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蠢”和“silly”词义演变的路径和动因

2017-10-11陈双媛黄凤鸰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动因头脑例句

陈双媛++黄凤鸰

摘 要:本文对比分析“蠢”和“silly”词义演变的路径及其动因。研究发现:1.“蠢”按语义扩大路径演变。从“虫类苏醒,慢慢爬动”演变为“蠢动的样子,有所行动”,引申为“愚蠢”“笨拙”义,后引申出“狭小”义。2.“silly”按词义贬降路径演变。从“开心的,愉悦的,无忧无虑的”到“无害的、简单的”,再到“头脑虚弱的,愚蠢的”,最后演变成“傻里傻气的,愚笨的”。上述词义的演变,是社会背景、主观情感和经济原则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silly 蠢 词义演变

一、引言

目前而言,英汉形容词研究已取得不俗的成果,内容大致包括:词义演变,词类转换,前后缀等。其中,针对形容词词义转变,刘珍(2004)曾提出在通感角度下,文化差异对感官形容词词义演变的影响。然而,当前研究都是对广义范围上的词义演变方式与动因的阐述,对于某个具体词的分析还较为鲜见。本文针对“蠢”和“silly”两个形容词,展开词义演变路径和动因的具体对比分析。

二、“蠢”和“silly”的词义演变路径

(一)“蠢”的词义演变路径

“蠢”本义为“虫类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慢慢爬动。”后逐渐引申为“蠢动的样子,有所行动。”再从同音异形字中获得“愚昧无知的”词义,后相继引申出“狭小的”和“笨拙的”等词义。在演变过程中,“蠢”的词性从最初的动词,演变为形容词。其词义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例证如下:

第一阶段:“虫类苏醒,慢慢爬动”

(1)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战国《礼记》“乡饮酒义” )

(2)禊者,洁也。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东汉《史论》“风俗通义”)

第二阶段:“蠢动的样子,有所行动”

(3)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周《尚书》虞书·大禹谟)

(4)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周《诗经》“采芑”)

第三阶段:“愚昧无知的”

(5)魏王曰:“寡人蠢愚,前计失之。请称东藩,筑帝宫,受冠代,祠春秋,效河外。”(西汉 刘向《战国策》)

(6)何则?时人愚蠢,不知相绳责也。(东汉《史论》“论衡”)

第四阶段:

1.“笨拙的”

(7)蠢身躯似水牛,嗓暴如恰哑了孤桩狗。(元 高安道 般涉调 《哨遍_嗓淡行院暖》)

(8)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2.“狭小、小貌”

(9)百蛮蠢居,仞彼方徼。(南朝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赞》)

通过对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的例句统计与分析,得出下表:

结合上表与《现代汉语词典》析义得出,“蠢”一词的本义大多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其中“虫类苏醒,慢慢爬动”与“蠢动的样子,有所行动”这两项词义出现较早,随后“愚昧无知的”“笨拙的”“狭小、小貌”等词义相继产生,且前两者的词义沿用至今。

通过上述例句与图表的分析,可以推导出其词义演变路径如下图:

(二)“silly”词义的演变路径

“silly”由古英语时期“开心的,神圣的,无忧无虑的”义,转变为13世纪末的“无害的,可怜的”义,后演变为“虚弱的”“简单的”,后转为16世纪末的“头脑简单的,愚蠢的”义,最后变成“傻里傻气的,愚笨的”。其词义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具体例证如下:

第一阶段:“开心的,愉悦的”

因出现时间太早,词典尚未记录相关例句。

第二阶段:“无害的,可怜的”

(10)Good wife,for your courtesie,Will ye lodge a silly poor man?(1724 Ramsay Tea-t.Misc.(1733) I.84 )

第三阶段:“虚弱的”

(11)Here we see that a smal sillie Bird knoweth how to match with so great a Beast.(1567 J. Maplet Gr.Forest 71 b)

第四阶段:“简单的”

(12)From Hell(of which the silly people of the Country think the top of this hill to be the mouth).(1687 Lovell tr.Thevenot's Trav.i.2 )

第五阶段:“头脑简单的”

(13)A girl,who was a trifle silly.She could remember nothing,and was a great trouble.(1889 H. O'Reilly 50 Yrs.on Trail 9)

第六阶段:“愚蠢的,傻里傻气的”

(14)All kids her age do silly things;it'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通过对牛津英语词典的例句统计与分析,得出下表:

通过上述图表可以大致分析得出,“无害的,可怜的”前期词义在15世纪就投入使用,后期虽存在,但“虚弱的”“简单的”词义已在16~18世纪相继产生。此外,“头脑简单”等后期词义,主要在18~20世纪出现。这表明,“silly”的词义已逐渐向“头脑简单”方向转变,并最后演变为“愚蠢的,傻里傻气的”。endprint

通过上述例句与图表的分析,可以推导其词义演变路径如下图:

(二)两者词义演变路径对比

从质的角度来看:

上图曲线表明,随着时期的发展,“silly”从最初的褒义持续下降到如今的贬义。“蠢”则从最初的中性逐渐演变,形成如今的绝对贬义。

上图曲线表明,随着时期的发展,“蠢”一词的词类,从最初的动词逐渐演变为形容词,且至今为形容词词类。而 “silly”则始终为形容词词类。

从量的角度来看:

上图曲线表明,随着时期的发展,“silly”的词义数量虽有波动,但后期基本保持不变,为两个词义,而“蠢”的词义数量则从最初的一个词义,增长为两个词义。两者后期变化趋势相似。

三、导致这两个单词词义变化的动因

(一)社会背景

对“蠢”而言,在特定时期,古籍中存在与其相同读音的异形字“惷”。“蠢”与“惷”最初并没有“愚蠢”这项词义,但与“惷”字形极为相似“憃”在文献中具有“愚蠢”一义。后期,学者抄录古籍文献时,将“憃”字误写成“惷”,长此以来,“惷”就逐渐代替了“憃”的用法,具有“愚蠢”的词义(曾良,2009)。又因“惷”常可与“蠢”通用,所以“蠢”的词义逐渐演变成“愚昧无知的”。

对“silly”而言,外来借词使得原有词库的词汇量日益增大,同义词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而其中一类同义词之间各自有着或多或少的近义词,而这些近义词除去这个相同的词义外,也还有其他不同的词义,因而不断延伸,就可能导致了词义的变化。“silly”这词原来的词义有“innocent”即“天真无邪的”的意思,而“innocent”有一个近义词为“ingenuous”,即“无邪的,单纯的”词义,随后在此基础上“ingenuous”有一个同义词为“simple”,而“simple”一词,也有“易受骗”的词义,从而可以得出有着与该词义相类似的单词“foolish”。因此,由外来借词引起的各种近义词的词义相互连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silly”词义的贬降。

(二)主观感情

导致词义的贬降与扬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主观感情因素(王业兵,2000)。“蠢”一词的词义贬降是由于对同音异体字的词义引用,因而在此不给予讨论。“silly”这个词原意为“幸福的,神圣的”。一般来说,幸福而神圣的人往往是天真无邪的,无忧无虑的,所以意思逐渐往“innocent”方向演变。后来,人们逐渐认为,无忧无虑的人往往都是无害的,但是无害的人易会受到伤害,因而又是可怜而脆弱的,即词义往“weak”演变,但是这样的人通常过的都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因而该词的词义又逐渐演变为“feeble in mind”即“简单的,头脑简单的”。随后,人们意识到头脑简单的人,往往是思维迟钝的,有些愚蠢的。所以,“silly”这个词的词义在最终演变成“愚蠢的,糊涂的”。(林素容,2001)

(三)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又称为“省力原则”。美国哈佛大学教授Zipf在专著《人類行为与省力原则》中提出观点“人类行为普遍遵循省力原则”。即在达到同一效果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投入较少的努力。语言实践作为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遵循这一原则(黄华新、徐慈华,2006)。“蠢”与“silly”,从最初的词义到后来的转变义,都是遵循“经济原则”的产物。人们在原有的词义基础上,通过上述的借词,认知角度上的词义引申等多种方式,对其赋予新的词义。这一系列的活动,远比重新创造一个词语来表示新义要来的省力方便。这种旧词添新义的方式,能保障彼此间的交流,方便人们的沟通与记忆,满足人们期望创新的表达愿望。(臧淑佳,2015)

四、结语

目前,大多数形容词词义研究都着重于广义范围上的变化,对某些具体词汇的词义演变探究还尚有欠缺。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蠢”和“silly”的词义演变路径以及从社会背景、主观情感和经济原则三项因素分析其动因。研究发现:1.“蠢”按词义扩大路径演变。由本义“虫类苏醒,慢慢爬动”引申为“蠢动的样子,有所行动。”再从同音异形字中获得“愚昧无知的”词义,后相继引申出“狭小的”和“笨拙的”词义。2.“silly”按词义贬降路径演变。从“开心幸福的”演变成“无害的”,后变成“虚弱的”“简单的”,再到“头脑简单的”,最后变成“愚笨的”。此外,社会背景、主观情感和经济原则对两个词汇某些具体词义的演变走向以及整体变化趋势都具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Evans,V G Melanie.Cognitive Linguistics:A Introduction

[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2]Weiner,E & J,Simpson.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Zipf G 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M].Cambridge Ma:Addison Wesley,1949.

[4]黄华新、徐慈华.隐喻表达与经济原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6,(3):22-28.

[5]林素容.词义贬降的原因及表现形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1,(3):78-79.

[6]刘珍.感官形容词词义演变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

(2):97-101.

[7]刘周全.“蠢”的词义探索[OL]. http://www.docin.com/

p-696325659.html.检索于2017年6月29日.

[8]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规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0.

[9]臧淑佳.“奇葩”词义的演变及其动因[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版),2015,(11):117-119.

[10]曾良.“愚蠢”的“蠢”字音义演变考[A].第四届汉语史研讨

会暨第七届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09.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陈双媛 黄凤鸰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因头脑例句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头脑对对碰
超级头脑训练营
头脑奥林匹克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好词好句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