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思考

2017-10-12武志华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抗旱

武志华

【摘要】:植树造林是干旱地区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法.为提高抗沙能力,要对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干旱地区的造林工程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在阻止当地的荒漠化、沙漠化范围的扩大方面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森林资源;抗旱

1、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意义

1.1有利于生态安全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的80%都在这个区域内。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对阻止风沙、干旱等灾害南侵具有特殊作用。林技术顺利的实施,能极大地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抗旱造林技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1.2有利于我国森林资源“双增”目标的实现

受人口密集和建设用地的制约,我国东中部地区用于扩大森林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干旱半干旱地区宜林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要实现2020年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必须大力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化造林。

2、干旱地区造林亟待解决的问题

造成干旱半干旱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天气的炎热使土壤水分蒸发加快,而降雨量却很少,使存活下来的树木越来越少,也正因为这样才造成了水土的严重流失,引发出各种自然问题。

2.1水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

在自然降水中,年降水量大大低于蒸发量,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在河流用水中,上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中上游浪费严重,下游断流干涸;在地下水资源利用中,低洼地大量打井,地下水形成漏斗,相对高地生态用水越来越困难。

2.2缺乏抗旱节水树种

人工林几乎皆为单一树种纯林,缺乏物种多样性,难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结构,林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容易遭受各种虫害的侵袭。部分地区片面强调乔木种植,成活率低。

2.3推进难度大

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多处于黄土丘陵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立地条件差,植树种草成活率低,绿化难度大。

2.4管护程度低

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危害大,灌溉条件差,补植补造和抚育措施跟不上,火灾、病虫鼠害和人畜破坏严重。

3、 造林绿化建议

3.1营林造林,因地制宜。

治沙生态建设以提高林草盖度为目的,乔、灌、草均可,不可出现毁林草再造林现象,用材林标准、规程及验收办法不适用治沙造林管理工作。治沙造林及退耕还林匹配荒山荒地造林遵守国家造林技术规程的有关方式、密度规定。生态林建设尽可能采用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近自然林业方式发展,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造林成本,珍惜民力,事半功倍。

3.2科学造林,促进成活

干旱区造林比湿润地区造林难得多,因此造林绿化工作相对滞后,但发展潜力也更大。突破旱区造林的瓶颈制约,从树苗的选种、树苗的处理、栽培、薄膜的覆盖、树苗的灌溉及护理等,每一个过程都是抗旱造林技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科学造林,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和生态承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栽培树种,做到封造结合、节水造林、乔灌草结合等,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在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等重点、难点地区,更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适度推进。通过科学的手段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使造林技术能够顺利开展,从而改善干旱半干旱的环境。

3.3精心组织,科学实施

组织实施是造林绿化工程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搞不好,就会使造林绿化的成功率大打折扣,不仅会直接造成民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挫伤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科学实施应至少包含五个环节:一是在定计划、定任务、定指标时,都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能完成多少就定多少,切忌脱离实际;二是坚持从易到难、由近及远、相对集中的原则,以便争取在造林绿化工程开始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群众看到成功的范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必胜的信心,以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从整地、选种、选苗、栽植或播种、浇水等都要如此,保证种一株,成活一株,营造一片,成功一片,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在速度和质量面前,要速度服从质量,不搞没有任何经济责任的“大轰隆”,不营造华而不实的“大场面”和大规模,力求实效;四是要建立、健全项目招、投标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对规模较大的造林绿化项目应实行招、投标制,不论项目或工程规模大小都应實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即由中标人或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完成自始至终负责到底,如对苗木或种子的采购、调运、栽植或播种、成活率及管护等,均由一个项目法人负责,以便明确责、权、利,健全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五是要严格实行工程项目监理制。为了确保做到科学实施,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

3.4加强营林后管理

“三分造,七分管”,这是群众通过长期的造林绿化实践所形成的经验总结 。在类似自然条件下,因看管到位而成功或因管理缺位而事倍功半甚至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干旱地区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尤应对营造后的管护常抓不懈。

3.5地制宜选择国土绿化模式

灌草乔结合,以灌草为主;封飞造结合,以封为主,最大程度提高国土绿化成效。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加大乔木林营造力度,建立防护林网络。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成效的评价除采用森林覆盖率外,建议同时采用林木绿化覆盖率指标,引导各地根据其自然条件开展灌木造林和经济林培育。

【参考为文献】:

[1]张清,高大鹏,李劲松;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综述[J];防护林科技 ,2013(6):93-94

[2]李林光;探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6(3)

[3]美多吉;青海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 ,2015(7)

猜你喜欢

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抗旱
干旱地区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设计思路分析
干旱地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应用
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甜瓜种植模式探索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印度干旱地区男子纳妾 专为家庭打水
云南:抗旱保苗促春耕
倾力支持农民抗旱浇麦保丰收
文山抗旱赋
中原众志成城驱旱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