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并健身锻炼治疗中老年抑郁症的效果

2017-10-1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9期
关键词:疗法老年人交流

李 高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1191)

心理疏导并健身锻炼治疗中老年抑郁症的效果

李 高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1191)

目的观察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在心理疏导与健身锻炼干预下是否能明显提高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在中老年中轻度抑郁症患者中筛选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进行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普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并健身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同时于治疗后采用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另对治愈患者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经12 w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在常规单一药物治疗下,对中老年患者辅以心理疏导并健身锻炼手段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

抑郁;心理疏导;健身锻炼

老年抑郁症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及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1〕,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轻度抑郁,但危害性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诊治,病情会恶性循环性发展而加重病情〔2,3〕。所以从关爱老年人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如何改善和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每个家庭和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常见疗法多以药物治疗或心理疏导为主,而药物治疗中,患者往往会对药物形成依赖,且个别患者会对药物产生敌视情绪加重心理负担而影响疗效。本研究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与健身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4年10~12月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室及附属医院获取患者第一手资料,经量表测评及医师临床诊断,确诊为抑郁症,年龄55~70岁,病情为中轻度,共计42例。入选标准: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15分≤HAMD评分≤30分,属于中轻度病情范畴。排除标准:极度情绪低落、交流难度太大者甚或有自杀倾向的重度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及严重器质性病变等不便于参与健身锻炼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61.39±4.50)岁,平均病程(4.57±1.82)个月;观察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61.72±4.86)岁,平均病程(4.80±1.7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一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产(国药准字H37020797号)多虑平为口服治疗药物,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小剂量服用,每次剂量为10 mg,共计服用治疗12 w。观察组在同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心理疏导与健身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心理疏导与健身锻炼相结合的目的:因为抑郁症患者往往情绪低落,不善或不愿与人交流,如何调动患者积极参与到与人交流的活动中,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通过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是关键,引导患者走出家门加入健身锻炼的队伍,而适量的锻炼及恰当锻炼项目的选择也尤为关键,要让锻炼者在锻炼的过程中及锻炼后有身心的愉悦感,产生自愿参与锻炼的共鸣感,进而使疏导与锻炼形成良性的互动。心理疏导与健身锻炼方法:治疗过程中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疏导内容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及患病根源不同,可进行内容差异性疏导。心理疏导治疗的初期采用心理支持疗法为主,采用解释、鼓励、安慰及保证等方法,取得患者信任。要求医者首先通过引导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以倾听为主,挖病因、抓根源。心理疏导的中后期以认知疏导、叙事疗法、情感疏导及行为疗法为主,对患者进行情感梳理和认知重建;在行为疗法中,选用时下较为流行且简单易学、老年人易于参与及乐于参与的广场舞为健身锻炼项目进行操练,在操练过程中忌把多名患者放进同组操练队伍,以免影响团队的活跃氛围,忌对患者进行语言刺激,要求带队教练多给患者鼓励和帮助,让患者从中感受到群体锻炼的乐趣;锻炼之余,研究者多与患者交流锻炼的感受,及时掌握患者参与锻炼的自主能动性,并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健身锻炼的疏导、引导、鼓励和赞许,以使患者心态及时得到良性调整。要求患者每天或每隔1天锻炼1次,每次操练50 min左右,共计操练12 w。

1.3观察指标 选用HAMD 24项版本,每项0~4分的4级计分法进行测评。该量表总分<8分属正常;8~20分可能有抑郁;21~35分肯定有抑郁;>35分属严重抑郁。于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各评价一次,比较观察2组对象评分变化情况。同时以每位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值进行减分率计算,评判每位患者的疗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疗效为四个等级:HAMD减分率≥75%为治愈,≥50%为显效,≥25%为有效,<25%为无效。跟踪随访:12 w治疗后,HAMD评分<8分且HAMD减分率≥75%的患者确认为治愈,对两组治愈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共计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愈患者的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经12 w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经12 w治疗,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对治愈患者进行3个月跟踪随访,观察组复发率(18.18%)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 讨 论

抑郁症属精神病学疾病,现代医学把它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也属老年人常见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多以遗传、个人性格、老年人脑功能生理生化指标衰减及日常生活干预或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有关,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主观能动性减退,严重者甚至有轻生等自杀思想或行为,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较大痛苦,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4,5〕。传统疗法多以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而长期服用药物也会给患者造成较大身心负担,首先抗抑郁药物往往对人体有副作用,而老年人体质及对药物毒副作用的代谢能力较差,一旦患者长期服用形成药物依赖,无形中会对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二次伤害〔6〕;另外,患者在长期服药过程中,会在潜意识里时刻暗示自己是精神疾病患者,也易使患者无形中因承受心理负担而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心理疏导疗法是以语言为工具,医患双方通过语言交流使患者对医者产生信任,进而建立良好的信息转换和反馈渠道,依靠疏导及反馈的良性互动,逐步打开患者的心结、祛除心理疾病〔7,8〕。Yang等〔9〕在研究中指出,针对轻度心理疾病患者不建议用药,应多以心理疏导疗法进行治疗,同时也在研究中指出,针对患者施以集体活动或健身锻炼等手段进行干预,会明显提高心理疏导治疗的效果。众所周知,老年舞蹈、健身操、健步走及太极拳等体育健身运动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研究针对中老年人抑郁症患者特选择了广场舞健身锻炼手段进行了实践治疗,主要考虑到广场舞在当前较为流行和普及,便于患者就近参与;另外,广场舞较其他健身项目更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且属于群体娱乐活动,更易于调动患者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本研究结果提示,针对中老年人中轻度抑郁症患者,通过心理疏导并健身锻炼手段不但能够明显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而且患者治愈后复发率较低。究其原因,应与心理疏导并广场舞健身锻炼的良性互动效果有关,通过心理疏导、身体调节以达到了身心兼修的治疗效果。例如,患者在进行广场舞操练过程中,欢快的健身娱乐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化患者,利于祛除抑郁心理;同时也可使患者亲身感受团队协作、与人交流的乐趣,使其身心在交流娱乐中得到充分放松,尤其运动后身体的舒畅感、睡眠质量的提高及饮食胃口的改善等,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利于病情康复。

1郭建营.康复训练联合氟西汀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6):477-8.

2王 婷,张艳秋,谷 多.长春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3120-1.

3邵 通,王红英,陈长香,等.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798-800.

4潘惠英,王君俏,周 标,等.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抑郁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7-9.

5张洪惠,李 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8;5(2):95-7.

6杨君建.集体康复训练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57-8.

7Song QH,Xu RM,Zhang QH,etal.Relaxation training during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improves mental health and lessens adverse events〔J〕.Int J Clin Exp Med,2013;6(6):979-84.

8黄爱国,沈永健,陈建国.儒道文化与心理疏导疗法〔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8):34-6.

9Yang WL,Zhai F,Gao YM,etal.Collec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nductive to improvepsychotherap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J〕.Int J Clin Exp Med,2015;8(6):9949-54.

〔2016-09-17修回〕

(编辑 曹梦园)

R749.72

A

1005-9202(2017)19-487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86

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科研资助项目(142700410395)

李 高(1982-),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疗法老年人交流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如此交流,太暖!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