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2017-10-12刘明瑜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内角三角形数学知识

刘明瑜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19-01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因此,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一种有效手段。

1.创设操作情境,体验“数学之趣”

《数学课程標准》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一年级“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创设了“摸一摸、推一推”的操作情境。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时,教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推一推课前带来的牙膏盒、药盒、珠子、茶叶筒、乒乓球、魔方、积木等物品,并向同学说一说这些物体长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说,我摸的是乒乓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会滚来滚去;有的学生说,我摸的牙膏盒,它长长的,有6个面,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刺刺的,有尖尖的角;有的学生说,我摸的是玩具魔方,它有6个面,长得四四方方,每个面看起来一样大;有的学生说,我摸的是茶叶筒,它的身子直直的,有2个平平的、圆圆的面,它也会滚来滚去……在这样的操作情境中,不仅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出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而且能够让学生觉得数学实在是太好玩,太有趣了,使得数学课堂变得生动、高效。

2.创设竞争情境,享受“数学之乐”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儿童心理,在课堂中积极的创设竞争情境,刺激学生参与,让学生的竞赛在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创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团队意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一年级的计算教学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我在练习中设计了“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登山”等游戏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例如教学“7加几”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便设计小组登山赛——夺红旗游戏。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令下,各组快速计算黑板上自己组的题目,每算对一个就登上一个台阶,看哪组同学能最快地到达山顶,夺得红旗。在这种小组接力赛的竞争活动情境中,学生不仅巩固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而且在合作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数学之思”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快乐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学生满脸惊讶,并开始思考:“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三角形三个内角藏着什么秘密呢?”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到底藏着什么秘密,马上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通过算一算、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学生自己找到了藏在“三角形”里的数学奥秘: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度。这种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掌握方法,领悟思想。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重点,选择合理的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情境过程,科学把握学生情感,才能打破数学课单一呆板的局面,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果,让“情境教学”能真正为我们的高效课堂添砖加瓦。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角三角形数学知识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三角形分割问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