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谟县频发洪水对环境的影响

2017-10-14杨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望谟县强降水洪水

杨杰

摘要概述了望谟县的地理条件与气候状况,分析了该地洪水频发的原因,并从民生、农业、林业、水利、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关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强降水;洪水;环境保护;望谟县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2-0049-03

Abstract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climatic condition of Wangmo County was outlined, the causes of frequent floods in the area were analyzed,relev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griculture, forestry, water conservancy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Heavy precipitation;Floo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angmo County

人類发展与环境的主要关系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而展现出来的,即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活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以资源的形式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然后通过消费(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形式再以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形式向环境排放。因此,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消费活动无不影响到环境,其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规模则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总之,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并加剧的,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深,以致人类社会的发展越好,破坏环境的程度越深。望谟县经济落后,能源矿物缺乏,人们对木材的依赖高于一般地区,这就造成树林植被的减少和破坏,加上随意的开荒种地,减少了植被的覆盖率。加之望谟县的特殊地形,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相差较大以及易受到恶劣气候影响等因素,导致该地区洪水频发。笔者对望谟县频发洪水现象对当前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频发洪水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措施,旨在为该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望谟县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概况

1.1地理概况

望谟县位于贵州西南部,东与罗甸接壤,南与广西乐业县相隔于红水河,西隔北盘江与贞丰、册亨毗邻,北与紫云、镇宁相连。总面积3 005.5 km2,人口约31万,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8.6%。望谟县处于黔南山原低山、低中山、中山、中中山峡谷区,整个地形是东南低、西北高,中部地区海拔在800~900 m。北部打易镇境内的跑马坪为望谟境内最高处,海拔1 718 m,最低海拔为南部红水河出境处的昂武镇打乐河口,仅275 m,两地相对高差高达1 443 m。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沿河两岸有大小不等的坝地,东西部岩溶地貌发育较典型,以石灰岩峰丛山地为主,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呈立体状展布。山地面积占76.8%,丘陵占20.4%,河谷盆地仅占2.8%[2]。

1.2气候概况

望谟县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晚、冬短的明显特征[3]。年平均气温为19.5 ℃,极端最低气温为-2.4 ℃,极端最高气温41.8 ℃。年均降水量1 241.1 mm,无霜期341 d,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中部以南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其他地区一年两熟。

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和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北上带来大量的水汽,望谟离海洋的直线距离不足500 km,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多,使望谟县成为贵州的多雨区,但在时间分布上不均匀,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境内的降雨量在年际间的变化也很大。据最新研究,望谟也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这是造成望谟县每年6—8 月降水量增加的原因。望漠县基本气候情况见表1,降水量情况见图1。

2频发洪水的原因

2.1河流上游的森林与洪水此消彼长的关系

强降水主要对望谟河干流(城区段)及右岸纳过河、松林河、纳朝河造成的洪灾损失最为严重。望谟河发源于西北部的打易境内,打易境内由于地势较高、地形较为复杂,生活条件极差,经济发展缓慢,人们对树木的依赖程度远大于一般区域。因此,大量砍伐树木,不断开荒垦地,大量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减少,从而导致石漠化程度增大。高海拔差的山区地形给降雨汇流后的水流提供较大的天然坡度,高流速的水流,带着疏松的石、砾、沙、土凶猛而下,形成山洪、泥石流,裸露地表失去拦蓄强降水量延缓汇流时间的功能,缺乏减少径流量的阻碍,从而山洪汇聚在山谷冲进人们的居住带,造成多幢房屋倒塌,公路、通信中断,农田受淹、被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

2.2植被覆盖率与洪水的关系

标准差异植被指数(NDVI)是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太阳光的截取、光合作用以及地表净初级生产力等密切相关的指标数值,主要运用于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标准差异植被指数是反映植物冠层对背景影响的标准之一,如土壤、潮湿地面、雪、枯叶、粗糙度等,且与植被覆盖有关[5]。-1≤NDVI≤1,其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表示有裸露岩石或土壤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2003—2012年望谟河上游河段的NDVI分别为0.43、0.41、0.41、0.33、0.39、0.35、0.38、0.41、0.40、0.42。

由此可知,望谟河上游河段的植被覆盖程度属于半裸露半覆盖状况,据记载,望谟县在2003—2012年洪水极易发生,尤其是2006—2008年最具灾难性。从NDVI来看,NDVI值最接近0,可判斷植被的覆盖程度较小,取而代之的是岩石和裸土面积较广,从而可分析出洪水频发与森林植被减少有着一定关联。

2.3望谟河段上游的地质条件

望谟河系北盘江左岸的一级支流,位于贵州高原西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发源于西北部,大致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望谟县城,最终流入北盘江。望谟河上游河谷总体为斜、横向谷,横断面多为窄“V”型,局部宽也为“V”型,岸坡以斜向坡为主,少有顺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两岸的坡度较大,山体多为长条状山脊,呈山高坡陡趋势。望谟河两岸及河床大部分属第四系(Q)残坡积砂质黏土夹碎石及冲积砂卵砾石、块石、漂石及粉土。加之,基岩主要有三叠系中、下统兰木组(T2L)、板纳组(T2b)及TI页岩、粉砂岩、细砂岩夹灰岩、泥质灰岩等。从地质结构分析可知,该河段易发生泥石流。

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望谟河干流两岸沟谷较为发育,地表水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坡面流及地下水通过裂隙渗透补给,年内分配不均,枯季流量很小,汛期洪水流量较大,同时助推了泥石流下滑。该河段区域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较为普遍,区域内沟谷发育,山体较破碎,地形坡度较陡,大面积分布的碎屑岩及黏土岩,岩石软硬相间,强度差异大,岩体抗风化力强弱不一,整体风化深度较大。这些因素为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及崩塌等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从地势来看,望谟县呈现出北高东低的情况,且海拔差较大,如有暴雨降临,雨水就会汇集到地势低的地方,地势低处最容易受洪灾。可见,北盘江与红水河沿岸的水系较发达,也容易使洪水聚集,是山洪灾害防御的重点,望谟河是红水河的支系之一。而望谟县的雨水一般集中在6—8月,故望谟县洪水常发生在6—8月。

2.4森林对洪水的防护功能

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的功能。森林与水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将会改变水量平衡的各个环节,影响森林的水分状况和河川径流[7]。森林覆盖地面可以有效拦截雨滴对地表的打击,削弱雨水冲刷力,防止水蚀,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森林对降水有着层层拦截的作用,第1层是森林树冠对雨水的拦截,林冠的截留率为11.4%~36.5%。其次是林下植被层,雨水到达这一层时再次被截留,从而使雨滴击溅土壤的功能大大减弱[8]。

枯枝落叶层具有保护土壤免受雨滴冲击和增加土壤腐殖质和有机质的作用,并参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效地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为林地土壤层蓄水、滞洪提供物质基础,这是枯枝落叶层对森林涵养水源的重要贡献。枯枝落叶层的有效拦蓄量计算式为

W=(0.85RmRo)×M

式中,W为有效拦蓄量;Rm为最大持水量;Ro为自然含水量;M为枯枝落叶现存量。

枯枝落叶截留量为最大持水量和自然含水量之差[9]。

2.5居民的生活习惯对环境的影响

望谟县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其辖区内民族众多,其中布依族与苗族人口最多,其次是汉族。望谟的人民大致有3种居住习性,从山脚到山顶依次是布依族、汉族、苗族。布依族人民喜欢水,常选择山脚有小河的岸边居住。汉族和少数的一些其他民族选择居住在山腰,生活条件较好,苗族则喜欢居住在深山。

望谟县交通闭塞,经济条件极差,境内居民基本处于自给自足,再加上望谟境内的物资及能源矿物比较缺乏。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于是大量砍伐树木,弥补能源的不足。此外,还存在随意地开荒垦殖,甚至随意地放火烧山,从而造成植被覆盖率锐减,石漠化面积不断增大。

3相关环境保护措施

在望谟县境内,全面实施治山、治水的水土保持工程,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通过工程措施,改变坡地、沟谷陡峭的现状,减缓天然冲沟的水流坡度,降低水流速度,延长水流的汇流时间,从而达到削减洪峰流量和保持水土的目的。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全县流域范围内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河流特征等进行治理区域划分。

第一,在民生方面,考虑到望谟县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较薄弱,应对广大民众普及环保知识,政府部门应制定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由县政府颁发到各乡镇、各村委会,强力执行。

第二,在农业方面,考虑现有农田和旱地的改造。改良土壤与水利工程配套相结合,修建引水渠和排水沟、蓄水池等。实现“遇旱有水灌,遇洪不冲不淤”的目标。推广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逐步建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农田。加固和新修现有耕地、水田的地埂,把坡地变成坡式梯地或水平梯地,建成基本农田。

第三,在林业方面,根据区域情况,在不同的范围内,规划种植用途不同的树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加植被覆盖率,以保持水土。有计划、有目的地管理采伐与复植,使植被的覆盖率年年有增长。

第四,在牧业方面,进行改良草坡和建立人工草地规划。坡度较陡的区域,作为割草地,不准放牧;坡度较缓的区域,可作为放牧和割草地。对于有水土流失的区域,开展封山育林、封沟育草及种草木固土的工作。

第五,在水利方面,兴修水利工程,保证农田灌溉,服务于农业生产。在有条件的河段修建水库。疏通主河道,取消束缚窄河道过水断面的违章建筑,望谟境内近距离傍水修建房屋的现象极其严重,应该严厉打击。有条件的河段,考虑加高或扩宽河道,保证设计巡洪能力通过主河道。在治山、治水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兴修蓄水池、山塘、谷坊、拦沙坝、沟头护坡等工程,拦蓄部分山洪,降低冲沟坡度,防止新的侵蚀发生,保持水土。规划拦山沟、排水沟,把坡面治理的蓄水与排水结合起来,让洪水期的雨水能顺利地排泄到主河槽中,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10]。

第六,在建设方面,建设新农村,大面积的森林正面临着被砍伐。另外,村村通公路的计划,挖路、钻山、破石等同时也在破坏着森林植被。因此,首先要杜绝砍伐森林,嚴厉制止乱砍滥伐现象;其次,在进行村村通计划时

应及时治理遭到破坏的环境,及时补种植被,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

45卷22期杨 杰望谟县频发洪水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万茂,高波,夏太寿,等.论土地生态经济学与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上)[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12(3):5-10.

[2] 贵州省望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望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 徐先进.望谟县“20060612”暴雨洪水的反思[J].贵州水力发电,2007,21(1):8-10.

[4] 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与水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5] 许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旱情监测综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0):73-78.

[6] 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 刘金荣,胡斌,王立海.森林作业对迹地及相关流域径流流量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0,26(6):14-17.

[8]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 韩永刚,杨玉盛.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进展[J].亚熱带水土保持,2007,19(2):20-25.

[10] 陈华堰.望谟洪水成因浅析[N].黔西南日报,2011-09-13(007).

猜你喜欢

望谟县强降水洪水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田野里,丰收忙
贵州省望谟县纳郎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一次东移型西南低涡引发的强降水诊断分析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望谟县委离退局、老年大学到蔗香镇新寨村张贴帮扶公示牌
洪水来了
四川盆地西南部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分析
2014 年5 月末西藏强降水天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