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力脱贫攻坚让秀美武宁同步幸福小康

2017-10-12谢章成邵猷芬

老区建设 2017年13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户

□ 聂 静 谢章成 本刊记者 邵猷芬 文/图

致力脱贫攻坚让秀美武宁同步幸福小康

□ 聂 静 谢章成 本刊记者 邵猷芬 文/图

位于赣西北的武宁县,是一个山区、库区县,现有贫困人口8162户、25444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党心所向,民心所望,也是实现武宁县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努力建设秀美富裕幸福的山水武宁”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

2016年以来,武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立足该县贫困实际,紧扣脱贫目标,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脱贫攻坚推进有力,脱贫进展达到预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武宁县湖光景色

横路乡港北村江美葡萄园

一个核心 认真操作保质量

精准脱贫的核心是“精准”,就是要做到“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在脱贫攻坚中,武宁县严格按照“精准”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认真操作,确保脱贫攻坚质量。

一是部署精准。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了“一周一调度、一周一例会、一周一清单”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工作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部署各阶段工作。印制了指挥长手册、工作团手册、工作队手册、帮扶干部手册,应知晓内容、应记录内容一应俱全,实现“六卡合一”。县级、各乡镇、各部门、各村全部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共计300多个,及时快速传递、沟通信息。

二是操作精准。全县狠下功夫,做好问题整改。保障时间:要求工作队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第一书记每季度驻村不少于50天,每月每户走访不少于3次,结对帮扶干部每月走访帮扶户1次以上。为做好工作,全体帮扶干部自觉放弃节假日、双休日,做到“五加二”“白加黑”;加强培训:为了使工作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县级组织培训8次、培训2000人次以上,乡镇组织培训200余次、培训近万人次,部门组织培训400余次、培训两万余人次;健全资料:各地在按要求完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还通过拍照、复印等方式,把帮扶干部上门照片和贫困户户口本、一卡通、残疾证、房产证等留存备档,确保信息精准。

三是进退精准。为达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武宁县出台了“845”配方(八清四严五纳入)及政策解释,对贫困人口进行了再识别,按照“七步工作法”的规范程序,对贫困人口进行了相应增减。贫困人口通过今年的“三个精准回头看”整改工作,重新识别,剔除5823人,新纳入 4171人,最终确定是8162户25444人。其中已脱贫11376人,未脱贫14068人,计划2017年脱贫4253人、退出贫困村3个,2018年脱贫4253人、退出贫困村4个,2019年脱贫 4253人、退出贫困村4个,2020年退出1309人,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大活动 整改攻坚抓落实

为了全面迅速启动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武宁县通过开展两大活动,狠抓整改落实。

一是开展了“三个精准回头看”活动。制定了《脱贫攻坚整改“三个精准回头看”工作方案》,周密部署了“三个精准回头看”工作。在今年5月5日全县动员会上,印发了《开展“三个精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明确精准识别的“八四五”配方,具体操作如下:

八类不准:存在以下情况的一律不准纳入贫困人口。一是在集镇、县城或其它城区购(建)商品房、商铺、地皮等房地产(不包括搬迁移民扶贫户)或现有住房装修豪华的农户;二是拥有家用小汽车、大型农用车、大型工程机械、船舶等之一的农户;三是家庭成员有私营企业主,或长期从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的,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四是家中长期无人,无法提供其实际居住证明的,或长期在外打工,人户分离的农户;五是家庭成员中有自费出国留学的;六是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邪教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农户;七是为了成为贫困户,把户口迁入农村,但实际不在落户地生产生活的空挂户,或明显为争当贫困户而进行拆户、分户的农户;八是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能力,但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

四类甄别:即存在以下情况的,要从严审核甄别,一般不得纳入贫困人口。一是家中有现任村委会成员的农户;二是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部门统发工资,或在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的农户;三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户;四是对举报或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农户。

五类纳入:即存在以下情况的,要纳入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是此次核查上年度人均收入低于3146元的;二是民政部门已认定的五保户;三是主要劳动力残疾,家庭状况较差的;四是唯一住房为危房且无力修缮的;五是因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疾病致贫的。

二是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帮扶活动。为了加强脱贫攻坚力量,组织动员全县3171名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和村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开展“一二三四”活动,即一填(帮扶手册),二核(进一步核实贫困户信息与贫困户登记表是否一致、进一步核实所享受扶贫政策是否到位),三贴(连心卡、享受政策清单、大病保险宣传单),四告知(建档时间、脱贫时间、享受政策、帮扶举措)。帮扶干部带着为民情怀,真正沉下去与贫困户建立感情,帮助贫困户寻找脱贫的办法和渠道。成立187支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187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工作;建立187个村级扶贫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安排人员2人以上;实现了单位包村帮扶全覆盖,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为了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每个包村帮扶部门安排专项工作经费2万元以上,每个乡镇安排5万元以上,每个村安排2万元以上,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三个围绕 精准施策出成效

武宁县按照“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出台政策措施,通过“三个围绕”,精准施策出成效。

围绕解决“两不愁”问题,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产业扶贫:出台了《武宁县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户补助资金实施办法》,引导贫困户发展短期有收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实现快速增收,仅2016年度补助资金480万元;出台了《武宁县油茶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截止目前,全县有8721户贫困户种植油茶27380亩,奖补标准2000元/亩,已奖补2200多万元到户;出台了《武宁县光伏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投资480万元在贫困村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11座,已建成分户式光伏发电站81户,计划今年完成1000户;出台了《武宁县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县财政投入1200万元作为“扶贫产业风险补偿金”,截止目前,为300余户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200多万元。就业扶贫:出台了《武宁县贫困户就业帮扶培训实施方案》,整合县内培训资源,完成贫困人口劳动力免费培训近万人次,转移劳动力3190人;开发保洁员、护林员、河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仅保洁员岗位就安排了419名贫困人口,人均月工资600元以上;积极引导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对吸纳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在贴息贷款、设施建设、资金奖补方面给予支持。兜底扶贫: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脱贫的特困家庭,实行全方位社会兜底保障。将4998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发放低保金1121万元;将1720位特困人口纳入五保,发放五保金598万元;县财政支付97.51万元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贫困户应保尽保。

宋溪南皋杭白菊基地

围绕解决“三保障”问题,实施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加大危房改造力度,2016年完成1421户,发放补助1840万元;加大易地搬迁力度,投入11.7亿元,建成全省最大的移民扶贫安置小区——武安锦城,现已安置2452户8786人;在各乡镇建分散安置点21个,安置397户1763人;面向重度贫困户和贫困村中度贫困户实施建保障性住房交钥匙工程,2016年投入184万元、安置46户,2017年安排了64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安置100户。教育扶贫:全面落实省、市教育扶贫补助政策,2016发放补助资金638.48万元;武宁县还安排专项资金,叠加补助,一般贫困生就读职高1000元/人、重度贫困生就读职高2000元/人、一般贫困生录取专科院校2000元/人、录取本科院校4000元/人,特困生无论专科、本科均6000元/人•年,2016年发放138万元;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团委、非公经济组织的力量,为贫困户家庭学生募集助学资金,仅2016年县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就募集到助学金221万元。健康扶贫:为贫困人口构筑四道健康防线:一是政府为每人代缴150元办理新农合,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享受住院补偿支付标准(乡镇90%、县城80%),年度封顶线达到慢性病一类10万元、二类5000元;二是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下降50%,补偿比例提高5%以上;三是加大民政大病救助力度,将所有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对贫困户中的五保贫困人口在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救助;四是政府为每人代缴90元办理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2017年至今,武宁县为贫困户代缴新农合、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投入了640万元;贫困户新农合报销834万元。此外,还向贫困户发放《健康扶贫帮扶卡》,推出县内就医“四免五减半”、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等优惠政策。

围绕贫困村退出目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对照贫困村退出标准,经过反复摸底核实,11个贫困村还需修建30公里通自然村水泥路、硬化29.4公里入户路、建水冲厕682户、提升饮水质量1137户。围绕这些问题,武宁县一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全县179个新农村建设点,在落实1611万元(每个点9万元)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还安排2080万元资金,其中贫困村就增加了900万元;二是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力度,按照25万元/公里安排750万元用于通自然村水泥路建设;三是安排115万元用于解决饮水质量提升问题;四是安排165万元用于提升其它基础设施。

四个强化 高位推动聚合力

近年来,武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关键在落实”的要求,做到了“四个强化”,高位推动,形成脱贫攻坚最大聚合力。

强化组织领导。在领导重视上: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双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和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调度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做到了“逢会必讲、下乡必看、入户必问” 脱贫攻坚,并以身作则,做好结对帮扶,带头示范。在力量摆布上:全县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第一任务,成立21个乡镇脱贫攻坚团,由包乡县领导任团长,乡镇党委书记、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副团长,成立了187支驻村帮扶工作队,下派3171名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和村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在资金安排上:全县资源向脱贫攻坚倾斜,2016年全县用于脱贫攻坚资金2.36亿元,同时每个部门安排专项工作经费2万元以上,每个乡镇安排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以上。

强化责任落实。层层签订承诺书,层层压实责任。加强考核,将脱贫攻坚工作在乡镇和县直单位年终目标考评分值权重提高到10%以上,并与资金安排、干部使用相挂钩。强化问责,明确提出在年度第三方评估和国家、省、市巡查中出现问题影响全县工作成效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一年内不得调岗、提拔,乡镇和帮扶单位取消第13个月的绩效工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再扣发1个月奖励性工资,村干部视同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在村“两委”换届时不予提名。

强化督查问效。采取专项督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专项督查成立两个督导组。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组成整改督导组,督导政策落实、精准施策、干部帮扶和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情况。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组成效能督导组,督导干部作风落实和到岗到位等情况。明察暗访由县领导带队,深入村组检查,及时通报情况。整改期间,通过文件通报、会议通报7次,并对少数工作较差的单位予以了实名通报,反响很大。

强化宣传造势。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宣传栏等,全方位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发放政策明白卡8000多份,张贴连心卡、政策清单16000多张,悬挂粉刷标语2000多条,设置大型广告牌30多块,使党的好政策、好声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注重宣传勤劳致富的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自身潜能,从思想上“拔穷根”。如:罗坪镇郑开银,重度残疾无双手,养鸡1800只,种吊瓜80多亩,开挖鱼塘养鱼,自立自强。东林乡程振作,家有父亲、岳父母三位老人和两个未成年孩子,住房倒塌,但个人坚决放弃评选“贫困户”,坚信靠自己努力能走出贫困。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宣传,起到很好导向作用。

对武宁县来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让美丽武宁更加幸福和谐,彰显的是县委、县政府朴素的执政情怀。如今,武宁县的贫困百姓正沐浴着阳光,向美好生活迈进。

■责任编辑:于龙广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隐形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