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生物指标在宫颈慢性炎症及其病变中的作用分析研究

2017-10-17陶华韦燕珍王兴民周红敏麦美云

生殖医学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微量元素上皮宫颈癌

陶华,韦燕珍,王兴民,周红敏,麦美云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柳州 545001)

血生物指标在宫颈慢性炎症及其病变中的作用分析研究

陶华*,韦燕珍,王兴民,周红敏,麦美云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柳州 545001)

目的通过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体内血液相关参数的变化,探讨宫颈上皮病变的有效防治措施和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门诊确诊的233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查、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及阴道镜病理检测结果等相关资料。根据阴道镜及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炎症组(单纯HPV感染组)、宫颈上皮病变 CINⅠ组、CINII组、CINIII组和宫颈癌组;HPV阴性者为对照组(233例),采用方差分析与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1)6组之间血常规参数中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的平均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慢性炎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细胞平均体积(MCV)显著升高(P<0.05);CINⅠ组的PLT、PCT显著上升,MPV显著下降(P<0.05);CINII组、CINIII组的MCHC、MPV显著下降(P<0.05),PLT、PCT显著上升(P<0.05);宫颈癌组的MCHC显著下降(P<0.05),MCV、MPV、PLT、PCT显著上升(P<0.05);(2)6组之间微量元素中锌(Zn)、镁(Mg)、铜(Cu)的平均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慢性炎组的血清钙(Ca)、血清铁(Fe)水平显著降低(P<0.05);CINⅠ组、CINII组、CINIII组和宫颈癌组的血清铁(F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HPV感染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可能与患者的血常规结果中的MPV、MCV、MCHC、PLT、PCT及血清微量元素中的Fe、Ca含量相关,但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宫颈病变; HPV感染; 血液检查; 微量元素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 in the patients infected by human papillomavirus(HPV)for obtaining scientific evidences in suppor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cervical inflammation and lesions.

Methods: The data including the results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serum trace element content detection and colposcopic pathology of 233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igh-risk HPV infection in the Liu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from May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llected.According to colposcopy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chronic inflammatory(HPV infection alone),CINI,CINII,CINIII,and cervical cancer group.Meanwhile,233 patients with negative HPV test were includ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variance analysis and LSD multiple comparis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various blood parameters including RBC and WBC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nt among the six groups(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mean platelet volume(MPV)and mean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but the platelet count(PLT),platelet count(PCT)and blood cell mean volume(MCV)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chronic inflammatory group(P<0.05).The PLT and PC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but MPV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INⅠ group(P<0.05).The MCHC and MPV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but PLT & PC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INII and CINIII group(P<0.05).The levels of MCV,MPV,PLT and PC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but the MCHC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cervical cancer group(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levels of Zn,Mg and Cu among the six groups(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serum calcium(Ca)and iron(Fe)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hronic inflammation group(P<0.05).The levels of serum F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INⅠ,CINII,CINIII group and cervical cancer group(P<0.05).

Conclusions: The degree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 may be related to MPV,MCV,MCHC,PLT,PCT and serum trace elements in patients with HPV infection,but need to further expand the sample size of study.

Keywords: Cervical lesions; HPV infection;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Trace elements

(JReprodMed2017,26(10):1006-1010)

宫颈上皮病变(CIN)是已婚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子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全世界每年超过20万的妇女死于宫颈癌[1],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病因学的预防及早诊早治方案。因此,研究宫颈癌早期病变时期机体相关因素的变化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十分重要。

在1995年,由IARC专题讨论会确认了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德国病毒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博士因为首先发现了HPV与宫颈癌的关系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2-5]。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宫颈上皮病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行为危险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现已发现宫颈癌与微量元素铜、锌、硒有关[6-7]。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利用血细胞分析进行临床局部感染的相关研究,常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相结合进行研究。而目前关于HPV病毒感染是否会影响血液分析参数的改变尚无研究数据,有待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012年柳州市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柳州市常住人群子宫颈癌发病率为14.74/10万,死亡率为5.1/10万,发病率远远高于当年的世界人口年龄调查的发病率(世调率)7.73/10万,同时也高于2005年全国45个肿瘤登记处平均水平(世调率)6.45/10万[8]。因此,系统研究柳州地区妇女宫颈上皮病变的发病原因及患者血液变化对宫颈病变的早期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研究对柳州市HPV感染患者的微量元素五项和全血细胞检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探索不同病理等级的HPV感染的宫颈上皮病变的患者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尝试提出宫颈上皮病变进展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妇女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柳州市妇女健康水平。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在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于本院妇科就诊的非妊娠期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2)近期无生育要求;3)宫颈分泌物经HC2(Hybrid capture2)检测确诊为高危型(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共13种高危亚型)HPV阳性患者。排除标准:1)子宫切除史及骨盆放射治疗史患者;2)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性疾病等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3)近期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4)地中海贫血及病理性贫血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233例。

二、研究方法

1.分组:根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道病理分类指南进行病理分类,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1)慢性炎症组: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即宫颈上皮细胞没有异型,或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的单纯HPV感染患者,共164人。(2)CINⅠ组:病理诊断为CINⅠ级,为轻度不典型增生,即宫颈上皮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共20人。(3)CINⅡ组:病理诊断为CINⅡ级,为中度不典型增生,即宫颈上皮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2/3层,共18人。(4)CINⅢ组,病理诊断为CINⅢ级,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即宫颈上皮异型细胞全部累及上皮层,但未突破基底层;共21人。(5)宫颈癌组: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即宫颈上皮异型细胞已突破基底层,共10人。以上患者均为有病理诊断者,术前已征得患者同意,且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研究过程无违背伦理行为。(6)对照组:HPV阴性的正常人233例。

2.标本采集:获取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和宫颈分泌物,由专门的一位检验员进行微量元素五项、全血细胞检查以及HC2的检测,要求所有研究对象禁食禁饮12 h以上,于第2天清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抽取静脉血,分别抽取2 ml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验,5 ml静脉血用于微量元素五项检验。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置于聚丙烯试管内,在4 ℃温度下,以2 000g离心10 min分离血清,血清在零下20℃的温度条件下保留待测;由专科医生用专用试剂瓶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标本采集,24 h内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检验。

3.标本检测:(1)HC2 HPV-DNA检测方法:使用美国Digene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C2高危型HPV-DNA 检测试剂盒对研究对象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2)阴道镜及病理检查:采用SLC2000-B阴道镜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常规在其非月经期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下发现有可疑病变的患者进行宫颈定点活体组织病理检查;(3)病理学制片方法及诊断标准:将所取标本用10%甲醛液固定后送我院病理实验室,由专业病理科医生进行病理检查;(4)血常规检测:采用深圳迈瑞公司提供的BC5300全血细胞分析仪对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检测;(5)微量元素检测:采用北京博晖公司提供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人体元素专用检测仪对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检测。

4.分析指标内容:红细胞数目(RBC)、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压积(PCT)、白细胞计数(WB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清铜(Cu)含量、血清钙(Ca)含量、血清镁(Mg)含量、血清锌(Zn)含量、血清铁(Fe)含量等。

三、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各组患者全血细胞学检查情况

对血常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6组之间RBC、WBC的平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慢性炎组的MPV、MCHC显著下降(P<0.05),PLT、PCT、MCV显著升高(P<0.05);CINⅠ组的PLT、PCT显著上升(P<0.05),MPV显著下降(P<0.05);CINII组、CINIII组的MCHC、MPV显著下降(P<0.05),PLT、PCT显著上升(P<0.05);宫颈癌组的MCHC显著下降(P<0.05),MCV、MPV、PLT、PCT显著上升(P<0.05);与宫颈癌组相比,慢性炎组、CINⅠ组、CINIII组的MCV显著上升,MPV显著下降(P<0.05);而CINII组仅MPV显著低于宫颈癌组。

二、各组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检查情况

对血清微量元素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6组之间血清Zn、Mg、Cu的平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慢性炎组及其余各组的血清Fe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慢性炎和CINII组血清Fe水平显著高于宫颈癌组;而慢性炎症组的血清Ca水平也显著降低,同时也显著低于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讨 论

HPV感染引起的宫颈上皮病变从原理上来说,本质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研究证实,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进展和消退时间与HPV感染相关[9]。研究表明,型特异性的血清抗体存在一定的交叉反应,例如,HPV31和45分别与HPV33和18存在交叉反应。检测血清中的HPV抗体可以用于说明是否曾经获得HPV感染。但需要说明的是,部分HPV DNA阳性的女性可能不产生HPV抗体或不发生血清学转换[10]。这也有可能是导致本次研究中其他血细胞检测未出现明显差别的原因。

表1 HPV感染宫颈病变不同程度的血常规检查情况(-±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与宫颈癌组对比,#P<0.05

表2 HPV感染宫颈病变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检查情况(-±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与宫颈癌组对比,#P<0.05

本次研究发现,HPV感染的患者中,各级宫颈病变的患者MCHC、MPV、PLT、PCT值与对照组对比均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HC、MPV明显减小,PLT、PCT明显增大,MCV在宫颈癌组时提示与各组相比较明显缩小。提示HPV感染时对血细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红细胞及血小板的体积、血小板的数量上,红细胞及白细胞的总数无明显变化。MCHC、MPV、PLT、PCT的变化与马岳[11]关于病毒感染影响红细胞、血小板指数的差异变化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此项研究中发现HBsAg阳性及HCV感染的患者会发生血液学指标中部分参数改变,提示乙肝的病原体HBV、丙肝的病原体HCV以不同的机制影响造血微环境及巨核祖细胞。而目前关于HPV病毒感染是否会影响血细胞分析的参数改变尚无研究数据,有待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次研究还发现宫颈癌组患者的MCV水平跟各组比较明显缩小,但目前无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对比,提示MCV数值可能可以做为HPV感染患者预后宫颈癌的指标之一。总之血常规结果中MCV、MCHC、MPV、PLT、PCT结果能够提示宫颈上皮病变进展,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结果均表明,多种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2-13]。在本次研究中发现,HPV感染的患者中,不同病变程度的各组患者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程发展,患者血清铁含量逐渐减少。提示HPV感染后,血清铁明显减少,且与病变进程相关。有研究[13]显示子宫颈癌患者血清铁含量减少,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提出可能是因为宫颈癌患者含铁酶在肝细胞内快速增殖,铁的利用率升高所致。也有研究表明用硒防癌在江苏省启东肝癌高发区已获得实际效果[14],并且镁、钼、硒以及铜、镁和锌等有可能存在抑制癌症发生的作用[15]。有学者提出锌通过阻滞细胞脂膜过氧化的作用防止癌症的发生,但是锌同时也有致癌和促进肿瘤发展的作用,微量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机体,如空气、食物和水等,通过定期检测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病[16]。

本次研究同时发现血清钙在HPV感染的慢性炎症期与对照组对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缺钙有可能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而感染HPV病毒;但宫颈癌组与慢性炎组对比血清钙反而升高,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血清钙的变化在HPV感染预后方面可能无实际临床意义,但微量元素中血清铁、钙含量可能可以提示宫颈上皮病变进展。在本次研究中铜、锌镁等元素各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有可能是研究样本量不足导致实验偏差,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合以上各项研究提示,在对子宫颈癌、CIN患者以及HPV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查患者血细胞及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本次研究选用了HPV患者的血细胞及血清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比对,得到血常规中的MCV、MCHC、MPV、PLT、PCT及血清中的铁、钙含量,可能可以提示HPV感染患者的宫颈上皮病变进展情况。

宫颈癌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而其死亡率为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一位,恶性程度远远高于乳腺癌。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病因学的预防及早诊早治方案。因此,研究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十分重要。根据我们的研究,HPV感染患者除生殖道发生宫颈病变外,血液细胞和血清微量元素也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因此,关注HPV感染患者全身血细胞和微量元素的变化并在早期进行干预,可能是临床上预防宫颈癌的发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1] 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 2000[J].Int J Cancer,2001,94:153-156.

[2] 李晴.子宫颈疾病阴道镜图释[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2-35.

[3] Lizano M,De la Cruz-Hernández E,Carrillo-García A,et al.Distribution of HPV16 and 18 intratypic variants in normal cytology,intraepithelial lesions,and cervical cancer in a Mexican population[J].Gynecol Oncol,2006,102:230-235.

[4] Wright JD,Li J,Gerhard DS,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and tobacco use as predictors of survival in early stage cervical carcinoma[J].Gynecol Oncol,2005,98:84-91.

[5] Mclachlin CM.Human papillomavirus in cervical neoplasia.Role,risk factors,and implications[J].Clin Lab Med,2000,20:257- 270.

[6] 郑嘉欣.微量元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的热点及争议[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0,37:117-119.

[7] 朱林,纪祥军,王汉东.浸入式金属白显影技术检测游离锌离子在人脑外伤、急性脑缺血、癫痫后神经元中的异常聚集[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9-12.

[8] 吴昕.2012年柳州市宫颈癌发病情况总结会汇编[D].柳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印制,2013:12-13.

[9] Tota JE,Ramanakumar AV,Villa LL,et al.Evalu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replacement postvaccination must account for diagnostic artifacts:masking of HPV52 by HPV16 in anogenital specimens[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15,24:286-290.

[10] Schlecht NF,Platt RW,Duarte-Franco E,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time to 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J Natl Cancer Inst,2003,95:1336-1343.

[11] 马岳.HBV、HCV感染影响红细胞、血小板指数的差异[J].检验医学,2006,21:673-675.

[12] 初瑞雪,孟卫东,崔晞.食管癌患者全血微量元素变化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397-2399.

[13] 王存平,张丽,齐钦增.妇科恶性肿瘤130例血清微量元素测定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2046-2047.

[14] 屈兰竺,杨松杰,禚苏,等.微量必需元素硒的作用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4-97.

[15] 傅银锋,周惠娜,巢浩界.妇科肿瘤患者血液微量元素的检测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87-88.

[16] 余悦心,朱以军.卵巢癌患者血微量元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192-193.

[编辑:辛玲]

Roleofbloodbiochemicalindexincervicalchronicinflammationandlesions

TAOHua*,WEIYan-zhen,WANGXing-min,ZHOUHong-min,MAIMei-yun

DepartmentofGynecology,LiuzhouMaternal&ChildHealthCareServices,Liuzhou545001

10.3969/j.issn.1004-3845.2017.10.010

2017-03-30;

2017-05-01

广西医药卫生科研课题(Z2016536)

陶华,女,广西柳州人,主治医师,妇产科宫颈疾病专业.(*

,Email:937909873@qq.com)

猜你喜欢

微量元素上皮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