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

2017-10-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康柏西体腔视网膜

施 航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眼科,辽宁 抚顺 113008)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

施 航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眼科,辽宁 抚顺 113008)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利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其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70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临床推广价值。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最重要表现,这类眼底病变具有特异性,属于糖尿病的一类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极易致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患者是否使用胰岛素没有明显联系[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70眼,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断标准[3]。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8±12.1)岁,平均病程(8.5±5.9)年;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2±12.2)岁,平均病程(8.7±6.1)年。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进行治疗,一次性在患者的玻璃体腔内注射0.1 mL曲安奈德。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进行治疗,一次性在患者的玻璃体腔内注射0.1 mL康柏西普,首先对患者的患眼周围进行麻醉,采用常规方式对患者眼部进行消毒,利用开睑器打开患者的眼睑,在距离患者眼角膜4 mm的地方选择一处平坦部位插入针头,利用30号针头从患者眼球中心方向向眼内刺入约4 mm,进行仔细检查,查看针尖是否位于患者眼睛玻璃体腔内。将针头退出后即刻利用消毒棉棒对针眼进行压迫,协助患者平躺于病床上大约2 h,保证患者眼部后极部视网膜受到药物作用,然后协助患者采取半坐位,指导患者休息时向一侧平躺,防止后期检查视力时受到药物影响。

1.3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视力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采用CLVOOL进行[4],一共分为心理状态、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评分为40~8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视力均有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视力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视力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350.06±0.010.20±0.080.39±0.11对照组350.07±0.020.19±0.070.21±0.0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x-±s,分)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后发生前房炎性反应的患者有2例,出现高眼压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组治疗后发生前房炎性反应的患者有5例,出现高眼压的患者有1例,出现眼角膜水肿的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生活质量比较:由表2可知,观察组治疗后心理状态、社交能力、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康柏西普是治疗眼病的一种新型药物,它能够对病理性血管的生成进行有效抑制,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融合蛋白[5],该药物主要是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方式给药治疗,由于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不能随意使用,需要在专业医院由专业医师使用,并且使用该药物的医院必须具备相关诊疗器械,治疗医师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以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两组视力差距不大,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康柏西普起效较慢,但效果较好;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康柏西普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利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视力,不良反应少,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1] 李鸿.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8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28.

[2] 余岚,陈长征,易佐慧子,等.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3):256-259.

[3] 董承强,侯新豫.康柏西普与雷株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疗效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115.

[4] 孙梅,李明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的抗VEGF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0):1772-1774.

[5] 龙艳,唐艳,王治荣,等.药物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760-761.

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173-02

猜你喜欢

康柏西体腔视网膜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转录组测序解析刺参波里氏囊腔与体腔中体腔细胞对吐脏胁迫的响应差异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