属于下游,上游的水也污染非常严重。宁波市政府决定对整条河道进行整改,施工改造完后整体环境提升了,河水变干净了,师生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