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闽南民间传统剪纸纹饰图案及其文化性研究

2017-10-13岳婉琪

关键词:刻纸闽南地区闽南

岳婉琪

(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传统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性符号存在于民俗生活与现代设计艺术之中。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种类繁多,艺术流派各异。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此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当地的传统剪纸艺术也名声远扬且独具地域性艺术特色,因其地域文化的洗礼与影响,当地传统剪纸艺术所呈现出来的寓意、图案造型、风格特征、审美文化以及剪刻工艺也不尽相同。闽南地区剪纸艺术主要以漳浦剪纸与泉州刻纸两者为经典代表,它们以其自身的文化与艺术共性及部分差异性向我们展示了福建闽南地区的独特民间艺术形式。

一、闽南传统剪纸艺术概述

剪纸艺术是传统的装饰艺术之一,是一门传统手工艺活动,且亦是民间画工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又称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艺术作品常常呈现出视觉上的镂空感与空间感,给人一种想象空间,是一种审美上的艺术享受,号称“中国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1]。“剪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人岭安卿的《栲栳山人集》之中,此集里所藏《剪纸惜花春起早图》一诗,也是今日“剪纸”一词的最早由来之处,可见传统剪纸的历史之久与文化至深自然不言而喻了。

闽南地区指福建省东南部,主要由五个地区城市组成。闽南剪纸是福建闽南地区高水平的传统手工艺活动之一,其中以漳州地区的漳浦剪纸与泉州地区的泉州刻纸为主要典型代表,两个地区的传统剪纸艺术虽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由于闽南区域性文化、历史发展、民俗民风等深厚的影响,其两个地区传统剪纸的艺术性特点还是有很大的共性的。

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人大规模的南渡入闽,随即而来的中原文化也开始流入闽南地区,中原文化与独具特色的闽南原土著文化发生了碰撞与互融,形成了兼具两者特色的文化共同体。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最早有关福建地区民间剪纸的记载是宋代年间的福建武夷山民间剪纸,继而发展盛行于明清时期,这时期的传统剪纸盛行地区主要以闽南地区为主。闽南地区漳州以漳浦剪纸最为代表,最早起源于宋朝年间,据文献资料《漳浦县志》里提到:“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2]漳浦传统民间剪纸当时不仅用于喜庆佳节,也用于祭祀之中,民间手工艺人把生产生活中的感悟以剪纸的艺术呈现形式创作出来,且根据使用背景的不尽相同来进行选题、材料、造型、色彩、剪刻手法的区别。在闽南地区的泉州刻纸,主要通过剪刀与刻刀两种工具在纸张上进行艺术造型创造。泉州刻纸盛行于唐朝时期,它的作品艺术性极高,通常作品线条流畅、造型清秀、艺术题材广泛,颇具闽南当地特色,与其他地区传统民间剪纸不尽相同。在泉州刻纸上不得不提及一个人物那就是艺术家李尧宝,他对泉州刻纸的贡献极大,勇于突破当时刻纸手工艺人善刻不善画的短板以及刻纸题材局限性的弊端,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泉州刻纸的题材,并且在继承发扬传统民间刻纸的基础上,把泉州刻纸创新运用在泉州花灯中,使得泉州刻纸的发展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闽南传统剪纸艺术不可否认仍然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一个组成部分,它身体力行地传承着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与文化,但在传袭过程之中,因受到地域性历史文化、宗教、民俗、审美信仰、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得它自身的艺术特色发生了部分改变,进而形成兼具传统与本土风格的闽南剪纸艺术。

二、闽南传统民间剪纸图案纹饰及其艺术特色

(一)闽南民间传统剪纸图案纹饰种类

闽南剪纸风格清秀细致、构图丰满匀称、造型对称平衡、线条细腻流畅,图案纹饰众多,具体种类笔者归纳如下:

其一,漳浦剪纸因地域文化和手工艺人生活环境的特征,在传统民间剪纸图案中常出现闽南民众劳动成果,比如屡见水产动物与丰收蔬果入画,借以表达对丰收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主要的闽南传统剪纸图案分为三大类:第一种为表达吉祥喜庆的剪纸图案,主要以鱼虫花鸟、龙凤祥兽图案为主,《龙凤双喜图》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剪纸作品。闽南地区很多传统艺术形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龙凤的影子出现,它们都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追求之意。第二种图案造型主要剪刻有关宗教神话故事及祭祀祭拜活动,比如剪刻各种各样的猪脚花、饼花贴于祭祀品上寄托了民众对美好的期愿。最后一种图案主要来表现现实生产生活,以自然景物、水产动物、亭桥风景图案为主。如剪纸作品《养羊》《出海》《抓虾》《养牛》《抓鱼》等都为生活细节中的景象,这些剪纸图案也都来自于我们常见的动物与水产。陈匏的《我家的牛群》一幅作品中,以最常见的动物图案造型创造了质朴且夸张、自然优美、玲珑剔透中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经典闽南传统剪纸艺术作品。

图 1 出海

图2 捉虾

图3 泉州李尧宝刻纸

图4 泉州李尧宝刻纸

图5 茶壶花

图6 肩罩花

其二,泉州刻纸图案种类主要亦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种为借以表现现实生产生活的剪刻图案,主要以生活中的人物、植物花卉、动物家禽图案为主。第二种为吉祥图案,主要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艺术方式将花鸟走兽、鱼虫瓜果等图案造型与吉祥纳福、富贵如意之意有机结合形成饱含吉祥之意的刻纸作品,比如常见的蝙蝠(福)、花就隶属此类。第三种图案造型主要以戏曲人物及神话传说故事人物为主,比如艺术家李尧宝剪刻的《暗八仙》作品,八仙图案在各地剪纸艺术中频繁出现,闽南剪纸中也不乏此类图案造型,精细的剪刻、流畅的线条、动感的人物造型都颇具一番滋味。

闽南民间传统剪纸中除了上述图案造型以外,还有独具其特色的符号性纹饰。这些纹饰图案在闽南剪纸中也屡见不鲜,主要囊括锯齿纹、几何纹、弧纹、圆纹、自然纹、云水纹、旋涡纹、植物纹、用具纹、动物纹、文字纹等纹饰图案。其中闽南剪纸中最常用的纹饰为植物纹与自然纹,多以其作为剪纸艺术构型的常见元素,常出现在剪纸作品中的造型如植物的藤、枝、叶、蔓、花、苞、蕊等等。

(二)闽南民间传统剪纸的艺术特色

1.闽南民间传统剪纸图案的色彩表现

闽南民间传统剪纸图案的用色总体上遵循去繁求简的原则,多数使用单色,红色是作为闽南剪纸艺术中的主导色彩。传统剪纸艺术起初大多数以寄托吉祥纳福之意为主,红色是我国最传统的颜色之一,甚至可以称作最具中国特色的颜色。自古以来我们都对红色颇加深爱,它象征着热情、美好、力量、向往、吉祥,剪纸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装饰性的艺术作品,色彩艳丽与表现力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恰巧红色可以满足这种种的要求,红色纸张材料与图案纹饰造型紧密地融汇在一起,彰显出闽南传统剪纸艺术特色。

2.闽南民间传统剪纸图案的艺术构图形式

闽南民间传统剪纸的艺术构图形式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散点多维度构图形式,其中图案造型常常通过对称、连续、均齐等艺术构成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漳浦剪纸构图画面匀称丰满且虚实分明,以散点透视进行视图规划,将不同的元素融汇在一起,把具体的物象图案平面化、典型化、艺术化,在整体艺术上求神减形,抓住精髓部分,突出重点内容以达到与受众心神合一的艺术境界,在此艺术构图上不过分地拘泥于具体的透视关系以及大小比例关系,营造出已突破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剪纸艺术作品。泉州刻纸在构图形式上学习借鉴了国画的构图形式,在艺术风格上也与其他传统剪纸有所不同,在质朴淳厚的民间特色基础上散发一种文人气息,其构图形式遵循以大观小的原则,整体图案画面匀称均衡、整齐饱满、严密紧凑,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整个作品画面显示出一种错落有致、严谨且不失变化的艺术特色。泉州刻纸作品中常常图案造型、艺术形象与场景图案层层重叠,其构图形式呈现出多维度空间的层次感,且独具装饰性与艺术性。

3.闽南民间传统剪纸图案的剪刻技法

闽南传统剪纸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之中,但是它的发展独具区域性特色,使得闽南剪纸艺术有着自身非凡的艺术魅力。闽南剪纸艺术以其自身的清新秀丽之风格,精湛独特之工艺受到了众多好评,也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闽南剪纸在剪刻技法上有阴刻、阳刻以及阴阳结合三种方法,主要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且多用阳线构图,画面饱满留白匀称,与北方传统剪纸的大量留白形成鲜明的风格对比。闽南剪纸十分重视线条的优美感与连贯性,讲究线与线流畅相连,以线为界,进而形成整体的块面感与空间感。虽然线条纤细,但在闽南手工艺人手里表现得独具力量感,是对剪刻艺术对象的提炼与概括,以精湛的剪刻技法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艺术形象的特色,并体现了手工艺人的创作思维与审美思想,利用简单的材料与工具在二维的空间上展现出了三维甚至多维度的艺术形式,也颇具地域性风味。在作品呈现形式上,闽南剪纸多以单剪见长,不加以后期的点缀与再装饰,自然对于剪刻技法要求甚高。

三、闽南民间传统剪纸的文化性探究

闽南地区地处福建东南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在历史上多数时期是属于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边陲性地区,但有勇于接纳外来文化的传统,吸纳了海洋文化、中原文化、古越文化等众多文化精髓,形成了颇具地域性特色的融合性文化体系。闽南文化凝聚着历朝历代闽南人的智慧与力量,具有多元性、开拓性、务实性、包容性、奇异性等特征,在民间传统剪纸中也能看到闽南文化的身影。闽南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作品题材种类繁多,其中我们可以屡见水产动物入画,其原因不言而喻,我们知道很多闽南人以讨海为生,海洋文化对其艺术创造题材、图案纹饰、艺术形式的影响都不容小觑;在剪刻手法上也结合了阴阳刻多种手法兼具融合了传统民间剪纸文化特色与区域性文化特征。再者不得不谈及民间信仰文化对闽南传统剪纸艺术的影响,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艺术,常常寄托着民众吉祥纳福、追求平安富贵、家族昌盛等种种美好意愿,闽南剪纸也不一例外。闽南艺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富含极高艺术价值的剪纸作品,以借物寓意的方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之意。闽南民间剪纸艺术诞生于质朴的闽南劳动人民生活中,没有功利思想的约束亦没有经济价值观念的困顿,它源于美好的生活之中,显示了闽南文化艺术最本质最纯真的精神理念与审美文化。

闽南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承凝聚了众多手工艺人与民众的心血,他们身体力行地把自己对生活、风俗、审美、艺术与文化的所感所悟以剪纸作品为载体完美地呈现于众,凝聚了民众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创造出风格鲜明独特的剪纸作品,见证了闽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民风与民情的演变发展进程。闽南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对了解闽南历史、艺术、文化以及地区与地区间文化差异性有着巨大的贡献,并且在对外文化沟通与交流上也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结语

闽南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伴随着闽南的发展与进步,是千百年来闽南人创造并享受的艺术文化。闽南民间传统剪纸图案纹饰中汇聚着闽南的历史、艺术、审美、风俗、精神与文化,且艺术品自身亦富有艺术性、文化性与审美性的特征。闽南民间传统剪纸的图案纹饰、图案色彩、剪刻形式、艺术构成方法在满足基本的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之上,又凝聚着闽南地区的文化精髓与当代审美理念。闽南艺人身体力行地把自己的感悟、生活环境、民俗民风、审美观念、地域艺术文化以传统剪纸艺术作品为载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仅自我得到了升华也传承发展了民间传统艺术与闽南文化。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诸多民间传统艺术都渐渐处于“失语”的状态,对此的研究亦是希望对灿烂的民间文化加以重视,进行保护、研究、传承与创新发展,并为它注入时代新鲜的血液,使得闽南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悠久但永葆长青。

猜你喜欢

刻纸闽南地区闽南
刻纸——指尖上的传奇艺术
溱湖刻纸
闽南文化传承
近50年闽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变化及特征
爵士乐在闽南地区的发展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劳动教育路径探索——以“闽南地区中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为例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饶凯玉 宝安刻纸画艺术第一人
闽南,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