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桥蛋白的增龄性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2017-10-13童雪影祝河忠潘庆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9期
关键词:青年组磷酸化冠脉

童雪影 陈 敏 祝河忠 梁 惠 潘庆敏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骨桥蛋白的增龄性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童雪影 陈 敏 祝河忠 梁 惠 潘庆敏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的增龄性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健康青年(40岁以下)、中年(40~65岁)、老年组(>65岁),并经冠脉造影结果诊断无冠心病的血清标本各20份,并收集冠心病非老年组(<65岁)及冠心病老年组(>65岁)标本各20例,所有冠心病患者诊断均以冠脉造影结果为准,并进行Western印迹法检测OPN的含量,并同时采集各组吸烟史,饮酒史,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OPN在老年组中呈阳性表达,而在青、中年组呈阴性;老年组、中年组及青年组OPN光密度值分别为7.34×104±8.97×103,1.34×103±4.15×102,1.58×102±0.096× 102,各组间差异显著(F=4.29,P=0.02);OPN在冠心病非老年组和老年组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PN存在增龄性变化,当存在冠脉病变时,OPN不再有年龄差异,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作用。

增龄;骨桥蛋白;冠心病

正常情况下骨桥蛋白(OPN)最先于破骨细胞中发现,是源于单核细胞系的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细胞,在许多骨质的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如骨质疏松〔1〕、牙周炎等疾病,目前发现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如骨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主要通过激活细胞内特异性信号传导系统而介导细胞黏附、迁移、增殖〔2〕。但老年患者中是否存在增龄性OPN改变,OPN是否参与年龄增长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并不十分明确。本实验拟观察OPN的增龄性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采取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65岁),老年组(>65岁),冠脉造影结果阴性,血样标本各20份,并收集太和医院心内科冠脉造影结果阳性者40份,并按年龄分为冠心病非老年组及老年组各20份,所有冠心病诊断患者均以冠脉造影结果为准,所有标本均选取非吸烟饮酒者。

1.2方法 Western印迹法将收集到的血液标本放入低温高速离心机中3 000 r/min离心,取上清,常规匀浆,提蛋白,蛋白质变性。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检测蛋白浓度,进行SDS-PAGE 电泳。电泳完毕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使用三明治电转法,将蛋白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置于5%的脱脂奶粉中封闭,4℃下过夜。弃去封闭液,用PBST漂洗2~3次,加入按1∶50稀释后的一抗,室温下于摇床孵育2 h,PBST漂洗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鼠二抗,室温下于摇床孵育1 h,PBST漂洗后进行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最后以Gel pro4.0 版凝胶光密度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OPN在老年组中均为阳性表达;而在青年组和中年组表达量较少,见图1。各组OPN光密度值:青年组(1.58×102±0.96×102),中年组(1.34×103±4.15×102),老年组(7.34×104±8.97×103)。青年组与中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与青年及中年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冠心病非老年组OPN光密度值(4.35×102±7.01×102)与老年组(6.01×104±6.27×104)无明显差异(P>0.05)。

图1 各组OPN表达

3 讨 论

OPN具有平衡骨代谢,参与组织修复,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钙化以及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等等诸多的生理和病理功能〔3~5〕。前期工作已发现OPN在人胸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中均存在重要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同样结果〔6,7〕。而OPN最早及最多被发现为破骨细胞产生的一种非胶原蛋白,研究表明OPN可促进平滑肌细胞的黏附功能,促进冠心病等血管内炎症细胞附着于病变血管,进而分泌多种炎症因子,促进炎症细胞及血脂黏附于病变血管,加速冠脉血管狭窄的发展,从而成为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8〕。本文结果提示OPN存在增龄性变化。Jono等〔9,10〕研究表明细胞所分泌的OPN有磷酸化和未磷酸化两种形式,而其磷酸化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磷酸化后的OPN与细胞表明整合素受体结合,进而发挥其在炎症细胞中促进其黏附功能的作用及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作用。OPN在老年人群中含量的增高,提示人体老年化后可能造成磷酸化形式存在的OPN增高,而根据OPN在冠心病中多种作用,使老年人出现冠心病风险明显增高。在已存在冠心病患者中,病变冠脉中OPN持续分泌,并发挥其促炎症作用,而其相关致病机制可能为促进炎症细胞黏附功能,但仍需要实验验证,而在老年人中其含量增高,可能使其患冠心病风险增高,综上所述,OPN存在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子。由于冠心病是一个多个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复杂的病变过程,OPN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许多不明确之处,仍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Kanis JA,McCloskey EV,Johansson H,etal.Guid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rosis in post menopausal women〔J〕.Osteoporosis Int,2012;24(1):23-57.

2Eun H,Keun H,Kim SW,etal.High serum osteopont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J Korean Med Sci,2013;28(10):1496-9.

3Xu G,Nie H,Li N.Role of osteopontin in amplification and perpetuation of rheumatoid synovitis〔J〕.J Clin Invest,2005;115(4):1060-7.

4Yumoto K,Ishijima M,Ritting SR,etal.Osteopontin deficiency protects joints against destruction in anti-type Ⅱ collagen antibody-induced arthritis in mic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2;99(7):4556-61.

5柴锡庆,郑 斌,温进坤,等.骨桥蛋白制备及功能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8)725-7.

6Mi T,Nie B,Zhang C.The elevated expression of osteopontin and NF-kB in human aortic aneurysms and its implication〔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 Med Sci,2011;31(5):602-7.

7童雪影,武亚丽,周洪莲,等.大鼠腹主动脉瘤发生与骨桥蛋白及核因子-kB表达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11):2150-2.

8Huang W,Carlsen B,Miller TA,etal.Osteopontin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MC3T32EI preosteoblastic cells〔J〕.Bone,2004;34(5):799-808.

9Jono S,Peinado C,Giachelli CM,etal.Phosphorylation of osteopntin is required for inhibi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calcification〔J〕.Biol Chem,2000;275(4):20197-203.

10Christensen B,Nielsen MS,Sorensen ES,etal.Posttranslationally modified residues of native human osteopontin are located in clusters:identification of 36 phosphorylation and five glycosylation sites and their biochemical implication〔J〕.Biochem J,2005;390:285-92.

〔2016-04-23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R541.4

A

1005-9202(2017)19-479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44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D20152101)

潘庆敏(1963-),女,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

童雪影(1985-),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病研究。

猜你喜欢

青年组磷酸化冠脉
T69E模拟磷酸化修饰对Bcl-2与Nur77相互作用的影响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MAPK抑制因子对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