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南县石坡镇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7-10-19张军利

今日财富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张军利

“十三五”时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仍然是我党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提高脱贫攻坚战成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洛南县石坡镇党委和政府,面对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数量大、“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致贫原因多样诸多问题,提出扶贫更需扶智、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扶貧新模式,以期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所裨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洛南县石坡镇作为贫困县贫困镇脱贫工作克不容缓,石坡镇党委和政府直面矛盾和问题,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脱贫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更好地发展。

一、基本情况

石坡镇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洛南县城以北29公里处,东邻寺耳镇,南接柏峪寺镇,西连石门镇,北与巡检镇接壤,为洛南县北部主要集镇之一。全镇总面积287平方公里,全镇辖 16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社区,共有201个村(居)民小组,现有农户数7109户24701人,耕地面积54498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4675亩),人均耕地面积1.21亩。2017年预脱贫7个村,有贫困户714户2368人。石坡镇是典型的边远贫困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户思想观念因循守旧,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将困难重重。

二、今年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

(一)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2017年洛南县16个镇办计划脱贫68个贫困村,石坡镇脱贫7个村占10.3%。石羊、黑山、香山、王村、寇窑、王窑、金鞍七个村总人数为9131人,贫困人数2368人,贫困发生率25.93%,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脱贫难度较大。

(二)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石坡镇全镇地处偏远山区,无一条二级公路通过,今年脱贫的7个村更是山大沟深,通村水泥路虽已全部修通,但通组路没有完全修好,已修路面宽度不够、质量不高。脱贫村群众饮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仍然存在。预脱贫村大部分人用上了自来水,但水源极其不稳定,金鞍村还有一个村民小组住在海拔较高的山上,目前还靠吃雨水,否则就要到山下以每桶100元价格买水吃;七个贫困村整体山多地少,土壤贫瘠,灌溉系统不发达,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地区,大部分村民靠农产品及少量的经济作物收入维持生活,缺乏其他经济来源,这些都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人口素质偏低,“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通过对7脱贫村的进行调查,发现其人口总体教育水平偏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0%,大专以上文化占总人口1.0%。农民科学文化及综合素质偏低,运用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种植业基本停留在自给的水平,创收方式和渠道十分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民观念落后,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视吃救济、拿低保为现所当然的事情;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开拓意识和竞争意识、惧怕风险;虽然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

(四)致贫原因多样,脱贫压力较大。目前整个石坡镇今年脱贫的7个村共有贫困户714户,贫困人口共2368人。其中因学致贫66户、占总贫困户9.3%;因病致贫204户、占总贫困户28.57%;因缺技术致贫111户、占总贫困户15.6%;因残致贫218户、占总贫困户30.53%;因缺劳动力致贫31户、占总贫困户4.4%;因缺资金致贫59户、占总贫困户8.3%;其他原因致贫24户、占总贫困户3.3%。其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占总脱贫户数的50%以上,成为脱贫的重点。还有些正常人群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主动脱贫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吃扶贫饭”及“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同时,农村劳动力外流、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精准脱贫的难度。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与建议

石坡镇党委和政府为如期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除全面摸清村情户情,全面了解民心民意,准确运用“八个一批”,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外,还要多措并举,确保我战区年底如期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一)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发展根基。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脱贫的“命脉”,要着力增强基础设施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优先解决通路、通水、通电等问题,打通经济动脉、畅通农业农村发展的血脉,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镇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2500万元无息贷款,坚持基础现行,实施产业到户。坚持实施水、电、路、房、环境改善“五到农家工程”活动,实现卫生室、图书室、垃圾收集环保设施等贫困村“五有工程”;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把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装进脱贫主导产业之中,确保贫困户收入来源稳定,社会保障可靠,居住条件改善。如加快建设王村水厂和郝坪村水厂工程建设进度,以解决石坡街社区、周湾村、南坪村群众生产生活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解决好贫困群众用电问题。

(二)扶贫更需扶智,激发脱贫发展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针对脱贫村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的现实,县政府对在技工院校上学贫困户子女的每人补贴3000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分类、分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每人补贴培训费用1200元,发展产业的扶贫局再给800元产业扶持资金;石坡镇政府还创办夜校,在各贫困村设立教学点,培训班以集中授课和集体讨论为主,采用专题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确保受训人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根据贫困人口的情况量身打造的“田间课堂”、“车间课堂”、“家庭课堂”,培训黑猪养殖、中华蜂养殖、万寿菊种植等实用技术专业,打造“创业导师+扶贫对象”的创业扶贫模式,提升贫困人员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成功实现培训脱贫。还通过开展贫困村贫困户就业意愿和外地企业招工需求的调查摸底,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施策,开展免费培费,帮助实现就业。截至2017年3月底,石坡镇政府针对今年脱贫的7个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285人,有就业创业需求的人15人,并在洛南县政府的帮扶下285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就业,其中61人从事村级保洁员工作。

(三)以易地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贫困农民人居环境。移民办要按照新的移民补贴政策(贫困户补贴25000元/人,每人不超过25平方米;一般户补贴12000元/人,住四层及以上每户奖励5000元),加大宣传力度,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难群体,实施易地搬迁。坚持集中安置、城镇安置、楼房化安置“三为主”和靠近集镇、靠近县城、靠近园区“三靠近”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对大片区符合搬迁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步伐,支持移民积极发展个体工商户、商贸流通企业、小微企业,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优先在县城阳光庭院、石坡镇等集中的安置点搬迁安置困难群众,至2017年3月底,建成保障性住房48套,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1803间,易地搬迁229户888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四)发挥“金融造血”功能,实施脱贫攻坚注入活力。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营制度不完善,脱贫资金来源不足成为脱贫的最大障碍。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要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用好用足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聚助资金使用上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发挥国家财政和商业银行扶持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参与脱贫攻坚,“金融造血”聚焦精准扶贫。一是制定了信贷支持、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对经过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借款人由信用合作联社、邮储银行、阳光村镇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5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已有215户贫困户申请贴息贷款富民农户贷。此外,对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二是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贫困户专项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发挥财政金融和商业金融互补作用。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拓渠道,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财政资金+合作社+贫困户、金融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等金融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金融造血”强大推力作用。

(五)成立村级经济组织,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石坡镇总体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特色不明显,农民收入提升缓慢,贫困群众难以脱贫致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石坡镇从实际出发,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要求每个贫困村成立一至两个产业合作社,把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装进脱贫主导产业之中,确保贫困户收入来源稳定。紧紧依托特色脱贫产业发展,万寿菊、黄花菜、油菜、油牡丹,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紧紧抓住北部片区全域旅游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苍鹭园、香山溶洞等美麗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产业,让贫困群众在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中脱贫致富;紧紧围绕各项惠农政策,着力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脱贫方面走新路、创特色;紧紧依靠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着力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方面攻难点、创亮点,真正使贫困村在包抓工作队的精准施策中如期摘帽,使贫困户在包扶干部的精准帮扶中如期脱贫。

脱贫既要依靠外部扶贫政策的牵引力及外界帮扶的推动力,也应依赖内部贫困群众的内生力,如果无法从本质上实现贫困群众观念意识上的脱贫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贫困地区就难以达到实质性脱贫。脱贫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高低,决定着这场“脱贫战争”的胜利与否,注重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促使他们既在身体上动起来,也能在思想上动起来,有效避免“包公放粮,犁耙上墙”这种消极的状况,并从源头和渠道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形成脱贫多重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者单位为洛南县石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隐形贫困人口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