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G20杭州峰会为契机建立重大活动电梯保障的长效机制

2017-10-14李东洋郑雷骏汪宏林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

李东洋+郑雷骏+汪宏+林野

摘 要:在G20杭州峰会核心区域的电梯保障过程中,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在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协调合作体系的多维度衔接、技术保障体系的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的升级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强化等方面总结了一定经验,并逐步形成一套长效机制,推动电梯检验管理水平提高,促进对重大活动的电梯保障发展。

关键词:G20杭州峰会; 电梯保障; 重大活动;长效机制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在杭州召开。我院作为G20杭州峰会电梯安全保障的责任单位,把做好G20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保障作为首要任务,以 “核心区域无事件,涉会场馆无故障,全市范围无事故”的特种设备安保任务总目标,从峰会服务实际需要和建立重大活动保障新常态两点出发,不断提升电梯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能力,力求逐步形成一套针对重大活动中电梯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

一、推进高效的电梯保障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包括院领导班子、电梯所负责人和检验人员的“三位一体”管理保障体系:院领导分工管理,所负责人协调落实,检验人员分片包干。加强对峰会期间电梯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有效实施。1.院一级成立G20峰会特种设备安全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局重大国际峰会维稳安保工作统筹协调小组领导下,由院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电梯所,全院后勤、信息、财务、检验部门负责人任主任,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2. 电梯所成立专项小组,包括主会场监督检验组、重要场馆和电梯安全评估组、公共场所电梯保障性检验组,以及国博中心试运行驻点组。3.在检验人员一级,对核心单位特种设备的检验人员进行严格审查,选派政治素质高、技术水平好的技术人员参加检验服务保障工作。展开分片包干的制度,形成定人定岗、专项方案、分段检验等多种管理手段,充分熟悉该宾馆所有电梯的楼层、型号和运行状态,并为每台电梯分别制定相应的保障性检验专项方案。

二、 有效衔接协调多维度合作体系

紧密围绕保障G20峰会要点开展工作,并牢牢将“开展多方协调、统一各方部署”两个关键点贯彻落实到每日的工作中。通过多方协调机制及时反馈保障现场的动态信息,并随时对疑难问题和紧急情况进行有效处置。1.在主会场建立六方协调机制因国际博览中心项目的复杂性和难度性,为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市局、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总承包单位、电梯安装单位、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了六方协调机制,对电梯保障工作定期沟通协调。2.在核心区域建立七方协调机制。B20分会场以及国家领导人、随行人员和国内外媒体的驻地宾馆的电梯具有保密的特点。特检院建立了指挥小组和检验技术组,与省局、市局、八个区局、省特检院、电梯维保单位以及41家电梯使用单位形成了七方协调机制。通过相互协调和相互联动,全面落实了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和维保单位维保责任。先后制定了《杭州市G20峰会电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纪要》、《G20峰会电梯安全评估检验报告》等多个文件,统一了广大检验人员的行动和思想,提高了评估质量和效率。

三、 构建完善的电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G20电梯保障要求特种设备检验人员具有技术、沟通和执行等综合能力和 “工匠精神”,检验中精益求精。技术支撑工作保障重点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对主会场红色区域进行驻点监督试运行,二是对核心区域电梯重点开展安全评估工作,三是对重要区域全面开展保障性检验。

(一)对主会场红色区域进行驻点监督试运行。派专人驻点负责场馆电梯的日常巡查、试运行的监督、与场馆建设、运营和分局的沟通协调工作。通过驻点人员与相关企业和监督部门的交流合作,可随时掌握场馆电梯运行状况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对需要整改的问题与建设单位、监督部门和电梯公司深入沟通的基础上,书面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并组织电梯检验专家对主会场全部电梯彻底复查。

(二)杭州作为G20峰会的主办地,对分会场、驻地宾馆、酒店等相关场所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峰会保障范围覆盖的国际会议中心、西子国宾馆、萧山机场等核心区域大力开展电梯安全评估工作,通过以下三点控制质量:一是从严要求,从细入手,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电梯检验的标准和检规,不放过任何细小的安全隐患;二是检验整改,双管齐下,在检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出问题,而且要对电梯的安全问题提出可靠有效的技术整改方案,并立刻要求电梯单位和用户进行整改,解决问题;三是提高效率,及时反馈,检验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止于表面,应当在整改后“回头看”,仔细检查提出的整改措施是否能够完全解决安全隐患。

(三)对重要区域全展开保障性检验

对市区内涉及公共安全的火车站、地铁、商场、小区和医院等重要区域的2032台电梯和自动扶梯进行了保障性检验工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主会场监督检验组的检验人员提高认识,严把检验质量关,充分履行检验职责,根据不同类别的保障工作制定了相应的专项检验方案,确保电梯保障的电梯安全质量。共计保障性检验电梯2032台,包括1402台垂直电梯,630台自动扶梯和人行道。共出具检验报告垂直电梯717台,自动扶梯和人行道568台,垂直电梯不合格共64台,自动扶梯不合格共91台。

四、 提升电梯检验技术质量标准体系

G20峰会作为杭州首次承办的高级别国际会议,电梯检验不仅要满足国家检规和标准的要求,省市政府对重要场馆的电梯安全和技术提出了G20标准:要求安全舒适,而且要确保“三个无”,无噪声、无故障、无事故。这些高标准和严要求都是对电梯保障工作的新挑战。

(一)从多方面提升电梯检验质量。主会场在建设期间,涉及4个电梯单位的几十个安装班组,安装进度不同、工艺不同、技术良莠不齐,并且建筑设计方案数次更改,导致工程交接混乱。针对这些难题,特检院及时与建设方联系和沟通,提前介入特种设备安装工作,全盘掌握电梯安装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难度,并针对性地做好相关配合准备工作。对整个场馆内所有电梯的品牌、类型、型号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加强监督检验力度,促使各电梯制造单位提高电梯制造质量,确保产品质量;派出技术水平过硬的检验队伍,并以讲政治的高度端正思想,严格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监督;针对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督促电梯单位进行整改,确保安装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与项目建设单位及时进行协调,确保对电梯安装相关现场条件的配合。

(二)对领导人电梯开展电磁兼容测试。电梯国家领导人随行人员携带的信号干扰设备可能干扰电梯门的正常运行。特检院组织国内电梯专家进行论证后,邀请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的电磁兼容性技术专家来到杭州,对国博中心主会场和凯悦、JW万豪、香格里拉、黄龙饭店五家单位的电梯进行电梯电磁兼容综合测试。

(三)超高标准的电梯试运行。国标要求对新装电梯进行3000次无故障试运行,但依据G20标准对主会场76台垂直电梯进行20000次无故障试运行以及3000次满载无故障试运行,并对121台自动扶梯进行300小时无故障试运行。以严苛的试运行充分考考验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将电梯的潜在故障和问题暴露出来。针对主会场的10台领导人专用自动扶梯提升高度过大的问题(最高达15.2米),通过专家论证,按“G20检验标准”制定了《G20峰会自动扶梯重载试运行方案》,协调运营公司300名场馆工作人员对10台迅达自动扶梯进行为期三天的满载试运行。

五、强化电梯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通过参加国家总局、省质监局主办的“G20杭州峰会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演练”,通过演练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能及时有效。为国际博览中心和各个宾馆驻点分别制定了峰会保障应急救援预案,并多次组织参加多部门联动应急救援演练。从8月28日起对国际博览中心主会场、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西湖景区领导人住地宾馆、萧山中外媒体住地宾馆等全市41个驻守点的515台电梯进行全天候驻守。

针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给电梯公司和使用单位做出以下专项指导:一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急救援专项预案。二是定期开展困人救援实战演练。三是对每台电梯的易发故障建立资料库。四是对关键部件和易损零部件进行备品备件。五是确保每台电梯救援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六是对可能乘梯者的国籍和语言有充分了解和准备。

在G20杭州峰会的保障过程中,我院通过构建峰会电梯安全保障体系的实践过程,促进了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从多个方面把峰会活动中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对于今后有效实施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计划编号2016QK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构建云南涉藏地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构建新时代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以督察为手段,推动地方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基于互惠共赢的社会服务平台长效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