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7-10-12林祥肖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情境数学课堂

林祥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15-0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新课标的这一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益。现就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尝试,谈几点看法。

1.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

有些学生说,“学数学只有考上大学才有用”。这当然是不正确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業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一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动机不减。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情境创设环节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应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学习的快乐。

3.利用生产、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如在讲“合并同类项”这一节时,我们利用最常见的“狗”和“羊”来创设这样的情境:1只羊+1只羊=;1只狗﹢1只狗=;1只羊+1只狗=。第三个问题能相加吗?为什么?再如,有100元的、50元的、10元的、5元的、1元的拌在一起,要数一数这些钱,你会怎样数?学生一般会想到先把它们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4.优化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向前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二者共同努力,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4.1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在教案中统筹安排好一课的重、难点,要在考点、难点、要点处精心设计,做足文章。对上课时的课堂结构、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学生自学安排,是教师讲,还是学生练习等都应做到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4.2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笔者采用实例教学:“假如现在我与一位同学(班级中的真实同学)身上共有100元钱,请问老师和这位同学各自有多少钱?”这是个简单问题,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由此引发了学生的众多猜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起。通过设未知数,得到方程x+y=100,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该问题有多种可能性,从而理解了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x+y=100有无穷解的事实。由于无法确定x、y的值,只有又补充了另一个条件:假如我的钱是该同学的三倍,这样自然得到另一个方程x=3y,并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这里的x、y必须同时满足上两个等式,从而能组合在一起,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样不仅很自然地引出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理解它们的解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就在我们身边,克服了恐惧心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交流、猜测、分析、整理、归纳、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个崭新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尽管经过数以万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但也无法诠释其真正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益。但我坚信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一定会走向高效课堂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情境数学课堂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