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7-10-11靳凡�オ�

山东青年 2017年6期

靳凡�オ�

摘要:谈及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首先要意识到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不得不改善的外在条件和不得不克服的内在因素。本文从笔者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个人思考出发,结合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对亚洲国家文化推广与宣传举措的的所闻所见,对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诸如文化品牌性不强、平等交流意识不足、目标与方向不明确等外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并对诸如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身份认同维护、全民自觉文化推广等内在因素加以深入探讨。 笔者随即提出了这样的猜想:中国文化走向国际与提升综合国力并行不悖,不能过度依赖提升国力的其他要素推动文化的国际化;文化国际化的进程并非归化中国文化独特精髓的过程,包括饮食、流行文化等在内的亚文化多迎合而少坚守,并非传播华夏文明的长久之计;中国文化走出去,确立文化发展整体方向,设定文化发展长远目标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 民族自豪感; 文化品牌性; 文化身份认同

外部条件分析

从外部来讲,首先,中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有待提高,文化的品牌性有待加强。文化是多元的,漫长的岁月见证了无数的变迁,也为各色亚文化开辟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对笔者而言,文化的内核为何尚未可知,然而中国文化之于整个中华民族,从对美学心态的培养到对心理需求的满足,从对精神文明的构建到对德行性格的养成,从对生活方式的引导到对处世哲学的确立……处处有贡献。然而,浇灌了民族根性,养成了民族性格,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文化走出去因而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文化元素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毕竟不等同于文化的全部。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时,如何选取代表性元素使之在国际社会为中国文化发声扬名,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而怎样利用滴水穿石之毅力让西方国家以小见大,张弛有度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们前行的正确方向。

隔海相望的两个亚洲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或因“师出同门”,相似之处并不少见。对效益的需求与对展现的渴望促使韩国与日本在文化进军国际市场上捷足先登,在国际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获了一些认可。韩国与日本在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的些许亚洲文化特色,从某些角度分析,也是中国文化中的典型元素。但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对这些文化因子的认识,大都仅停留在表面,并淡然视之——文化交流中国家的界限显得模糊,依靠新奇而生的兴趣并不足以让人们认识到亚洲各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所在。面临这样的挑战,丰富而多彩的中国文化,必须把握时机另辟蹊径,让自己的特色在文化交流中凸显出来。

其次,文化走出去为的是平等交流,切忌目光短浅图个将就。文化建設与国力提升本该比翼双飞,又岂能为了一时痛快在发展时分出个谁先谁后?国力的强盛使得文化交流的平台更为广阔,平等交流的机会更为丰富,正是这样的前提,确保了中国文化的完整,保证走出去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文化的国际扬名使得大众对中国的理解大大加深,对这个发展中国家的曲解相应减少,正是这样的基础,为中外友好交流铺平道路,让世人明白何为中国的真态度与真性格。放眼全球,国际舞台上风生水起的亚洲文化形态,大都是各国文化主体下衍生出的亚文化:从日本种类丰富的卡通动漫到韩国“批量产出”的影视偶像;从说改良还不如说牵强的中国美食到人人大笔一挥就“一气呵成”的中国书法……不乏有声音认为,迎合西方口味对东方文化进行推广,有助于确保目标市场的稳定,笔者看来,这种观点多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一,迎合受众需求筛选的代表性元素比文化整体更具传播性,宣传工作后收效更为“显著”;二, 符合受众需求改良的文化因子更易引发目标群体的共鸣,而受众兴趣的强烈程度恰恰决定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持久性;三,契合受众心意的亚文化虽多历经改造,无法保留文化体系的最核心最精华,但至少能在无损经济等利益的前提下打通文化交流或者输出的渠道。然而宣传推广本身不过是种手段,然而有路可走不是不备后路的理由,然而交流并非传播灌输且靠的从来都是平等。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乃至亚洲各国文化在新时代的国际化,推广并非目的。作为东方色彩的代表,亚洲各国文化在国际社会寻求的不是宣传乃至“营销”的途径,而是理所应当的一席之地。理想的实现需要过程,但不能以过程为由就不去开辟、寻找实现理想的最佳途径——理想主义者多获得自我安慰而少实现自我理想。在此处大胆地由此及彼,对亚洲各国对自己文化走向国际的现状满意与否提出质疑,全因笔者对文化之于国民和民族的意义非凡深信不疑。

再次,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要走得有自信,有坚持,有方向,有目标。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亚洲各国的文化大都仅在特定区域内成为主流,却很难在大范围内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除却东西方的审美差异与兴趣相异,经济建设与国家实力确乎成为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全球化发展的首要因素,但从某种意义来讲,国家综合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本就息息相关,又怎能全权依赖先强带动后强而置双方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于不顾呢?笔者于是不由自主提出了这样的猜想:中国文化走向国际与提升综合国力并行不悖,不能过度依赖提升国力的其他要素推动文化的国际化;文化国际化的进程并非归化中国文化独特精髓的过程,包括饮食、流行文化等在内的亚文化多迎合而少坚守,并非传播华夏文明的长久之计;中国文化走出去,确立文化发展整体方向,设定文化发展长远目标势在必行。

内部因素探究

从内在因素来看,首先要积极培养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毋庸置疑,经济的增长与国力的提升使民族自豪感大大提高的同时进一步稳固了该国在国际范围的话语权。自然而然,文化的全球化策略,或文化在较大范围内的推广因而有了可靠而实在的依托。民族自豪感对于本民族文化传承之意义不言而喻——一脉相承不是无心为之,亦非空穴来风、纸上谈兵,有心人致力于此,竭心尽力再现并还原文化精髓的同时依照时代特征去粗取精。投入与舍弃并存,使得本国文化青春永驻,如源头活水推陈出新,润养、造福子孙后代。这种自豪,之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依旧举足轻重。谈及文化间交流借鉴,就不得不提及三个概念:平等、认可与尊重。endprint

在笔者看来,中国文化、亚洲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地位重塑,迎接的挑战与上述三者关系甚密。西学东渐最初体现出的是一个时代的阶段性特征——生于东方的中国人见识了西方的厉害,意识到西方的进步,在震动感慨之余因不甘人后的一腔上进振聋发聩地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积贫积弱”决定了我们一直在吸收西方的科学、民主等先进文化,因而自1840年起很长一段时间,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单向“输入”态势明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加强使西方文化单向“输入”的局面到达一个新的转折点,中国进入继承、吸收、发展和创造新自身文化的历史时期。这时,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应运而生。鼓励我们在继续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结合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形成双向的、均衡的交流新格局。时至今日,改革与开放的大潮使生在和平年代、文明社会的中国人接触了较之往昔更为丰富的西方文化资源,天性使然,国人因之而生的好奇与惊讶使这些不同于本土文化的文化因子更显新奇继而更富吸引力。从笼统的概述到详尽的阐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包容与接纳恰如其分地反映出西方文化在中国施加的影响与渗透。国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褒贬不一,比起一味追求或一味排斥,笔者认为,要被激活的既非“嫉世愤俗”之心又非“崇洋媚外”之态,要激发的是国人对守护中国文化的热情与决心,这就不单涉及在国内找到中西文化的平衡更关乎在国外为中国文化的推广寻求途径。民族自豪感在此刻举足轻重。如同工作是为了增添成就感从而实现个人情感上的满足,民族自豪感在笔者来看,是敦促国人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献策献计、付出努力的重要因素,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其次,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Cultural Identity )或 “文化身份”是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人隶属于某种文化的概念或者在文化浪潮中保留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发地对某一民族、种族、宗教、阶层等某个社会群体所特有文化的归顺与归属。这样一来,文化身份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享有共同文化身份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所共有的。赵巍[1](2015)老师在她的论文“《论语》中的‘华夷之辩及译者文化身份研究”一文中写道:“文化身份是基于民族性的一系列相对固定的特征,论语中的 ‘华夷之辨是文化民族主义或中国中心主义的发端。”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近年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不再把个人视为统一的、完整的主体,而是把个人分解为种种不同文化身份特征的组合,而任何条件如民族、种族、宗教、阶层、辈分、信仰、性取向、审美心理乃至饮食习惯都可能成为区别文化身份的重要特征。”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具有现实意义。目之所及,随处可见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地探讨着某个民族文化背景中培养的个体在另一民族的土壤中艰难奋斗,维系着自己文化身份的感人故事。 这也就从侧面验证了,人们通常把文化身份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特征。安德鲁·埃德加和彼得·塞奇威克在《文化理论的关键概念》中说:“就文化要素要考察个体与群体在其中建构、解决和捍卫自己的身份或自我理解的各种语境而言,身份问题对于文化研究来说至关重要。”这种看法不仅强调了文化研究与身份和认同问题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身份和认同问题与语境之间的重要联系。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花花世界,坚守对中国文化的一腔热情,就是为中国文化国际化之路添砖加瓦。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振臂一呼便是一道风景,齐声呼喊就能听到回音。文化交流如同经济贸易交流,存有顺差也存有逆差,西方部分国家秉持霸权主义的理念,将称霸的触角延伸至各个领域,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文化,意欲事事作主日日称王的野心让他们在推广自己的文化时无所不用其极,对本国文化洗脑式的鼓吹与对他国文化辱没式的讽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来自外界的压力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担忧是东方土地上的人民顶不住压力跟着西方鼓吹者人云亦云。奉温良恭俭谦为处世标准的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但和气礼让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语缺乏自信等同。先祖们留下来的智慧我们沿用至今,因为它们历久弥新。外邦对此出言不逊,我们接受他们的不懂,但不能因此动摇自己的决心。

再次,文化交流,人人有责,乐于分享,敢于担当。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又要依靠民众的力量。没有硬性政策作为开路先锋,民众外交将苦于无门;没有民众力量作为支持,政策实施就成了个别人的责任。培养并呵护民族自豪感,守护并重视文化身份认同,为的就是敦促民众自主自觉地走入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队伍中来。主动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最难能可贵,即便缺乏先进的技术,即便没有高明的手段,即便不懂谋略的复杂,凭借一颗赤诚的热心和一腔高贵的善良,永于担当,敢于承担,乐于分享,勤于推广,民众的力量也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添砖加瓦,最终辅助整个中华民族成就大业。

较之西方的民众,生于长于中国文化润养下的中国人民性格相对而言趋向保守,谨慎。民族精神中褒扬内敛与温厚的情结使中国人鲜在众目睽睽的环境中展现自己能言善道的一面。而东方文化蕴涵的神秘气息自古以来便令西方诸多国家心驰神往,这种独有的气质与神秘的色彩,让以科学为文化根基的西方人见识到了崭新的天地。执着于文化探索的西方人,无论是汉学家亦或是艺术家,都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钟情。而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体系中一颗璀璨异常的明珠,以其独到高深而又朴实亲民的哲学色彩吸引着来自西方的大批视线。

毕加索曾尝试着用油画工具临摹齐白石老先生所作的中国画,并一再对前去拜访的中国客人表明不能理解中国人居然会要抛下自家如此高明的艺术,长途跋涉来到欧洲学习十分有律可循的写实派油画技艺。当然,作为欧洲油画抽象主义的巨匠,毕加索有足够的理由淡化写实主义细腻笔触绘出的浓烈色彩,但笔者引出这个小故事,为的是重申这样一个道理: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举世公认,我们在崇尚获取外界新知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忘记珍视自家固有的瑰宝。此外,这个故事从一定程度上也提醒了我们,无论时代,文化交流使或许都应当考虑到交际层次的不同,但对待不同的文化,人们一定也必定要给予同等的尊重。

担当责任并不意味着改变性格,试着分享也并不等同于换种方式生活。倘若人人都能肩负起中国文化传播大使的光荣职责,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适时适度地表达出对自家文化的真情实感、尽心尽力地为国际友人答疑解惑、自尊自信地与误解歪曲据理力争,那么,在提升中国文化国际知名度的同时,相信这些远方的朋友也会为中华民族热爱本族文化的精神所动容。即使一时半会儿间,外邦的友人不能理解,甚至不能了解中国文化,也便不会、不能对中国人民对国家文化的热爱,与对待朋友真诚友善的态度置若罔闻。

结语

文化走出去發展战略,于己于人,都能创造财富。通过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刻魅力与不凡影响力,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建构国际政治新秩序、创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中发挥作用。西方发展模式中潜在的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表面上看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疏漏首当其冲,但深层来看,是西方价值体系中隐含的极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难辞其咎。从长远上看,各民族间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在国际社会建构和谐发展的治理结构和发展模式,前提是存在世界各国认同的普世价值观。崇尚和谐、中庸、和而不同等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国文化,再次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积极意义。[2]

本文拾人牙慧、嚼英咀华的地方并不很多,通篇都是学生基于个人主观臆测的闭门造车。但天马行空的想象确实让人有话可说,在我看来,见识短浅与经验不足都是有病需治但有药可医的,比起这些,失去想象力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病入膏肓。感谢赵老师留给学生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议题。

[参考文献]

[1]赵巍.《论语》中的‘华夷之辩及译者文化身份研究.孔子研究, 2015, (6).

[2]齐勇锋&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东岳论坛, 2010, (10).

[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王克非, 编.《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5]赵文静.《翻译的文化操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翻译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