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探讨

2017-10-14刘宇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关键词:蓄水海绵雨水

刘宇

摘要:海绵城市在蓄水、渗水、净水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重要助力。为了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必须要对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地下水系统;给排水

1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最初的目的是在于降低城市开发过程中对于各种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出发点在于通过局部的措施以及分散控制,对强降雨产生的内涝和水体污染进行控制,使得被开发的地区的水文情况尽可能的接近自然状态。具体来讲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从对城市地下土壤的含水量控制、雨水的回收利用以及地表水流量的控制等方面出发,提高城市抗击内涝的能力并加大对雨水的渗透等。充分利用渗透、滞留、储蓄、净化、排放等规划和技术上的措施,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得整体的城市环境像海绵一样在降雨过多时可以通过城市内自身的开放水体和土壤将雨水快速的进行排放和储存,当城市降雨量较少或者遇到干旱的时节时,城市开放水体和土壤中储存的水量可以有效的缓解市政绿地的灌溉需求。

2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的意义

2.1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

很多城市都有重要的防洪任务,如果防洪建设不到位就有可能在发生大暴雨的时候导致城市出现内涝现象。因此城市的给排水能力非常重要。海绵城市能够提高城市对洪水的耐受力,同时能够缓解干旱天气带来的水资源紧张现象。海绵城市能够结合自然环境将防水、排水、处理水、蓄水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缓解发生内涝时城市给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频率。

2.2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

海绵城市的蓄水能力能够很好地将多余的雨水利用起来,蓄存的雨水可以用于居民的生活、工业的生产以及一些景观设计。将降雨量较大时候的多余雨水重复利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形成一个自然存水、自然处理水、自然渗透的完整水循环系统。对水的重复利用可以缓解人口增加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紧张关系。在干旱天气能够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情况。

3.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构建

3.1做好规划和引领工作

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必须做好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引领工作,要在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海绵城市的理念意义,而使城市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海绵”特性,还需从规划和引领方面入手。设计人员应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同时制订出专门的建设专项规划对策和修建性规划对策,并将规划行为融入到整体规划目标中。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做好设计方案与城市原有建筑之间的共存,要避免因海绵城市规划而对城市原有建筑产生的影响。要做好雨水径流管理工作和城市雨洪系统建设工作,从根本上改进城市的给排水能力,就可很好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完善的城市内部水循环系统的目的。

3.2城市的透水性海绵铺装设

①在以往的城市景观设计建设中,针对公共區域及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所用材料一般都比较普通,缺乏良好的透水性,雨水的渗透能力差。而通过以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材料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景观区域的雨水渗透能力,并实现对现有雨水及时的向周边街道沟渠引流。②城市发展中的道路占用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基本占到城市总面积的近20%。当前城市道路积水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道路铺装材料的透水性能比较差。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城市道路的铺装以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加以替代,有效降低了地面的径流量,提升了雨水的渗透量。同时可以通过将雨水及时的引流到地下蓄水池而得到了及时的净化和雨水补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3.3海绵城市理念中的水净化和使用排放应用

当前的城市绿地,在设计上还是普遍高于道路路面。这种方式不利于雨水的排放和利用。而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提升城市的吸水性能。其中的下沉式绿地在城市的绿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效果也比较显著。这种绿地在提升排水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蓄水容量的增加,从而也就达到了当前城市给排水施工设计要求。常见的海绵城市理念中水的净化,利用和排放主要形式有湿塘、湿地或者生物滞留设施等。

3.4强化专业性技术研究

政府部门给与的帮助和先行者给与的实践经验都很少,且给予的有力依据都不多,具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城市给排水系统跟城市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实行难度较大,资金支持也不够稳固。想要实行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从技术环节进行强化,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眼前的实施经验,不停地优化完善,提高建设效果。

3.5落实体系建设的责任

针对那些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开展试点城市,需要以现在存在的基础建设为对象,对其进行的综合分析,规划设计,提高基础建设设施的安全性,满足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协调运行要求。进行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候,要根据试点城市的特点,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需要分析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并且做好各方面的统筹分析工作,并将系统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将系统建设科学化、规划化和标准化。

3.6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蓄水模块设计分析

对于当前应用到海绵城市给排水理念的雨水蓄水池模块来说,其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科技产品,不但能够具有较强的承压力,还可以以相对较小的蓄水面积来实现比较可观的水储存能力。另外,其以约95%的镂空空间来完成更好的蓄水能力。在蓄水模块的设计中,水的存储和排放中主要用到了防水布和土工布来配合实施,同时在模块结构内部还需要进行进、出水管、水泵合理位置的确定和设置。对于通过海绵蓄水模块处理并存储的水,可以用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厕所冲洗,路面洒水,景区用水补充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消防及循环冷却用水。

3.7做好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作

雨水径流过程中会出现污染,要建设海绵城市,在设计给排水方案时须切实考虑到雨水径流污染的控制。在设计给排水方案时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建设规划目标和实际操作情况,从而做好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作。对于一些雨水径流污染严重的城市,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做好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调查工作,同时结合当地给排水设计方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给排水设计方案。若条件允许,设计人员最好设计出不同的设计方案,然后开会选择确定最适合当地的设计方案和建设方式。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建设人员可控制整个过程的污染,同时进一步恢复城市生态系统自身水循环能力,最终实现海绵城市良好给排水系统的建设。

结语

海绵城市充分利用生态手段来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大大提高了城市应对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耐受力。同时对水的循环利用能够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给排水设计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要提高城市的给排水设计,把城市水的渗、蓄和滞三方面充分结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卫红.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注意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07):107.

[2]姚茜.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给排水建设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247.

[3]贾真.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15):31.

[4]黄璐璐.海绵城市设计给排水[J].江西建材,2016,(21):71+73.

[5]马红兵.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注意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9):184-185.endprint

猜你喜欢

蓄水海绵雨水
2022年巴西水电站水库蓄水率达50%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西藏在建大型水电站工程通过蓄水验收
海绵是植物吗?
神奇的雨水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