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17-10-13吕保良张雪灵王振军孙志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9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呼吸衰竭通气

吕保良 张雪灵 王振军 孙志红 石 斌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吕保良 张雪灵 王振军1孙志红 石 斌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目的研究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70例入住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生素、祛痰、呼吸调节、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肠外营养支持,静脉滴注营养混合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鼻肠内营养支持,将肠内营养乳剂、牛奶、食物碎末混合后,经鼻喂养。观察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比率、ICU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ALB)、红蛋白(HGB)、总蛋白(T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气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无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创通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HGB、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VC、FEV1、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模式能够促进营养摄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营养支持;重症呼吸衰竭;营养状况;肺功能

研究认为〔1〕,机械通气可辅助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使呼吸肌得到休息,但也会增加患者营养的消耗,长期治疗可造成营养不良,使肺功能降低,严重可导致出现脱机困难。为了预防呼吸衰竭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体能消耗过度及免疫力降低,对其进行营养评估及及时营养支持应得到足够重视〔2〕。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从而缩短病程,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70例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入住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标准〔4〕: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无异常;无恶性肿瘤;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排除甲状腺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抽签法分组。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0~68岁,平均(62.35±1.94)岁;原发病:重症肺炎7例,重症哮喘13例,支气管哮喘7例,阻塞性肺疾病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62~69岁,平均(63.42±1.90)岁;原发病:重症肺炎8例,重症哮喘14例,支气管哮喘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生素、祛痰、呼吸调节、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行人工呼吸24~48 h后,给予静脉滴注营养混合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检查患者胃肠功能无损害后,将胃管与负压器连接,插入患者的体内,24~48 h给予肠内营养乳剂(规格:500 ml,批号:20130114,厂家: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牛奶、食物碎末混合后,保证其足够稀释,通过鼻管道输入患者的体内,在给予胃肠道喂养的时候要严格遵守药物使用剂量,首次喂养的患者,第1天喂养500 ml,喂养3次,喂养后之后每隔2 d加量500 ml,达到每日给予患者喂养1 500~2 000 ml的剂量。两组治疗过程中均要保证蛋白质及糖类摄入量,治疗至少1 w。

1.3指标检测 分别于ICU治疗前后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cobas8000)对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红蛋白(HGB)、总蛋白(TP)进行检查;应用肺功能检测仪MasterScope(德国耶格公司)对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进行检测;采用血气生化分析仪检测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无创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有创通气率显著增高(P<0.01),见表1。

2.2两组营养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血清ALB、HGB、T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B、HGB、TP均显著上升,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肺功能变化 两组治疗前FVC、FEV1、PEF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PEF均显著上升,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2.4两组血气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pH值、PaO2、PaCO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H值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PaO2、PaCO2水平均得到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2 两组血清营养指标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表3,表4同

表3 两组肺功能变化比较

表4 两组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35〕

3 讨 论

营养不良与疾病的种类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机制较复杂〔5〕。临床认为〔6〕,在较严重的应激状态刺激下,会促进体内神经内分泌效应发生,使人体蛋白代谢加速,降低ALB水平;在缺氧的状态下,会使胃肠道功能出现下降,加上营养的缺乏及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负荷重,从而加重呼吸肌的功能消耗;呼吸道感染会促进机体大量炎性介质的分泌,这些介质会促进蛋白质加速分解代谢,使能量快速消耗〔7,8〕。机械通气在维持和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同时,还容易使其出现呼吸机依赖,呼吸肌萎缩、无力,甚至难以脱机,营养不良是ICU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9〕。临床研究认为〔10〕,营养不良会使患者的呼吸及收缩力量及膈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呼吸功能降低,对肺功能会造成一定损害,同时还会降低其免疫功能,加重病情,且在老年人群中,抵抗能力减弱,更容易增加该病的发生率,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更加严重的疾病,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展,在营养注入及营养制剂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于ICU病人的营养状态及营养支持关注更多〔11〕。临床认为〔12〕,正确评估患者营养需求以及机体代谢是合理营养支持的关键,对于不同疾病及病情程度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模式。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防止患者出现肠黏膜萎缩,保护肠黏膜屏障,使肠道能够保持正常的菌群,保护肝功能受损,还可维持免疫活性,降低应激反应〔13〕。长期缺氧、心功能不全及胃肠淤血会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营养吸收,从而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14〕。本研究说明肠内营养支持可进一步促进营养摄入,减少呼吸机辅助通气概率,有利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康复〔15〕。

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其通气功能,使患者保持顺畅的呼吸,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呼吸衰竭情况〔16〕。本研究提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17〕。本研究提示肠内营养更加合理有效,能够减少脏器负荷,恢复胃肠功能〔18〕。

1Sahoo JN,Gurjar M,Harde Y.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scrub typhus patients〔J〕.Indian J Crit Care Med,2016;20(8):480-4.

2方 琴.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应用现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53-5.

3Mardegan V,Priante E,Lolli E,etal.Heated,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e as a form of 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 for preterm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Am J Perinatol,2016;33(11):1058-61.

4向 晋,杨 恂.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54-6.

5Genabai NK,Kannan A,Ahmad S,etal. Deregulation of ZPR1 causes respiratory failure in spinal muscular atrophy〔J〕.Sci Rep,2017;7(1):8295-7.

6王 飞,孟建新.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9-50.

7Dubé BP,Agostoni P,Laveneziana P.Exertional dyspnoea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the role of the lung and respiratory mechanical factors〔J〕.Eur Respir Rev,2016;25(141):317-32.

8闫文翠,张雅芬,马秀芬,等.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4436-7.

9Noll DR,Degenhardt BF,Johnson JC.Multicenter osteopathic pneumonia study in the elderly:subgroup analysis on hospital length of stay,ventilator-dependent respiratory failure rate,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J〕.J Am Osteopath Assoc,2016;116(9):574-87.

10晏 宜,陈 娜,张尔东.营养支持辅助治疗呼吸衰竭的作用〔J〕.华西医学,2014;29(8):1508-11.

11Cohen-Hagai K,Rozenberg I,Korzets Z,etal.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mong dialysis patients〔J〕.Isr Med Assoc J,2016;18(9):557-60.

12Fernandez R,Subira C,Frutos-Vivar F,etal.High-flow nasal cannula to prevent postextubation respiratory failure in high-risk non-hypercapnic patients: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J〕.Ann Intensive Care,2017;7(1):47-9.

13李 辉,杨 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的疗效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3):164-7.

14Kataoka H,Nanaura H,Kinugawa K,etal.Risk of unsuccessfu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heterogeneous neuromuscular diseases:a retrospective study〔J〕.Neurol Int,2017;9(1):6904.

15彭顺刚,卢建刚,曾秋蓉,等.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2):261-4.

16Menk M,Briem P,Weiss B,et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gatroba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extracorporeal lung support〔J〕.Ann Intensive Care,2017;7(1):82-4.

17Matos AM,Oliveira RR,Lippi MM,etal.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due to accidental chlorine inhalation:a case report〔J〕.Rev Bras Ter Intensiva,2017;29(1):105-10.

18王 雯,江为民,刘志娟,等.营养干预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15-6.

〔2017-04-15修回〕

(编辑 苑云杰)

R563.8

A

1005-9202(2017)19-483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66

1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吕保良(1964-),男,讲师,主要从事食品营养和疾病控制研究。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呼吸衰竭通气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