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完善养老体系中的作用

2017-10-11叶安迪��

山东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心理健康老年人

叶安迪��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了急速老龄化阶段,加大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必不可少,因为老年人作为养老事业的核心,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老年生活的质量,所以其心理问题不可忽视。养老体系的目的就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利于不断地完善养老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心理诉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现有养老体系的现状,分析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老年人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从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的方向提出完善养老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养老体系;心理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世界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己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民政部最新发布的信息统计,2016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1]据人社部、全国老龄委等有关部门预测,从2015到2035年,中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29%。经济发展状况受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的影响,当下是我国“十三五”建设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所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在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力争完善养老体系,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一、养老体系现状

养老体系是指老年人在生活中获得财富消耗保证与享受赡养服务支持的系统。财富消耗是为获得养老过程中的必需品及赡养服务所需付出的财富;养老服务则涵盖衣食住行、健身娱乐、情感呵护、医疗保健等等方面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内容。[2]养老体系根据服务提供主体差异可划分为家庭养老体系和社会养老体系,前者的服务提供者主要是老年人本人、配偶、子女以及亲朋好友;后者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养老服务有保障意义的各种政策制度、机构所组建的系统。[3]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重点在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养老体系总体在不断完善但仍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社保养老体系覆盖面不全

有數据显示, 2012年我国养老保险只覆盖了城镇职工的78%,被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劳动者只相当于劳动力人口的四分之一。[4]到2016年,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不断增加,至今已经取得一些成就:第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构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第二,养老保险的覆盖人群迅速扩大,如今这两个制度体系已经覆盖了8.5亿人,覆盖率已经达到85%。第三,职工养老保险已经连续11年调整待遇水平,由2005年的700元左右提高到2016年的2200元左右,养老待遇水平大幅度提高。

2.养老保险财政压力大

1995年,我国把长期实行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其中,社会统筹部分沿用现收现付制,个人帐户部分采取积累制。[5]从现收现付制转到部分积累制的过程中出现了转制成本,由于成本没有得到明确弥补,为维持养老体系正常运转, 不得不使用个人账户基金。因为个人账户的钱已经被使用,且现在的老年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极少,资金缺口巨大,所以这几年关于个人账户改革的争议不停,近期改革路径逐渐明朗,个人账户不在做实,8%的个人缴费只记账,把缴费和收益都计入账户,作为未来发放的依据,即用现在年轻人的钱养现在的老年人,用未来年轻人的钱养未来的我们,回归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同时从统账结合走向统账分离,弥补养老保险的财政缺口。所有的措施这都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养老保险完善仍然任重道远,财政压力巨大。

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养儿防老”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思想,家庭养老是主流选择,但是伴随着家庭规模继续缩小、老龄人口数继续增加的趋势,我国目前的赡养比已经从3.3:1(3.3个年轻人供养1个老人)降到2.9∶1,家庭养老体系将无力担负养老重任。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的时间、精力、经济的承受能力有限,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趋势使家庭无法全面的照顾老人,连续及时的满足老人在家养老的需求。为了保障多数老年人在家养老的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重视老年人真正的心理诉求,直面家庭养老模式的挑战,完善养老体系,进而弥补居家养老的不足。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

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并且提高其健康水平,是如今社会必须处理的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激增,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其心身健康、生活幸福度和老年人信心及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毕竟老年期是人生中最后的一个转折时期,身体加快衰老,病痛增多,时刻面临着死亡的考验,同时,老年人的家庭结构、经济条件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对他们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及情绪、意志、性格等不同层次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如果老年人不注意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就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焦虑、恐惧、绝望等不健康心理,这不仅是老年人的不幸,同样也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6]因此,研究和关注这一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将成为完善养老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老年人心理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不仅提高老人心理健康程度,也可以完善相应的养老体系。

1.老年人心理弹性情况

心理弹性是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endprint

[7],弹性水平越高,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刘彦慧等学者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根据其研究结果,得出我国高心理弹性水平的老年人占23.8%,低心理弹性水平的老年人占17.1%,而处于中间位置的中等心理弹性水平的老年人占59.1%。[8]这说明大部分老年人在进入老年期后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一般,即使调节能力差的老人只占据17%,但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这一部分的老年人数量也非常可观,所以我国社会和家庭应该给老年人心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弹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挥他们的余热,这是解决我国目前老龄化问题的重中之重。

2.社会支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根据岳春燕等人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城乡差异,但在性格和适应方面城乡之间仍然有一些差异,问卷结果显示城市的老年人性格更加外向、乐观,适应新生活的能力比农村老年人高。这个结果可能是因为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比较丰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面对更多的信息源,拥有完善的配套老年精神文化设施,在这种比较良好的条件下,城市老年人心情会比较好,心理健康程度会比较高,从而适应能力自然而然比农村老年人强。所以为了消减这种城乡差异,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必须要多开发农村养老服务,加大城乡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多组建积极向上的娱乐学习活动,让农村的老年人也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3.精神寄托对老年人心理影响大

我国现阶段的老年人走过中国最艰难的阶段,年轻时忙于工作、劳动,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养家糊口,解决生存问题,把一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国家和家庭,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投入足够的关注和爱,所以大部分老年人缺乏必要的兴趣爱好,在退休或者是去劳动能力后,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想做什么,精神寄托单一,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把子女当成惟一的精神寄托,对子女的过度关注、过分依赖,忽视了自身的生活和幸福。而有研究已表明,有精神寄托的老年人在面对生活压力和负性事件(如丧失亲人或患生理疾病)时,与无精神寄托的老年人相比,其幸福水平增加而抑郁水平降低。[9]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必须要帮助老年人建立多样化的精神寄托,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年人能够在晚年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

三、从心理角度完善养老体系

1.将开发养老作为社保养老的补充

政府应该合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首先要设立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帮助有意愿且身体状况允许的贫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岗位技能培训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温、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其次需要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社会治安、公益慈善等工作,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传帮带作用,支持老专家、老军人、老劳模开展关心教育下一代活动,发挥其对年轻人的教育,让他们丰富的经验能够尽快传授给新一代的年轻人;最后,制定针对一些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老人,以及一些有专长、具有特殊技能的老年人的特殊政策,如将一些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返聘到合适岗位上, 继续发光发热。开发养老不仅可以让老年人有事情做,丰富晚年生活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养老减轻一些负担,还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和就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劣势为优势。

2.完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政府应在改进现有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着手建设一批新的老年人学习场所,改善基层社区老年教育机构设施设备,建设好村、社区老年学习点。其次,发行有时代特色、科学内涵、文化品位,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老年人系列教材,以满足老人继续学习的需求;同时应该鼓励创作出版老年人喜爱的图书、报刊以及影视剧、戏剧、广播剧等文艺作品,让老年人有书可读、有剧可看。再次,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内开辟适宜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增加适合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服务项目,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10]最后,必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城乡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地,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培育老年文化活动品牌,加强专业人才和业余爱好者相结合的老年文化队伍建设。

3.开发养老旅游市场

由于老年人经济实力增强,空闲时间富余,老人有更多的精力放于追求身心健康,老人们已经从单纯的追求身体健康发展到通过旅游来舒缓身心,通过将养老和旅游结合起来养老。政府可以大力支持养老旅游,这不仅可以给老人们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进行选择,还可以推动旅游产业,旅游市场,养老地产的蓬勃发展,从而完善我国养老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应在旅游养老市场的开发中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养老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开发老年旅游保险相关险种,完善老年旅游医疗保护模式,建立养老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培养养老旅游产业专业人才,不断完善养老旅游市场,让老人们有更好的养老体验。[11]通过开发养老旅游市场可以帮助老人从一成不变逐渐衰弱的状态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从旅游中,从看新的风景中重新煥发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激情,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养老旅游市场的开发不仅对老年人具有重要的养老意义,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小视的巨大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2017年全国最新人口数据 [EB/OL].2017-1.

[2]程晓舫,夏双研,徐清.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研究新思路[J].人口与发展,2014-2.

[3]曹煌玲.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大连市为调查分析样本[D].东北财经大学,2011.

[4]胡尹燕.开发养老与社保养老并行构想[J].经济纵横2008-5.

[5]何志强.关于将开发养老作为社保养老补充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4.

[6]黎春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7]APA.The road to resilience: What is resilience?[EB/OL].2010-07.

[8]刘彦慧,王媛婕,高佳,廖瑞雪.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7.

[9]岳春艳,王丹,李林英.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10]张丽.谈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J].大众文艺,2014-9.

[11]颜雪云.开发养老旅游市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一场悄然而至的变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6.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心理健康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