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杨圻

2017-10-16邹典飞

艺术品 2017年9期
关键词:吴佩孚书法

文/邹典飞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杨圻

文/邹典飞

杨圻像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野王。江苏常熟人。御史杨崇伊之子,李鸿章孙婿。二十一岁为詹事府主薄,后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官邮传部郎中。曾与表兄曾朴同入同文馆习法语,后出任驻新加坡领事。民国后,曾在南洋从事橡胶种植业,经营失败后归国。先入江西督军陈光远幕府,后入吴佩孚幕府,任秘书长。抗战爆发后,避居香港,曾遣爱妾狄美男挟书至北京,劝阻吴佩孚出任伪职。1941年病卒于香港。

杨圻是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少年时与汪荣宝、何震彝、翁之润“皆以名公子擅文章,号‘江南四公子’”①。清末名臣张百熙评其人:“高咏独赏,摆脱积习,不独诗格名贵,益可见其人品之高,二十年后,江东独步矣……”②他的父亲杨崇伊曾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在戊戌政变爆发前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递折呈请即日训政,扮演了守旧派向维新派反扑的鹰犬。戊戌政变后,杨崇伊并未因此受到清廷的重用,反而弄得声名狼藉,遭到了士人阶层的唾弃。杨崇伊与晚清重臣李鸿章为姻亲,杨崇伊之女嫁李鸿章之孙李国杰,而其子杨圻则取李鸿章之孙女李国香(李经方之女)。张元济在《戊戌政变的回忆》中记,“被捕的六君子,上谕交刑部严刑审讯,十三日绑赴骡马市大街,处以死刑。杨崇伊的儿子也是通艺学堂学生,他跑来告诉我,看他面有喜色,不知是何居心”③。按年龄推算,杨圻此时二十出头,为不谙世事的少年,恐涉世未深。

1923年,吴佩孚五十大寿,此时他在军阀中实力最大,坐镇洛阳,宴请天下宾朋,康有为特赠吴寿联:“嵩岳九蟠,百岁功名才过半;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④。康有为是受邀嘉宾,而杨圻负责接待,此事令杨十分尴尬⑤,他在撰《送南海先生》四首律诗、四首绝句“序言”中写道:“癸亥暮春之初,吴将军五十寿,四方诸侯宾客会于洛阳者七百人。南海康先生先三日至,延上座……于他处见余北游诸诗,哀余之志,誉为诗史。时宾客数百欲一见颜色,先生亦既厌之,独引余作清谈,绵绵然若针芥之相投,书‘风流儒雅’四字见赠,意殊爱我。余则以戊戌政变,先公(杨崇伊)与先生政见不合,弹劾先生至出亡,未敢作深谈,且直告之。先生则笑曰:此往事耳,政见各行其是,何足介意?况君忠义士,何忍失之?愿与君订交……余感先生爱我之真挚,至不以怨家为嫌,其气度迥非常人所及,慨念今昔,纷忧斯集。乃赋诗以报其意,先生盖伤心人也。”⑥可见康有为爱杨圻之才,故不念旧怨,一笑泯恩仇。杨圻之诗学成就确实不同凡响,学者陈兼于赞其“《江山万里楼诗》,人皆称其似少陵,凡才气纵横者,皆不主一家,其古体《檀青引》《天山曲》《神女曲》等篇,皆近元、白长庆之体”⑦。时人目其诗为“史诗”,康有为亦赞之为“诗史”。《江山万里楼诗词钞》经吴佩孚资助,于1926年由中华书局刊行。

杨圻 行楷书札

杨圻 行楷书札

杨圻清末曾随父居京城,以“负不羁才,尚侠好奇,京华奇迹,裘马丽都”⑧为世人所知。民国后长期追随吴佩孚,转战各地,除以手中之笔为吴撰文外,还写下了许多记载军阀混战的诗篇。1931年吴佩孚兵败后,回北平定居,并实践他不出洋、不入租界、不娶姨太太的诺言,搬到东城王府大街北什锦花园做寓公。杨圻则住北船板胡同,做起了名士,以鬻字卖画为生。由于杨圻在文坛的特殊地位,因此其人其书颇为时人所重。1932年,齐白石曾为杨圻绘《江山万里楼图》。1936年赛金花死后,杨圻弟子张次溪和北京士人将赛安葬于陶然亭畔,并请杨作《灵飞墓诗碣》。1939年,青年书法理论家丁文隽以所撰书论一部,请其师杨圻作序,杨序云:“孔门六艺,书居其一,则知书为学者必修之科也,久矣。故周、秦金石流传之犹可得见者,其书无不严整肃穆,精妙绝伦,至今为法。汉、晋、唐、宋以来,篆、隶、真、草其用大备,体变既繁,名家辈出,于是书法一道各有师承,俱臻绝诣。清代重文学以之取士,文词书画人才皆称极盛,迈越前代,故书法人人所长,京师尤盛,虽至胥吏僮仆莫不各擅家法,握管斐然。迨校制既兴,注重科学,斯学遂见废弃,尝见国学博士、官府大僚,画蚓涂鸦不成字体。而学书不成者,乃援以自文其短。于是三十年来,此事遂废,可胜慨哉。门下丁子文隽,敏而好学,从政之暇,淫于文史,其手写碑帖逮五百余种,备谙笔法,慨书法之中绝。乃撰《精论》一书,都十余万言,广搜博采,取精用宏,以浅显之笔墨,仿近时之标目,不作古人艰深之言论,力破古人意会之疑阵,所以使学者易领悟而跻速成也。书成,以例言、纲要示余,且请名而索序焉。余少误馆体,壮疲戎马,盖无暇晷用心临池,略述源流已多邱盖。近岁臂弯远视,仅可摩崖书榜,而不克伏案作笺。书法未精,诚平生一恨矣。故文隽此作,实获我心,喜其可继绝学而惠学子,不惟为丰年之玉且实为歉岁之谷也。则促其速以问世,且以立言精审,命名曰《书法精论》焉。学者一编在手三年有成,谚曰:书无千日功,盍一试吾言。民国己卯中元日江东云史杨圻序。”⑨从序中可知此书之名《书法精论》即为杨所赐题。此外,杨圻对丁文隽及其著作亦颇为推许。

杨圻早年习书应宗馆阁体,他虽不以书家自居,但对于书学之源流极为谙熟。他曾言民国以后,“迨校制既兴,注重科学,斯学遂见废弃,尝见国学博士、官府大僚,画蚓涂鸦不成字体。而学书不成者,乃援以自文其短。于是三十年来,此事遂废,可胜慨哉”⑩。足见杨圻对书法之见解和对于民国时期北京书坛呈衰靡之势的感慨。

目前杨圻的书法难得一见,研究者往往重其诗学成就,津津乐道其轶事。笔者仅见杨氏书札两通,现藏国家图书馆。其手札作行楷书,宋贤意味十足,用墨厚重,笔画开张,呈长枪大戟势,文气中寓一丝武人气质,可能源于他常年戎马倥偬的生涯。和同时期诗人、词人书法相比,杨圻书法除寓文气外,兼得武将风神,不似文臣之重细枝末节,而是于书写中强调速度、节奏和力量。有些用笔,明显受黄庭坚书风之影响,尤其表现在撇捺之上,纵横伸展。仔细观察他的书法,似不甚注重字的造型,而求欹侧之势,能于不稳中求变化,堪称寓险绝于平正之中。他下笔用墨很重,据笔者推测可能早年习颜书,后近取法苏轼、黄庭坚,偏好于古厚的书法。

通过杨圻为《书法精论》所作序言,可知他在书法上更侧重于帖学,源于其出身科举的经历。他亦能作碑派书法,虽未见其大字,但其文中所言“近岁臂弯远视,仅可摩崖书榜”即是明证。再者,据陈兼于回忆,杨圻晚年避居香港,书斋中犹悬挂吴佩孚书“天下几人学杜甫,一生知己是梅花”⑪一联,可见杨圻不忘故主,同时在书法上可能也受到吴佩孚的影响。吴氏工于书法,在军中有“儒将”之称,其书早年受馆阁体影响,最初以颜真卿、赵孟为宗,后受康有为碑风影响,渐习北碑,得《石门铭》笔意。吴佩孚书法以行草最为多见,书风率意随性,体势开张,骨力雄强,在民国时期军阀中以擅书闻名,存武人气质,兼具文人风范。吴佩孚曾为杨圻著《江山万里楼诗词钞》题字,即是他的代表风格。杨圻尊敬吴佩孚其人,故而吴书亦为他所喜。因此,杨圻书法亦受吴佩孚影响,具武将之风,兼寓一丝杀气。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用尽一切办法试图收买吴佩孚出任伪职,杨圻则遣爱妾狄美男挟书至北京加以劝阻。日本侵略者百计施尽,均遭到吴佩孚的断然拒绝。1939年,吴因牙疾复发,高烧不退,后经日本医生医治后猝死。世人均疑为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指示牙医将吴刺杀。此事日伪政府为掩人耳目,蛊惑民心,按中国传统习惯为吴大办丧事。杨圻亦赠有挽联“本色是书生,未见太平难瞑目;大名垂宇宙,长流正气在人间”⑫,虽未见杨圻此副书法原件,但从内容猜测,此联凝聚了杨对故主吴佩孚的敬佩和眷恋,书法应如其诗句一样,高亢激昂,雄肆纵横。

吴佩孚题《江山万里楼诗词钞》

吴佩孚 行草对联

除行草书外,笔者还曾见杨圻篆书一幅,取法《天发神谶碑》,但用笔似不甚灵动。后见史籍中杨圻家世记载,杨圻为江南书香世家,其父杨崇伊之伯父即为晚清著名的书法家杨沂孙。因此笔者推断,杨崇伊、杨圻父子很可能均能作小篆,其书应受杨沂孙影响。但父子二人均不以书家名世,一位热心于仕进,一位从遗老、诗人到吴佩孚的幕僚。总之,杨圻是一位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人、诗人和爱国者,他的综合素养精深。在留寓京城期间,广交天下名士,世人亦重其才学和人品,故而他的书法亦得以流传。作为吴佩孚的幕僚,也是他的下属,杨圻穷尽后半生完成了对故主的尽忠。杨、吴二人去世仅相距两年,他们的情谊也代表了旧式文人与主公之间关系的终结。

杨圻 行楷书札

注释:

①马卫中、潘虹撰《前言》,杨圻著,马卫中、潘虹校点《江山万里楼诗词钞》,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②高拜石著《新编古春风楼琐记(贰)》,135页,作家出版社,2003年。

③张元济撰《戊戌政变的回忆》,张元济著《读史阅世》,110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邓云乡撰《常熟才子杨云史》,邓云乡著《云乡丛稿》,28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⑤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通过庆亲王奕劻向慈禧太后上奏折,请求慈禧太后“训政”,引发了慈禧发动政变,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亡国外。

⑥杨圻著,马卫中、潘虹校点《江山万里楼诗词钞》,368页—3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⑦陈声聪著《兼于阁诗话》1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⑧高拜石著《新编古春风楼琐记(贰)》,135页,作家出版社,2003年。

⑨杨圻《杨云史先生序》,丁文隽《书法精论》,1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⑨同⑩。

⑪陈声聪著《兼于阁诗话》,1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⑫高拜石著《新编古春风楼琐记(贰)》,147页,作家出版社,2003年。

(本文作者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任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责编/王可苡

猜你喜欢

吴佩孚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从“三不主义”管窥吴佩孚的儒学情怀
书法类
吴佩孚晚节有亏?
吴佩孚鸡屁股“退敌”
低情商,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