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夹竹桃》一课的教学策略

2017-10-17冷华梅

教育界·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夹竹桃

冷华梅

【摘要】 《夹竹桃》一文字美、景美、情美,文章采用顺疑而导、自主感悟、拓展延伸、关注表达等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顺疑而导;自主感悟;拓展延伸;关注表达;研究学法

《夹竹桃》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不经意间流露出这位“学界泰斗”的童真、童心、童趣。文章字美、文美、景美、情美,引人遐想不已。

新课标中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夹竹桃》一文正符合这一特点,能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下面我就谈一谈本课的教学策略。

一、顺疑而导,展开教学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寻根课堂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进文本,并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去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将顺疑而导作为教学的基本策略。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质疑,作者对夹竹桃充满怎样的感情?学生会从第一句“最——最——”,还会从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把握文章总分总的脉络结构,并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主要问题:作者为什么会爱上夹竹桃?因为这篇课文较长,所以把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有趣放在第一课时体会。第二课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夹竹桃韧性可贵和幻想的美妙。

二、自主感悟,精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夹竹桃的韧性,是文章的重点。在体会学习“韧性可贵”这一环节时,让学生根据“轻声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并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提示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加以点拨和指导,从而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步骤如下。

先让学生理解“韧”的内涵——坚韧、顽强不屈、锲而不舍。再逐一品读以下三个重点句。

第一句:“然而,在一墻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先品味关键词两个“又”字,这两个“又”字是“花败花开”的形象描写;再换序:“一朵花开了,又败了一朵”,通过“花开花落”来感受“花落花开”的可贵;再品悟花朵儿从“一朵”到“一嘟噜”的数量演变,引导学生感受夹竹桃的锲而不舍和生生不息。

第二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第三句:“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这两句话作者都是用了双重否定句来描写夹竹桃的韧性。品读“在和煦的春风到盛夏的暴雨再到深秋的清冷”,三季无日不迎风吐艳,赞美了夹竹桃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天天、月月、季季如此,彰显了花神之美。一个“吐”字 活化了夹竹桃的勃勃生机,一个“奉陪”彰显了夹竹桃甘作陪衬的谦逊秉性。“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双重否定的使用让语气更强烈,季老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油然纸上。教学时先把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是第一步,认识句式特点——双重否定句,赞美的语气更强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朗读是第二步,与第三自然段对比朗读是第三步。由“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一句进行提问:院子里的那些花指哪些花?那些花是怎样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引至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明白这部分同第四自然段写夹竹桃一样,也是按从春到秋的季节变换的顺序写的。然后让学生借助屏幕内容提示,进行对比朗读:春天,迎春花……夹竹桃……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夹竹桃……秋天,玉簪花……夹竹桃……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在和煦……在对比性的朗读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夹竹桃独有的可贵韧性以及默默无闻、谦虚宁和等品性,明白作者写第三自然段是为了起对比衬托的作用,用其他的花来反衬夹竹桃的韧性。最后回到中心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回归到“韧性可贵”这一中心上来。

三、拓展延伸,由花及人

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说过:“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由此可见,他是对夹竹桃动了真感情的,夹竹桃不屈的韧性也使季羡林先生找到共鸣。他命运坎坷,人生道路充满曲折,但他恰如夹竹桃那样朴实而坚韧地活着,安静从容而又始终如一地开放着。季羡林先生的这种喜爱其实也反映了他人格的追求。

我们常说托物言志,因此在设计中将季先生这种对夹竹桃的喜爱放到更为深厚和情感背景中去。在教学中,简单地出示了作者的经历,让学生在了解之后来说说自己联系课文的想法,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人物品质和情感,也初步感知本单元“咏物抒情”这类文章的特点。

四、关注表达,研究写法

语文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知道写了什么,还要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知道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在这堂课中,我抓住了一些极具特色的词语、关键的句子、谋篇布局上的特点,通过品析,重点在研究作者“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上下功夫,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品位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作者为什么第三自然段洋洋洒洒花了一自然段描绘了春天到秋天百花的艳丽,只字未提夹竹桃。第四自然段话锋一转,“然而,就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浓墨重彩写夹竹桃?体会季老以14种花对比映衬一花,意味深长,展现了夹竹桃的韧性之美的匠心,“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要求的重点之一。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夹竹桃》一课的教学策略,课堂实践证明,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了作者对夹竹桃的独特情感,还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人生情怀,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夹竹桃
北怀集(其一)
一支夹竹桃
女孩嘴含夹竹桃拍照后中毒
夹竹桃下的人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