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

2017-10-18周广熙

西江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膏药百草梧州

周广熙

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

周广熙

解放前位于梧州骑楼城内的吴景星医务所

民国初年,梧州商业繁荣,当时梧州“沙街”的很多商铺都经营杂货,外地来的油料、矿产、干果、海味干货、大米、糖、豆类等货物,都在梧州转运,远销粤港澳。在那个“靠拳头打天下”的年代,商行、码头经常发生争斗,而且那时码头上还没有起重机这类工具,因此无论是官宦商企或是民商豪绅,做生意、搬货物、保安全都离不开“咕哩”(即苦力工)。

“咕哩”们在码头劳作,无论是烈日炎炎,或是寒风刺骨,都过着“晨起做咕哩,入黑背月归”的生活。经年累月,“咕哩”们的身体多处劳损,浑身极度疼痛,甚至夜不能寐。他们每到劳作之际,身体乏力酸痛;阴雨严寒之时,关节更是如同针戳锥刺般疼痛,可谓备受折磨。

“咕哩”们的疾苦,令当时梧州有名的中医师吴景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决心研制一种使用便捷、成本低的止痛膏,为劳苦大众解除痛苦。

经过努力,吴景星研制了一种止痛药膏,这种药膏采用多种名贵中草药配合三蛇精制而成。由于这种药膏选材精妙温和,具有止痛、修复、祛风、散瘀、消肿、拔脓之功效,故名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

吴景星的医务所位于梧州市居仁路。平时,他就在诊所门前的柜台上摆放两个铜壶,里面灌上梧州桑寄生茶,旁边放几只瓷碗。此外,柜台上还摆放有一些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这些寄生茶和止痛膏,都是吴景星医务所免费提供给劳苦大众的。

因为梧州桑寄生茶有壮筋骨、利腰肾、活血除痹的功效,因此骑楼城一带的“咕哩”们在劳动之余,都喜欢到吴景星医务所饮上一碗桑寄生茶并取一帖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

在梧州珠玑巷内,有一户人家是一位母亲独自抚养一子两女。母亲为使孩子们能吃饱穿暖,整日到码头做搬运工。由于多年劳累,这位母亲经常全身酸痛。在一个阴雨天,这位母亲的风湿关节炎又复发,她疼痛难忍,嘱咐儿子到吴景星医务所取来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

膏药买回来后,这位母亲贴了两帖膏药在痛处,一个小时后,她就感到关节处有阵阵暖意传来,之前的针扎之痛慢慢地消失,全身疼痛的症状也缓解了。

很快,吴景星的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便在梧州城内传开了,尤其是在码头做搬运工的人,更是人手一帖,随身携带。 而一般平民百姓家里,也都备有人称“黑膏药”的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平时,家里有人患创伤、疼痛、无名肿毒、疮疥等,都拿来使用。用古法制作的“黑膏药”可以反复使用,疗效很好。

抗战期间,一支部队路过梧州,休整期间,部队军官邀请吴景星前去为士兵疗伤。当时,有一位战士的伤口已经化脓,身体还有其它疾病,生命垂危。经过吴景星的精心医治,这位战士不久便康复了。 部队离开时,吴景星向战士们赠送了一批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在战场上,这些膏药十分管用,对刀伤、跌打,特别是止血,极为有效。

抗战胜利后,上述那位战士曾到梧州拜访吴景星,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那位战士回忆说,他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大腿中弹,鲜血喷涌,包上纱布也止不了血。后来,他掏出一帖吴景星赠送的“黑膏药”敷在伤口上,用力按压一会儿,伤口居然不流血了。

后来,吴景星将制作“黑膏药”的技艺传给了其女儿和外孙周国伟。受外公影响,周国伟选择了就读中医学专业。他幼时经常跟着母亲上山采药,学习分辨各种中药材,并随母亲学习祖传药方。周国伟的母亲经常对他说:“学医先学德,德是医之本。”外公吴景星良好的医德,为周国伟的学医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2000年,周国伟作为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保留传统药方精髓的同时,又对药膏做了改良。他认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中药止痛膏由于药味浓郁,年轻人难以接受,应该改良生产工艺。最终,运用新工艺制作的三蛇百草止痛膏除了依然对颈椎、关节、风湿等肌肉劳损和老年痛症具有明显疗效外,还气味宜人。

如今,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远销内地多个省区以及我国的港澳地区。“华山派”老掌门人陈贤金大师曾慕名来到梧州,寻找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的传人,盛赞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为练武人士解决跌打肿痛等问题。2016年7月,三蛇百草万应止痛膏被列入梧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膏药百草梧州
中共梧州城工委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农业农村部:加强百草枯专项整治工作
撕膏药避免疼痛小妙招
神农尝百草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神农尝百草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膏药一次贴多久
神农尝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