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肉蜜柚在赣西地区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2017-10-12况晨光温逸俊周秋香

现代园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况晨光 温逸俊 周秋香

摘要:2009年引进红肉蜜柚于赣西地区种植,引种后的第3年开始试果,当年平均株产5~10kg,第5年株产50kg以上,表现为果实早熟,果肉红色,口感较甜。

关键词:红肉蜜柚;引种过程;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红肉蜜柚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平和县小溪镇科委、平和县农业局等单位从琯溪蜜柚生产园中的芽变单株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9月25日通过由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笔者自2009年于赣西地区种植该品种,现将红肉蜜柚在赣西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引种过程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经114°23′,北纬27°48′,海拔高度128.5m。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势开阔、阳光充足。笔者所在单位果园面积0.13hm2,于2009年少量引种于单位柑桔试验园种植,后于2013年到湖南省常德市红肉蜜柚场引进红肉蜜柚苗214株栽种于单位丰产示范园内,引种后的第3年开始试果,当年平均株产产量5-10kg。

2引种表现

2.1植物学特性

宜春市农业良种研究所于2009年3月引进红肉蜜柚种植,2014年4月调查发现,幼树树姿较直立,成年树半开张,树冠半圆头形。新梢绿色,三角状,节间带刺;1-2年生枝灰绿色,圆形;主干及骨干枝灰褐色。芽为裸芽,无鳞片,只有苞片。单身复叶,长椭圆形,叶尖钝尖,多成缺刻,叶基楔形,叶缘全缘,叶面浓绿,光滑,叶背绿色,无油胞粗点分布,叶翼大,心脏形。总状花序,部分单花;完全花,花丝粗、白色,花药黄色,花粉多,花柱紫红色,较对照品种琯溪蜜柚颜色深而均匀。幼龄树一般每年可抽3-4次梢,萌发期分别在3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

2.2开花结果习性

红肉蜜柚植后若管理水平较高,第2年即有少量开花,第3年开始挂果、一般3-7个(每株5-10kg),第4年10-15个(每株15.0-22.5kg),第5年挂果30个以上(每株50kg以上)。据调查,该品种于3月下旬开始抽生花序、4月上旬花蕾开始露白,4月中下旬盛花,4月下旬~5月上旬谢花,5月中旬终花,5-8月是果实膨大期。

2.3果实品质性状

红肉蜜柚果实倒卵圆形,果形指数0.89,单果重1279-2043g、平均重1561g,横径15.2cm、纵径17.0cm,果皮黄绿色,果肩圆尖、偏斜一边,果顶广平、微凹、环状圆印不明显,果面油胞较凸,皮薄、平均0.9-1.1cm厚。果心中空,囊瓣数12-16瓣,有裂瓣现象,裂瓣率46%,囊皮粉红色;汁胞红色,可食率65.45%,果汁丰富,酸甜适口,风味好,品质佳。但红肉蜜柚果实不耐贮藏,有粒化现象。

2.4综合优点

2.4.1果肉红色,口感较甜。成熟后的红肉蜜柚果肉鲜食口感较甜。经测定,红肉蜜柚总酸含量0.47%~0.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4%-13.8%,而普通蜜柚总酸含量为0.734%-1.0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1%。两者相比,红肉蜜柚的总酸含量较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因此口感较甜。

2.4.2早熟。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红肉蜜柚的花芽萌动较普通蜜柚早,盛花期提前10-15d,因此果实成熟期比普通蜜柚早10d,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能在中秋和国庆2个节日上市,具有较好的销售空间和应节优势。

3主要栽培技术

3.1选用纯正种苗,适时种植

在外观上,红肉蜜柚苗与普通蜜柚苗不易区别开来,因此种植户应到正规育苗、有信誉的单位购苗,育苗单位应在经鉴定是红肉蜜柚的无病柚树上剪取接穗。砧木要求用酸柚,亲和力高、根系好。嫁接苗出圃的标准如下:苗高40cm、茎粗0.6cm、具2条分枝以上的健壮苗木。种植时间应选择春植或秋植,春植于2月底~3月初进行,秋植于10月并在枝梢老熟时种植为好。

3.2高标准建园,合理密植

新建柚园应选择交通方便、周围无污染、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进行,土壤以红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山地应选择坡度在25°以下,平原应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和防洪排涝能力。种植时应选择连片单一品种种植,禁止与普通蜜柚混淆,以免影响其商品性。栽植密度为平地行株距5m×4m、山地4m×3m,667m2植33-55株为宜。种植前按规划挖长、宽、深均为1m的种植穴,挖后晒土,然后每穴分别施人杂草或稻秆50kg、有机肥50kg、花生麸2.5kg、磷肥1kg,并与土混合均匀,最后覆盖一层表土,做成高30cm、直径60cm的圆形土墩。种植时在土墩中心挖穴种植,让根系自然舒展,不要接触底层肥料,用细土填平,覆土至根颈,然后淋足定根水,再覆一次薄土,并用草覆盖。

3.3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

科学施肥是加速幼树生长、促进提前挂果的先决条件。幼树施肥应结合幼树多次抽梢特点进行多次施肥,抽梢前施肥以促进抽梢和生长健壮,顶芽自剪后至新叶转绿前施速效肥,能促使枝梢充实并促进下次抽梢。树小根系幼嫩,宜勤施薄施。一般全年抽梢4次,梢前梢后各施1次肥,每次可用尿素或复合肥50-150g加粪水淋施,树体长大后遇雨水较多时可开沟撒施。

挂果树增施有機肥是提高柚果品质的根本措施之一。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及时补充所需微量元素。对株产50个果(共约75kg)的柚树,每年每株应施粪肥25kg、花生麸10kg。蜜柚结果树生长势较旺,果实生长期较短,一年可施4次肥,重点是施好冬肥、花前肥、稳果肥和壮果肥。3-5年生初结果树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全年每株施纯氮1kg、纯磷0.48kg、纯钾0.5kg,之后根据挂果量逐年增加。冬肥约占全年施肥量的50%,以有机肥为主;花前肥于2月下旬施,以磷肥、少量氮肥和根外追肥为主;稳果肥和壮果肥在4月下旬~6月上旬施下,以有机肥为主,结合用氮、磷、钾肥,约占全年施肥量的40%,后期可用花生麸水加粪水淋施。施肥方法是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浅沟或放射沟将肥料施下。土壤干旱时可用水肥,雨季或土壤湿润时也可干施。

3.4整形修剪

幼龄树的修剪应强调抹芽控梢,待全株大部分末级梢有3-4条新梢萌发时即停止抹梢,适当疏除过密枝梢,剪去全部冬梢。初挂果树要注意培养短壮春梢和秋梢,抹除夏梢和冬梢,疏删直立枝,保留斜生枝或进行拉枝。盛果期成年树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骨干枝过多或树冠荫蔽严重的树,可用大枝修剪法修剪,即锯除中部直立性骨干大枝,短截或疏删当年抽生的夏秋梢营养枝,调节翌年产量。将树高控制在3m以下,形成自然开心型,主干高20-40cm,主枝3-4个,在主干上错落有序地分布,主枝分枝开张角度30°-45°,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3个,主枝与副主枝上适当配置若干侧枝。在修剪中,注意适当增留内膛枝。

3.5促花保果

为促进花芽分化,10月份左右应根据初挂果树的树势适当控水,将直立枝拉成斜生状态,也可采取断根或环割的方法,环割宽度掌握在0.1-0.2cm,以深达木质部为宜。对于结果母枝,应在花蕾期先疏花序后疏蕾,“去头掐尾留中间,疏弱留壮花2朵”,摘除早夏梢,5月上旬生理落果后分2-3次疏果,留果应分布均匀,疏除病虫果和畸形果。根据树势,适当增加果实数量,降低单果重,控制单果重在1.25-1.75kg,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果肉开裂,提高果实商品率。

3.6果实套袋

为减少农药对果实的污染,可进行果实套袋,在第2次生理落果(即6月上旬)后进行果实套袋,采用35cm×42cm的药性袋套果效果最好。在套袋前要先喷1次杀虫剂和杀菌药,套袋后可减少喷药的次数,以降低农药使用成本,取得优质丰产。

3.7综合防治病虫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是提高红肉蜜柚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3.7.1生态防治。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杂木以及落果、烂果和病虫为害果,尽可能减少病虫的中间寄主。

3.7.2化学防治。红肉蜜柚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溃疡病和黑星病等,应针对病菌不同时期的发生规律,交替喷施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代森锰鋅600-800倍液、炭特灵800-1000倍液、可杀得600-800倍液等药物。虫害主要有锈壁虱、红蜘蛛、潜叶蛾和介壳虫等,可选用螨必杀1000-1500倍液、集琦虫螨克1500-2000倍液、万灵水1000-1500倍液等综合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物,以提高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