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人陈永昌郎志丽夫妇幸福坚守60载

2017-10-16彭立昭文部分摄影

北广人物 2017年39期
关键词:刻瓷面人永昌

本刊独家专访本刊记者 彭立昭文/ 部分摄影

【封面】

非遗传承人陈永昌郎志丽夫妇幸福坚守60载

本刊独家专访本刊记者 彭立昭文/ 部分摄影

陈永昌作品《天路》1975 年

丈夫陈永昌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刻瓷』传承人

妻子郎志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面人郎』传承人

51年前著名女作家冰心采访过“面人郎”还选在中学教科书里课文里的小女孩已是大师他们这对夫妇一个捏面人儿 一个刻细瓷儿各有各的绝技 技艺难分高下……

51年前著名女作家冰心访“面人郎”,在《面人郎采访记》中记述:当冰心向郎绍安问道:“您现在带徒么?”他指了指桌边站着的小姑娘,说:“她是我的学徒,也是我的女儿。”后来,正是这个小姑娘成为了“面人郎”的重要传承人,早在1995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她,就是当今的面塑大家郎志丽。

最让我们称奇的是,陈永昌、郎志丽夫妇都是非遗传承人,丈夫陈永昌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刻瓷”传承人,妻子郎志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面人郎”传承人。他们夫妻二人相识于1957年,1964年结婚,恩爱有加。一个捏面人儿,一个刻细瓷儿,各有各的绝技,技艺难分高下。

特写镜头之下,一团看似普通的面粉,在她的手里变成一个个小小的面人,活灵活现地演绎出“十八罗汉”、“八仙过海”、“三打白骨精”、“史湘云醉卧芍药茵”等精彩的故事场面,叹为观止。她,就是京城赫赫有名的面塑艺术家、人称“面人郎”——郎绍安老先生的女儿郎志丽。

而提起郎绍安老先生,也许不少中老年读者朋友不会陌生,因为著名女作家冰心的《面人郎采访记》选录在中学教科书里,文中对“面人郎”郎绍安老先生的技艺有精彩的介绍:他“捏什么像什么……我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这都是‘面人郎’小时候最熟悉的北京街头巷尾的一切,也是我自己童年所熟悉的一切……”

郎志丽从少年时代起,便跟随父亲郎绍安老先生学习面塑艺术,至今坚守了60年。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工艺美术工厂工艺美术师。她的作品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及荣誉证书。1999年其论文《论面塑艺术的创新》,经世界学术贡献奖评审委员会评审获论文金奖。她也曾多次出访美国、英国、日内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6月,“北京面人郎”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郎志丽被评为该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郎女士说,传承面人是她家族的使命。

陈永昌先生专攻北京刻瓷——一柄刻刀、一把錾子、一方木槌,在莹如玉、薄如纸的瓷器釉面上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轻轻錾画出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线条,上色后,呈现国画独有的皴染效果……这便是被誉为“瓷器上刺绣”的北京刻瓷。作为北京刻瓷这项市级非遗项目的第三代传承人,他也默默坚守了近60个年头。

一把刻刀,一双聚精会神的眼睛,一双灵动的双手,一件件精美、技艺奇妙的作品,无不传递出两位非遗传承人的艺术追求与作风,诠释出了老一辈手艺人的朴实情怀。

艺术家夫妇给本刊题字

猜你喜欢

刻瓷面人永昌
The influence of collision energy on magnetically tuned 6Li–6Li Feshbach resonance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刻瓷艺术浅谈
书画作品鉴赏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民间工艺介绍(二十三)
孙空空 捏面人
面人王
面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